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法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林丽萍
摘 要: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学科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目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一年级学生中仍有提高空间,对学生的长远学习和综合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一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现状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意义,并提出了提高一年级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一年级;解决问题;提高;策略
一、 前言
数学是问题的学科,数学知识与问题相伴而生,数学知识存在的意义也是为了解决各种问题,所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本质目标。小学生阶段是阶段性学习中时间跨度最长、学生年龄成长变化最大的阶段。小学生一般在七到八岁入学上一年级,小学毕业时大多为十二三岁,这个时间跨度完全涵盖了学生零知识基础到小学知识储备的变化,所以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安排等各方面更为复杂。小学生在一年级时所储备的知识量几乎为零,尤其是对于数学这种较为抽象的学科来说,一年级小学生需要在认知层面逐渐接受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意识,解决数学问题,这是小学教育难度最大的环节。只有教师对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充分了解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对教学的重要意义才能将教学目标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统一。
二、 小学一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现状
一年级在小学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原因有二:一是学生身份面临突然转变,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准备阶段,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只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中积累常识,学习的主要载体为游戏活动等,所以在幼儿教育阶段学生始终作为一个游戏幼儿而不是学生,无论是教师的称呼还是家长的态度上,学生都是小朋友的身份。进入一年级,学生正式进入正规学习阶段,身份由幼儿转向小学生,学习过程也逐渐正规化,课堂时间延长至45分钟,游戏环节大大减少。二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幼儿园阶段的学习基本以游戏为载体,教学手段也更灵活宽松,对学生的要求较低,而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学习步入正轨,教师讲课方式有很大变化,知识型授课时间延长,课堂氛围更加严肃安静,学生难免不适应。所以确保一年级教学工作高效展开在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而数学学科由于其偏向理科学科较为抽象的特性,对小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学一年级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存在以下情况:首先,学生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习态度也比较散漫。数学学科强调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也最注重思考过程,而学生思维活动是教师难以控制的领域,只有学生勤于思考、主动思考思维训练才有成效。然而,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状态还没有完全脱离幼儿教育阶段的游戏学习模式,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不能主动思考,注意力无法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其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十分有限,识字认字水平不够导致审题和理解能力有限。一年级的小学生掌握的汉字数量不多,词组的数量更是有限,即使能够认识词组或汉字,对整句的理解也很难透彻到位,所以小学生在数学题目的审题方面有较大困难。最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小学生的大脑发育尚处起步阶段,看待问题的角度浅显单一,思考层次不够深入,且分析、归纳和整理能力十分有限,然而部分题目需要连续思考或者逆向思考,这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三、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原因
数学相对于语文和英语来说更偏向理科学科,其抽象性更明显,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接受难度更大。强调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教学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和学习质量均有帮助,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还能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体验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一)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与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尤其是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也能够应用于生活,学生也能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课堂所学的知识。一年级数学学科中“认识人民币、认识图形”等知识,教师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不仅能够消除数学知识的抽象感,拉近数学学科与学生的距离,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兴趣是一切学习行为的原动力,只要学生能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就能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小学生的行为受到主观情绪的影响较大,学生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着重学习,所以通过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是提高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 丰富教学内涵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对应试技巧过分关注,从而导致对数学学科本质的剖析较浅。许多小学数学教师认为,小学数学知识简单易懂,且小学阶段的数学体系比较单薄,只要能够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就完成了数学教学目标。然而,素质教育推广程度逐渐加深,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会做题、能得分,更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能够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小学一年级是所有学科系统学习的开始阶段,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内核要求,是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习质量的良好途径。
