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策略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朱建勇 许贞凌
摘 要: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随着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我国进入了第9次课程改革,各个学科都通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来达到核心素养为整体的目标。就高中物理课程体系而言,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而其中最关键的是通过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分析,从而如何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以及设计。基于此,本文结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以“《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为例,从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入手,设计高中物理教学目标,期望能够因此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并达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学情;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
一、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所在,在教学活动之前我们要进行必要的准备,预设合理的教学目标就是这个准备的核心,同时,也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先决条件。课堂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定的教学程序后学生所获得的素养或能力,是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在教学目标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先明确确定目标的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和资源等。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课程标准》不够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依托《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撰写。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应体现素养发展,课堂目标是教学过程的“纲”,应致力于学生的素养发展。
二、 基于学情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一) 基于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设计
高中物理教师在对教材分析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科书内容,还要关注教科书之外,如例题、习题等材料。其中还需特别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情况相关的材料或者是图像类材料等感性材料。在完成资源整合之后,教师需要对其适用性、丰富性进行充分应用,以达到扩充教材内容的目的。基于教材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时,建议遵循以下内容:
1. 解读教材
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需求,仔细研读教材,完成教学目标设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解读、筛选与整合,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可以明确整体知识结构和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连贯性。因为高中物理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比较紧密,所以,掌握知识内在逻辑联系有助于对教学目标进行正确定位。
2. 适当展开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教材内容只是其中一个参考因素,因此设计时不能只以教材内容为主,还应考虑到学情等方面。这样就需要关注生活中那些与学生有关的感性材料,例如,奇怪的现象、直观的图像和现实的问题等等,这样做有利于扩充教材内容。另外,需应特别注意的是,要重视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以及课堂演示实验的应用,让教学素材更加丰富多彩。
3. 善做修改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除了结合课程标准外,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这样做就可以使原本比较笼统的教学目标变得更加的明确,也能有效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
结上所述,以“《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相关知识为例,基于教学内容进行目标设计,具体从以下这些方面开展:
首先,教师需要对与“《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这部分知识所在的章节相应课标、教科书、教参、教辅等资料进行全面的解读,进一步明确本章的重点——感应电流,它是继磁场模块知识的学习后的进一步深入探究,同时还为后续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现象等方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该部分的知识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此外,从教材内容编排方面来看,主要是通过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开展下,从而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即闭合回路,磁通量发生变化。学生在掌握了这些内容之后,就可要求学生尝试对楞次定律进行探索并用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其次,适当进行扩充。还可以鼓励学生综合分析各组信息,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通过基于实验的证据和逻辑推理发表自己的见解等。同时,还应关注实验探究过程并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设计。
由此,可以初步确定教学内容:
1. 能够从分析归纳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普适性条件)的过程中建立磁通量的概念,并形成“磁生电”的认识: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回路上就会产生感应电流。(物理观念)
2. 对于实际的案例,能用回路中磁通量是否发生变化这个根本条件来判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物理观念应用)
3. 一系列的实验得出的结论用归纳思维的方法来建立一个物理模型:磁通量;用磁通量是否变化的概念来解释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科学思维)
4. 在实验过程中很好地保持交流与合作,關键是要敢于发表自己对探究过程与实验结论的理解或想法,并且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科学态度与责任)
(二) 基于学情的教学目标设计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所以,教学目标设计不但注重教材内容,更是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进行设计。因此,就要求教师必须要认真分析学情,掌握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并着重思考学生能否在已有的学识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达到目标的效果。高中的物理知识结构体系间有着较强的层次性及连续性,因此教师应着重分析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情况,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与实际学情不相符合的教学目标设计。同时,还应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为对于不同阶段、不同背景、不同环境的学生,他们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性。具体来讲,就是要求教学目标设计时,要从整体和个体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整体层面分析是指对班级学生相似的、共有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以整体特点为依据,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大方向确定下来。然后从个体层面出发,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然后把整体大方向确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这样做就能够让教学目标具选择性、针对性,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 通过上述分析,基于学情的教学目标设计建议遵循以下这些要求:
1. 对学生现有知识体系以及后续知识体系进行分析
就学生而言,他们并不是空着脑袋在学习,分析他们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而对教学内容和难易度进行合理设置;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学生通过本次学习之后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这样做可以明确最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 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差异性
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风格、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性,因此,教学目标设计要做到“因材施教”,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思维层面来讲,高二学生的抽象思维更加活跃,且逐渐有深度。因此,教师如果能够重视这些差异性,就可以看到学生的长处,并补其之短处。
根据上述所分析的要求,以“《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相关知识为例,基于学情设计教学目标的策略具体如下:
首先,对班级学生现有认知水平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这节知识面向的是高二的学生群体,在学习该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磁场,并掌握了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磁通量的变化率等相关知识。因此,可以判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从高中物理知识结构体系来看,电、磁这部分知识涉及对电场磁场进行理解,所以可以判断学生要掌握这部分知识的难度比较大。
其次,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学生个体差异为依据,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做到层层递进、逐步深入,要将各层次的学生特点充分体现出来。例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使其能够层层递进,要适时的帮助学生,因为不同的学生最终完成的效果也不一样。同时还要兼顾班级学生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之中,一些与电磁感应有关的现象,学生对此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为大部分学生缺乏抽象思维能力,所以需要加强具体分析。针对这些物理知识,可尽量结合一些实际案例,从而明确其规律以及特点。
具体的教学内容是:
1. 学生形成的观念是:“磁能够产生电”,条件是“回路磁通量变化”。其实这本身就是物理实验探究后形成的概念或认识。新课阶段先达到水平3,要求学生能够从初中阶段的“切割”观念上升到“磁通量变化”的观念。
2. 对于实际的案例,能用回路中磁通量是否发生变化这个根本条件来判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水平3是指能够判断中等水平的问题。
3. 对一系列的实验得出的结论用归纳思维的方法来建立一个物理模型:磁通量;用磁通量是否变化的概念来解释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归纳思维的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是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按水平4设计,一般可按水平3设计。如果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基本建立磁通量的概念视作水平3。
4. 能够针对任务进行实验探究,并对自己实验小组和其他各组得出的实验结论进行综合分析,并发现其中的共同特征,得出实验探究的结论。能够在教师的提示或帮助下,得出正确的结论可认为达到水平3。
5. 在实验过程中很好地保持交流与合作,关键是要敢于发表自己对探究过程与实验结论的理解或想法,并且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定的教学程序后学生所获得的素养或能力,是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基于学情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应当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要紧紧围绕着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展开。基于学情设计教学目标设计,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为基础,同时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合理的设计,让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达到培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竇兴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构建——以“研究平抛运动”教学为例[J].物理教学,2019,41(4):37-39.
[2]丁志刚.合理把握隐性目标,提升物理教学品质[J].湖南中学物理,2019,34(4):22-23.
[3]黎东波.重整单元教学目标 落实物理核心素养——以“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3):40-41.
[4]祝言勃.关于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探讨[J].决策探索(下),2018(9):56.
[5]卢明,崔允漷.教案的革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41-48.
[6]廖伯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朱建勇,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学院附属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73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