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是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打基础的阶段,小学教师语文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对每节语文课教学方案的设计,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找到适合每个阶段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
   目前,很多小学教师不能做到制定适合每个年级、不同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案,而是笼统地按照课本上的教学顺序进行教学,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应了解每个阶段学生的性格特,把每节语文课上得有意思又充实,让每个學生都能通过语文课有所收获和提高。
   一、了解学生的看法和感想,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小学语文课是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打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而大多数教师都忽略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对语文的思考和见解,小学教师应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多表达自己,多阐述自己对课文的看法和感想,这样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例如,当学习《观潮》一课时,教师不妨让学生先自己通读一遍文章,再为学生仔细讲解课文,之后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阐述自己对课本的理解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如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潮水,并描述当时的情形,如是波澜壮阔还是风平浪静,之后再和课本上的内容相结合,这样既方便学生理解课本知识,也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词汇量,之后教师可适当拓展学生的词汇,也可以向学生提供美文例句,方便他们积累,这些都可以为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做借鉴。此外,教师还要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语文素养程度的学生制定更细致的方案,确保每个学生能在语文课上得到提高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分析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方案
   一年级的学生和六年级的学生在智力发展和语文素养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教师要了解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并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一年级的学生学习语文是为今后读懂文章、认识文字和学习拼音打基础,对此,教师要向学生讲述文字和拼音,让学生认识字并能掌握字与字之间的不同和文字在不同的词语中读法不一样,意思也不一样,比如“乐”这个字,它是一个多音字,在“快乐”中读“le”,表达的是开心愉悦的心情,而在“音乐”中却读“yue”,是一首歌或者一首乐曲,教师要详细地向学生讲述这些多音字的用法,让学生掌握。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文字和句子的理解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教师可适当拓展学生的学习语文范围,比如向学生推荐一些有用的课外书,如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叶圣陶的《稻草人》等,并要求学生看完后写读后感,还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学习,像《左氏春秋》《烈女转》的简短选文,教师可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当时的背景,向学生翻译一些难的词语,再让学生整体翻译文言文,这样可以为初中和高中的文言文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教师要分析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再制定设计方案,这样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三、实行兴趣教学方案
   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开端,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培养兴趣的阶段,如果语文课太过枯燥和压抑,则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个兴趣,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实行兴趣教学,提前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比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时,教师可以先用生动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人类的脚可以用来走路、奔跑和跳跃,那么爬山虎是不是也有脚呢,它可以用来干什么呢?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了?先向学生提出此类问题,让学生带着对问题的思考进行阅读,教师之后再向学生解释原因,这样的教学方案可以让学生对课本加深印象,使其对生活中的事物产生兴趣,也会觉得语文是一门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对语文的兴趣会油然而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结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让学生产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所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墨,欧阳芬.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开明出版社,2003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巢宗祺,雷实,陆志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00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