四、 提高一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一) 结合实际情况构建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和大脑发育尚不成熟,这是课堂教学受到影响的一大客观因素。一年级小学生对静态的、纯知识型课堂关注力不够,很难长时间维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所以课堂教学难度较大。为了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接受教师的讲解、理解教材知识,学生才能够以所学知识为基础进行思考和实践。所以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年龄较小的实际情况构建恰当的课堂氛圍。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刚脱离幼儿教育,其思想观念和学习习惯仍然受到幼儿教育阶段的影响,为了使学生更容易过渡到小学教学,教师可以借鉴幼儿教育方法,以学生熟知的游戏或者游戏场景构建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逐渐接受陌生知识、熟悉新的教学方法。
(二)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只有准确理解题意才能做出针对性判断,才能有效解决数学问题。小学生由于其知识基础十分薄弱,在身体层面的困难较大,所以为了着重培养一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刻意引导和帮助。一年级的数学题目以看图解图为主,学生需要正确理解图画的含义,然后结合简单文字叙述转化为数量关系,最后进行列式计算。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教师要督促学生认真阅读每道题的題目。很多数学老师为了让学生快速解题,将数学题目用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方式简化叙述并向学生解释说明,这个做法表面上看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实际对学生审题能力培养十分不利,学生一旦习惯教师的解释阐述就很难再专心审题,最终导致学生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将题目中难以理解的部分进行专业引导,尽可能让学生理解题目本身的含义,从而逐步提高审题能力。
(三) 引导学生掌握数学解题方法
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是掌握解题方法,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用科学的解题程序分析数学问题。一年级数学题目以基础知识为主,解题方法较为简单,但是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对数学方法进行归纳或分类的难度比较大。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总结解题方法,通过反复练习和刻意训练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小学一年级多以综合分析法来解决问题,这也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数学解题方法。综合分析法强调明确区分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首先引导学生审题,然后逐步叙述已知信息,再让学生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将所有文字表述整理成数量关系。教师在习题训练环节可以引导学生逐步习惯这种解题步骤,经过多次练习,小学生便能掌握综合分析法。
(四) 重视数量关系运用能力培养
解决数学问题的本质是理清数量关系,所有一年级的数学问题都是以文字或者图画表述,需要学生将信息整理成数量关系并列式解答。所以在一年级数学解题能力培养中注重培养学生数量关系的整理和运用能力,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是关键。在数量关系运用的训练上既要针对数量关系运用的培养,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数量关系与课堂情境抽离。教师要引导学生审题之后从文字表述或者题目情境中将数量关系分离出去,以数学思维理解数量关系,从而科学解决数学问题。一年级小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对题目理解很容易受到问题情境的影响,出现同样数量关系在一道题中会解但是换一个表述方法就不会解的现象,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审题、思考、找数量关系、列式解题、回归题目的程序,让学生逐步化解问题,避免就题论题。
(五)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反思
反思过程是学生自我消化的过程,也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检验的环节,尽管一年级小学生的行为随意性较大,但是作为专业的教师,我们应该借助各种教学工具吸引学生的关注,让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在解决数学问题之后对自己的解题过程和解题成果进行检验和反思。一般的教学程序是学生逐步解题完成后教师对学生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成果进行评价,这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自己需改进的地方。但是这种及时评价也让学生丧失了反思的机会,教师在评价前留一定时间给学生进行自我审视,让学生对自己的解题过程和解题成果进行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强化解题思路,还能对题目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另外,小学生之间也需要进行交流沟通,同龄人之间的思想碰撞比教师的引导更有效,学生能够通过向同学表述自己的想法来修正自己的解题过程,也通过聆听同学的解题步骤完善自己的解题程序。
五、 结束语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学科的内涵要求,一年级是正规教学教育的起始阶段,奠定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基调,从一年级开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育教学的要求,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从构建合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审题习惯、训练学生掌握系统方法、帮助学生明确数量关系、加强学生的交流反思等方面入手提高一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尤丽萍.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究[J].新教师,2019(1):62-63.
[2]杨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策略探讨[J].华夏教师,2019(2):55-56.
[3]韩华方.基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育[J].华夏教师,2018(36):45.
[4]刘辉.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J].中国教师,2018(S2):5.
作者简介:
林丽萍,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靖城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03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