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元化教学法在《内经选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旨在分析《内经选读》课程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改革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为多元化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多元化教学法的实施,有助于拓宽中医经典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
  关键词:内经选读;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6-0197-02
  教学方法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使经典课程原本抽象、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讲授手段。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但首要的是转变教学理念。教学对象是学生,为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围绕这一理念积极探索适合《内经选读》课程的教学方法。本文试从多元化教学法探讨《内经选读》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内经选读》课程多采用“灌输”、“识记”的传统教学模式和随文释义的形式,教师每堂课从篇名解释开始,进行内容提要、原文释义、串讲和理论分析。教学主要放在对原文字词、句段和精神的理解方面,限制对经文的考证、注解和发挥。单一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僵化古板,被动学习代替了主动学习,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互动性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创新意识不够,不利于全面素质的培养。
  2.理论和临床脱节。课时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导致教师知识拓展不够,理论与临床结合较少,教学形式灌输、阐述有余,但启发、引导不足,难以发挥《内经选读》的重要指导价值,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1.传统教学法。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经典著作,传统教学法在《内经选读》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不可或缺。教师在课程讲授的初始阶段,如在讲解《绪论》一章时,可适当运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法,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内经选读》的概况、课程性质、学习目的和要求等,并且指导性地传授一些学习中医经典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树立学习信心。在原著选读部分,传统教学法同样适用。《内经选读》课程教学不同于《医古文》,重点不是简单地解释文理,而在于阐发医理,所以教师除了字词校勘、注释、语译外,更重要的是对原文内容的解析。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掌握原文的主要内容、学术思想、精神实质、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以及对后世医学的影响等。只有通过这种“灌输”、“识记”,才能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完整的中医理论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强调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传授理论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是启发式教学的起点,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开课伊始能影响学生对新课程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内容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注重思维方式的灌输与渗透。如讲授《绪论》时,首先将授课重点、难点、疑点以及相关学术问题的古今研究概况介绍给学生,再从中医四诊的奥妙、建构方法、诊病原理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授原著选读时,可围绕《内经》“藏象”理论的构建、“天人相应”思想、“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观等,汇集相关原文让学生体会不同思维方式的运用,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问题互动式教学法。问题互动式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实现“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教学思想的转变。实施问题互动式教学法,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及相关教学资料,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设计问题。问题力求简洁明了,以学生能够理解为前提,在具体实施中将其划分为高级问题和细化问题:高级问题,如《内经》与《中医基础理论》两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怎样的?《内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细化问题,如《素问·六节藏象论》对脏腑的阴阳属性是怎样认识的?其与《中医基础理论》的论述有何区别?《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有何临床指导意义?
  提问不在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学内容和临床知识,有针对性地提出符合现阶段教学的合理问题,通过随机提问、小组讨论、学生总结发言、教师解析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种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路。
  4.自学辅导式。《内经》全书共162篇原文,教材仅节选30余篇,要掌握《内经》的学术思想精华,仅靠课堂讲授是不够的,教师课堂讲授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部分内容仍然需要学生自学来掌握。自学分为课上自学与课下自学两部分,课上自学由教师引导、提出问题并及时答疑解惑;课下自学由教师制定自学内容,写出具体学习要求,介绍参考资料,检查批改作业,随后在课上进行教学反馈。课下自学可采用写论文的形式(如《内经》对后世中医临床的指导作用、治未病理论体系的建立等),这样学生不会局限于现有的教材,自学可变被动为主动。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收集相关材料,不但提高阅读中医经典的能力,而且锻炼了资料查阅能力。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既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又能够实现与其他课程的交叉融合。
  5.案例分析式教学。医案是历代医家医疗实践的真实记录。好的医案不仅详载了病人发病与诊疗的详细情况,而且体现了医家辨证辨病思维与组方用药的全过程。学生分析医案如同随专家出诊,是通过理论学习来指导实践的过程。案例分析既能加深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参与临床的热情。案例选用要具有代表性、真实性,同时兼顾多样性,文本与图片、视频材料相结合,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学生对每个病案进行讨论和知识拓展。运用案例式教学法,精心筛选领悟《内经》精神实质的典型医案,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医理的理解,夯实中医理论功底,还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学习中医经典课程的重要意义,缩短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提高其临床辨证思维能力。
  6.多媒体教学法。《内经》涉及天文、地理、医学、气象、历法、哲学、社会学、宗教等多学科内容,由于课时和知识结构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将这些知识全部讲授给学生。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展示较多的教学信息,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获知率。传统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枯燥、杂乱,晦涩难懂,在课堂常规教学外,我们还给学生播放大型电视纪录片《文明之旅》、《百家讲坛》等与《内经》相关的内容。通过立体直观、生动有趣的影像,学生既能了解中医学发展的基本概况,又能深切感受到《内经》博大精深的美感和所蕴含的巨大历史价值。
  三、小结
  《內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融合众多医家、学者的智慧,涉及众多学科,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完全覆盖其理论内涵,加之课时和教师知识结构的限制,学生在多学科知识的汲取上严重不足,被动学习代替主动思考,造成《内经》教学水平难以提高。要改变这一状况,教师须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学理念。在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改革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教学对象、重难点,选择和编写适用的相关教材,根据不同内容、不同阶段,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切实有效提高《内经选读》课程的教学水平。实践证明,恰当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果,确实起到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324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