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竞赛项目教学化驱动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楼蔚松 花有清

  摘要:针对目前实践类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赛项的技能点与知识点,将竞赛项目进行教学化设计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组态设计》等实践类课程,完成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机制上的改革与实践。得出了一套“竞赛项目教学化”课程改革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课程设计;技能竞赛;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3-0135-02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以服务为宗旨,把培养面向社会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作为最终目标。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的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制度的逐步建立,引领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方向,对于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助推器作用。
  一、实践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主流技术有脱节,教学项目缺乏连贯性
  经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从原来类似于本科院校的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转变到了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理论知识得到了初步验证。但是现有的教学项目基本都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知识点来设计的一些验证性教学项目,各个项目之间几乎是相对独立的。而且由于以前教学设备的局限,这些项目一般都是为了满足某一个或者几个知识点由教师思考设计出来的。由于教学项目没有持续更新,所以和行业、企业的一线技术有脱节。而且各个教学项目间缺乏连贯性。难以满足职业素质培养与岗位技能的需要。
  (二)教学注重技能培养,缺乏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前期高職教学中,对学生技能的培养确实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很多课程的教学项目设计初衷就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注重提高学生某一项操作技能,忽视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导致职业教育功能单一。许多学生在毕业后,面对工作上一些突发情况,其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就比较薄弱。
  (三)教学组织上还有待创新
  由于原来课程教学项目的设计一般都是教师根据教学知识点总结思考设计出来的验证性项目。所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一般也是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师按部就班地执行教学任务,传授的知识点也以书本为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被动接受信息。与目前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改革发展的方向不相符。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以往的教学评价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的评价方式与原来本科院校的课程考核方式差别不大。这种评价方式脱离了实际学习情境。注重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没有很好反映出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的学习情况。学生对该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也都只进行了死记硬背。完全没有理解其中的关键信息。这样的评价方式对高职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技能锻炼培养是不利的。
  二、课程改革的意义
  (一)改革教学项目设计,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将“竞赛项目教学化”理念引入课程的教学项目改革中,由于全国技能大赛赛题能紧密贴合行业、企业的发展,所以将竞赛的项目转换成教学项目不仅能将课程教学项目紧密结合当前行业前沿发展技术,而且能将课程项目全局连贯式地进行串联。教学项目设计成典型工作任务进行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每堂课的开始就全程参与进来,让学生自己搜索资料,完成项目设计、实施与任务分配,进行团队合作。在实践锻炼中,不仅能提升专业技能,更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二)寓学于赛、以赛促教,促进赛教融合提升教师素质
  在实施“竞赛项目教学化”的过程中,遵循“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构建一个与技能竞赛紧密结合的项目化教学设计。为了能实现竞赛项目教学化。教师团队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水平需要系统全面,需具备较高的情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需要有良好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只有这样的师资才能完成竞赛项目和案例二次开发成相应的教学项目。在执行这个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会无形地提高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
  (三)改革课程考核,注重全过程评价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建立一个有效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对项目化教学改革至关重要。在考核评价体系中,应注重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的培养,课程考核应该贯彻于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中。课程的考核评价引入“全国职业技能竞赛评分标准”中,由于该标准不仅考核的是项目完成的结果,更加注重的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行为规范。所以将该标准改造引入课程项目的评价中,可以建立起全过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考核模式。
  三、课程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针对以往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脱节,教学项目缺乏实用性与连贯性的问题。构建“单元设计、任务驱动”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对竞赛项目进行分析,将竞赛项目和案例作为一个载体,进行二次开发。结合课程所需知识点与技能点,将竞赛项目设计成“三层次”的教学项目。每一层次的教学项目可以有多个,但是教学难度上基本相当。三个层次的难度是逐次递进的,由易入难,由简入繁,由单一向综合方向递进。所以将竞赛项目进行教学化处理,必将解决原来教学项目与实际工作过程脱节、缺乏实用性的问题。将综合的竞赛项目按技能点和知识点进行有机的分解。完善成多个教学项目后,也很好地解决了各个项目的连贯性问题。当学生完成多个教学项目后,综合起来就是完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竞赛项目。
  (二)教学方法提升   将“竞赛项目教学化”引入课程的教学项目改革后,相应的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改变。改变以往只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方式,转换成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每个教学项目的实施如同进行一次简单的技能竞赛一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项目开始的时候就与教师一起行动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各个教学环节,将“教”與“学”完全融合。学生通过“资讯、计划、实施、总结评价”这一完整的教学环节完成各个教学项目。教师只是起到了指导的作用,而不是授课的作用。教师主要完成的是对重点难点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对学生的计划进行引导的工作。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充分动手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查阅资料和应变创新能力。
  (三)引入技能大赛评价方式,建立全过程课程评价
  近些年来,随着项目化教学法的逐渐深入开展,建立一个有效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对项目化教学改革至关重要。课程考核改革注重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并且应该贯彻于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中。课程总体成绩由各个项目按比例组成,根据学生对项目的实施和完成情况,依据“职业技能竞赛评分标准”进行考核。每个项目的考核内容由“任务考核+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三部分组成,其占比为70%、15%、15%。任务考核评价标准参考“职业技能竞赛评分标准”进行设计,以达到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
  四、结束语
  职业技能竞赛对教学的指导与引领作用日益明显。而且大赛的赛题一直以来就紧密贴合行业、企业的发展前沿。所以将竞赛项目教学化,就非常容易解决原来课程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教学项目缺乏实践应用场合、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单元各自松散的问题。通过竞赛项目教学化的设计,也可以让学生从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转换到注重整个职业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来。
  参考文献:
  [1]李艳梅.关于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导向功能[J].职教论坛,2012,(14):14-18.
  [2]蔡勤生.“赛教结合,寓学于赛,以赛促改”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3]孙奥,唐勇.以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引领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广西教育,2014,(5):12-14.
  [4]于万成.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助力搞好职业学校课程体系该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0):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397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