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情感引领让幼儿亲近文学作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胡传朵

  【摘要】文学作品给孩子提供智慧养料,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让人终身受益。情感引领会让孩子很自然地亲近作品,进行移情、参与、体验,享受作品带来的美与快乐;情感引领会让孩子亲近文学,进而亲近世界和世界上的人。
  【关键词】情感引领 亲近 文学作品 移情 体验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近40年的幼儿教师,我留意观察访问过的上百名毕业的学生,其中工作小有成就的大都得益于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从小爱好文学,学生时期作文能力优异,逻辑思维能力也较强。细推究其原因多数是这些幼儿家中有个会讲故事爱好文学的家长,或在上幼儿园时,班上有位喜爱文学、重视文学方面熏陶的老师。喜欢听故事、爱文学阅读、语言文字表达力强对一个人的影响真如此之大吗?回答是肯定的。儿童时期正是脑神经细胞急剧发育的时期,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语言能迅速被接受并储存。同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记忆过程也进一步刺激了孩子大脑皮层的增生,其智力自然会提高。文学作品给孩子提供了很多智慧的养料。但是,怎样让孩子喜爱文学呢o笔者认为采用情感引领的方法——会让孩子自然地亲近文学作品。文学作品语言简洁准确、生动优美、朴素易懂且富有的味,会为孩子呈现一个美好的世界。文学活动中的情感引领,就像一道“情感彩虹”, “让教师的教学有意义”,也“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情感引领,会让教师和孩子在活动中都能成为一个有活力的人。
  《彩虹的尽头》是一个关于寻宝的故事。教师童心般解读作品,根据作品的特点设计活动,把握住情节与情感两条线,用表情、动作、语言等外显行为让幼儿理解作品,将静态故事与动态故事表演相结合,融情感于故事情景中,带领幼儿充分汲取作品营养,享受作品带来的快乐。情感引领融入教学活动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细节:
  1.导入部分,教师引趣。
  如:雨后,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彩虹的尽头有什么呢?请听故事《彩虹的尽头》。接下来运用挂历式的挂图,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体验其情感。教师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帮幼儿捕捉故事中的情感线索,用丰富的表情帮幼儿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体验作品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在教师情感的“穿针引线”中,每位幼儿找寻到自己的位置,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各自的潜能,让幼儿人人参与享受文学之美。
  2.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幼儿需要从“知识传授者”和“知识掌握者”转变成完整、生动的人。
  教师的经验、阅历、感受和体验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它不仅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还能让幼儿获得心灵的愉悦甚至得到更多的收获。活动中,教师始终是活动的参与者,是幼儿的合作伙伴,她用言行、情绪感染幼儿,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努力捕捉幼儿反馈的信息,从幼儿的表情是否专注、发言是否积极等反馈来及时进行反思调整。
  3.适当的情境创设能够更有益于丰富的情感。
  在故事活动《鸭妈妈找宝宝》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了“寻找宝宝”的情境,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体验鸭妈妈找鸭宝宝时的焦急心情,让小朋友一起帮鸭妈妈喊鸭宝宝。体验能丰富人的内心世界,情感是体验的核心。体验总是发生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情境越真实越能引发深刻地体验。在找到鸭宝宝后,教师请幼儿表达高兴的心情,让幼儿做搂抱鸭宝宝的动作,学说鸭妈妈的话。为了让幼儿在情感的驱动下积极主动投入活动,教师创造出最适宜的教育情景,同时还以自身的积极情感感染幼儿,激发幼儿产生相应的情感。在活动中,教师从幼儿表现出来的热情和美好想象中体察到幼儿的心态是积极主动的,教师就沿着幼儿的思路与其同步体验。教师立足幼儿的生活经验,把对教育活动内容的理解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活动中把握和顺应幼儿的情感脉络。
