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学情视角,重构教学内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钟昌馨

  语文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了“通常用什么教”的材料,课堂教学教什么内容,需要对教材进一步加工,做到“教材内容教学化”。“实际上需要教什么”?为使具体情境中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既定的课程内容,“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1]也就是说,教学内容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情变化重新建构。
  课堂教学的内容大多在备课环节确定下来。教师备课,一般包括下列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组织教材和选择教学方法。此外,还要准备有关的教具和设计板书等等。[2]课堂教学中按照自己的设想推进,教师教得轻松,学生“配合”到位。这也是公开课、示范课等展示课执教者理想的境界。然而,这一课,真的需要教者教什么,学生得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如果执教者弄不清楚,学生得到的只能是糊涂,留给听者的也仅是“流畅”“热闹”而已。
  笔者教学《列夫·托尔斯泰》(人教版·八上),在把握学情,重新建构课堂教学内容方面做了尝试。课堂上,并没有完全拘泥于教师的备课内容开展教学,教师听到了学生不同的声音,也花了一些时间停留在对学生的发现上,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及流程,师生都感到有点“累”,但很快乐。
  一、文本视角:初定教学内容
  合宜的教学内容是衡量一堂“好课”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一篇文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是客观的。但实际上,不同的教师对同一篇文章,选取的教学内容和开发的教学资源是不同的。因此,善于开发文本教学资源,发现更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
  《列夫·托尔斯泰》是茨威格《三作家》中的一篇,文章着力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前半部分表现了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丑陋,后半部分突出了他目光深邃犀利的眼睛。这是一篇写人的传记,但又与八年级学生接触到的写人记事的文章不同,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更多的是托尔斯泰外貌的细节描写,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语句含义深刻。
  备课时,从文本资源的视角,学习目标定为:1.结合具体的语句,学习运用比喻、夸张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2.学习文章中的肖像描写,感受托尔斯泰的人物形象;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流程设计为:自主学习,感知人物的特点;互动交流,走近人物,结合课文中句子体会刻画了托尔斯泰怎样的外貌特征;合作探究,感悟人物深邃的精神世界,理解文中句子的深刻含义。
  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了这种生活的能力。[3]从文本资源的视角,本文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在语句的品读中学会人物的描写方法,并在描写中展现人物的精神世界。
  教学的终点是学生,起点也必须是学生。备课中要了解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如果这个“了解学生”仅当作备课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来处理,或者说是当作一项具体的任务来做,只要完成了这项任务,就万事大吉,至于备课的其他环节似乎就与学生无关了。这样就使教师把备课的大部分时间用在忙乎“纯粹属于自己”的“教”的工作,而把“学生”悬置于自己的大体而粗略的印象中。[4]这样的备课,语文课堂教学容易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
  二、学生质疑:把脉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的确定不能仅根据教师解读,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整合成一条教学的“流水线”,这个过程是线性的,又是多维的,既是精心预设的,更是动态生成的。
  教学《列夫·托尔斯泰》伊始,在学生课堂自主学习前,教师投影托尔斯泰图片,让学生感受人物的外貌特点。设计导学题:1.茨威格重点写了托尔斯泰外貌的哪些方面?2.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入新课学习,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从具体语句概括托尔斯泰的形象,并标注自己的疑难。
  展示阅读收获时,学生也提出了自己阅读中的疑惑。经过师生当堂筛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人物形象及句子含义。文章后半部分,也就是第6到9节,写托尔斯泰目光犀利,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这一层面的问题,既要学生联系到课文中的句子,还要学生了解托尔斯泰的作品及其内容,文章的这一部分应该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凸显他的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这样才能全面概括人物形象。
  2.文章结构及写作方法。在课文中,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极其丑陋的人,作者为什么要把列夫·托尔斯泰写得这么丑陋?有什么用意?
  这一层面的问题,学生可以再次阅读课文的前后部分的内容,体会到外貌的平庸丑陋是对人物形象的真实描写。同时从写作方法的角度上看,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突出托尔斯泰对社会观察思考的深入,他的作品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刻。
  3.人物精神及深刻意蕴。在第9节,课文的最后一段,“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說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
  这一层面的问题,学生仅从文本的角度去理解很难,需要联系托尔斯泰的成长经历,尤其是他思想发展变化及创作的历程,才能够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深处,感悟他的“幸福”与不幸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内容重点调整为:1.找到具体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及运用的描写方法;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文中句子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为课文最后一段内涵的探究,理解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
  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5]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是充满灵动与智慧的,无论从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动态生成资源的重要作用,还是当今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来看,有效运用课堂中学生动态生成“问题”,都有其不可忽视的必要性。   三、整合资源:助力难点突破
  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并不是就教材论教材能够解决的,而是应学生的学习需要,提供与学习内容可以链接的相关资源,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台阶,进一步重构教学内容。
  学生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难以感悟出其中的意蕴,即使有所感悟,也是较浅层次的,这是学生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难点。需要教师整合资源,提供助读性的材料,引领学生分析材料,为学生搭建深入探究的台阶,解读托尔斯泰矛盾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投影链接材料:列夫·托尔斯泰,作为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师生交流:出身贵族的托尔斯泰,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崇尚自由,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影响,并自觉做了改革的尝试。
  投影链接材料: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年)、《少年》(1857年),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年)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年)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年)之中。
  70年代未,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1882年)。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年)、《教育的果实》(1891年),中篇小说《魔鬼》(1911年)、《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年)、《克莱采奏鸣曲》(1891年)、《哈泽·穆拉特》(1886~1904年);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年),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师生交流:托尔斯泰的作品反映了他一生中思想变化、成熟的过程,身居贵族,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观察、思考深刻,追求自由,崇尚平等,并付诸于改革的实践。
  学生讨论:托尔斯泰到了晚年实现了他的世界观的转变,他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托尔斯泰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
  可以看出,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迷惘、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
  学生归纳: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并不矛盾,恰恰是托尔斯泰内心矛盾的真实反映。一方面托尔斯泰能看清世界真相,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这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是痛苦的、不幸的。由于他看透了世间真相,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他尽其毕生精力改变它,却又事与愿违。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放弃财产、和家人产生矛盾、毅然离家出走,客死途中。
  通常,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及主人公的简介,作为常识在课始展示给学生,这样的展示,学情与课文具体内容没有“契合点”,学生的需要性不强,材料的助读价值大打折扣。本课中,把学情作为课堂教学实施的依据,内容的重构、助读材料的安排,都是以上课学生的具体学情为基点,明晰学生的学习需要,把教学设计中的学情依据转化为教学实施中的促学手段,使学情分析处于具体而真实的学习现场。
  语文教师备课中自觉关注的,往往不是教学内容,而是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在“教什么”还拿不准的时候,“设计”有新意的“怎么教”。从“怎么教”入手去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还没有着落,却一个劲地“研究”怎么教,就会越研究越糊涂,越糊涂越无效。
  教材只是提供了课堂教学的可能起点,无法顾及真实状态中全班学生的水平与能力。[6]语文教学中,师生要在纷乱的教材知识中,理出教学内容的脉络,就要找到学习的起点。课堂学情评估是有效教学的基点,贯穿学习过程的学情分析,应该是构建教学内容的重要视角。教师要摒弃先入为主的课前假设,落实学情分析,根据这一班、这一课的学情具体变化、需要,重构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2.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陈隆升.語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6:33.
  [5]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北京:教育研究,1997.9.
  [6]陈隆升.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6: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770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