  4.教育要回归到幼儿的生活中,因此教师要调动幼儿将已有的经验移情,将情感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就能调动迁移,从而帮助幼兒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及表达的情感。在活动《找寻到兔爷爷的宝贝》中,因为故事中的核心内容是“回忆”,因此在对相应内容的引导方面教师适时地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探讨:回忆是什么?询问幼儿是否有过回忆,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回忆。幼儿根据经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以探究故事新知,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在行云流水般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不仅弄清了宝贝是什么,找到了宝贝,还做了一次愉悦而有意义的心灵之旅。教师和幼儿用手指游戏一起说故事,则成了这一活动的灵动之笔。教师最后一问: “故事中的宝贝是谁”?幼儿回答说: “找到的宝贝是回忆”,这正是幼儿抛过来的精彩之球,教师只需稍加引导, “是呀,他俩的寻宝过程也会成为他俩的(宝贝)回忆”。教育机智是教师经验的积累,是应对教学情景中的突发事件、捕捉信息果断决策的智慧,是巧妙点拨随机应变的化解。
  《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小兔子每每看见大兔子比试个动作后,总会阵感叹: “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大兔子说“这可真高!”小兔子想: “我要是有这么长的手臂就好了”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大兔子也笑着跳起来,跳得这么高,耳朵都碰到树枝了。“这真是跳得太棒了!”小兔子想: “我要是能跳得这么高就好了。”教学中老师念到小兔子的“喔!这可真高啊!”时,孩子就能真诚地体验和感受到大兔子那满满的“爱”,还有对小兔子的“羡慕”。为吸引孩子,老师的语气、动作等都是很好的情感引领。带幼儿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通过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作品中的情绪情感,让幼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讲故事时,尽量把其中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让幼儿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来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的各种情感。
  5.结合活动中固有的情境,让幼儿易于理解活动内容的生动有趣。   儿歌《小雨珠》“小雨珠,胖乎乎。房顶上,学跳舞。玻璃上,学敲鼓。花盆里,打呼噜。”老师选择在雨天开展此活动,通过让孩子们观看雨滴落在房顶上、玻璃上、花盆里….-在雨天让幼儿观察雨景,感受小雨珠的顽皮、可爱。小雨珠这一活泼欢乐、充满童趣的形象在老师情感的引领下,孩子们容易仿编出:小雨珠,胖乎乎。雨伞上,乘滑梯。树叶上,像珍珠。树干上,荡秋千。书包上,嘟嘟噜…..等等的儿歌内容。
  让孩子爱上文学作品,除了运用情感引领的方法外,更应该为孩子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首先,内容要适合孩子的智力水平,语言一定要生动。其次,要把选好的作品进行加工、整理,多用象声词,活动时表情还要丰富,语气语调抑扬顿挫,更好地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有这样一个家长,他给孩子讲故事的经验很值得借鉴:一篇《龟兔赛跑》的童话故事,他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做了不同的处理。儿子三岁时,他只讲了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因为骄傲输给了乌龟;儿子四岁时,他除了讲兔子和乌龟,又加上了山羊公公作裁判;儿子五岁时,他增加了其它一些小动物,形态各异,脾气不同;一年后,当又提到这个故事时,儿子急切地抢过话头,绘声绘色地把龟兔赛跑的场景描述得维妙维肖。如乌龟咬着牙瞪大了眼睛,拼命往前爬,而小白兔的伙伴看着睡觉的小兔急得直跺脚……这时,他已并非在复述一個故事了,而是在向人们描述着他头脑中出现的森林动物运动会的热闹场景。接着爸爸变换内容,让儿子讲《龟兔赛跑》的友谊赛,规定最后要让龟兔同时都站在领奖台上,让儿子想象着友谊赛中可能会出现的如过小河、下滑波等情况下,乌龟和兔子是如何互帮互助去战胜困难,最终同时取得第一名的,这大大训练了孩子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文学作品能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与积极回应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会说。过去有不少作家没怎么上过学,但从小就喜欢听故事,爱看图书,他们是从文学作品中学会了遣词造句,塑造人物,等到驾驭文字后,一篇篇人物丰满、情节生动的作品就出来了。因此让孩子从小就爱上文学作品对孩子终生成长与发展都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相关法规汇编,幸福新童年编写组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版.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胡传朵.故事——孩子的益智果[D].《家教世界》,1998.
  [4]胡传朵.幼儿说话训练[D],《中国电化教育》1999.CN11-37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67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