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调查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姚东
摘 要:现阶段在校大学生人数众多,各种不良状况不时出现在大众视野,大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学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作为高校教师应充分了解大学生学习动机欠缺与不足的原因,采取多种多样的策略促使大学生强化学习动机,不断提高学业水平。文章简述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分类,分析高校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原因,并从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注重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精心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多方面给予大学生关心和督导等方面,对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应对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学习动机;江西;大学生;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34-0010-03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招生数量的扩大,在校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但一些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状况面临着种种问题,有陷入网络游戏不可自拔的,有迷醉于恋爱无心学习的,有不顾家庭经济情况一味追求高档消费品、一味在学习期间吃喝玩乐的,甚至有个别大学生参与打架斗殴。大学生最大的任务是学习,是什么因素造成部分大学生没有把学习放在最重要位置,应该如何解决此类问题,这是所有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作为高校教师应充分了解大学生学习动机欠缺与不足的原因,采取多种多样的策略促使大学生强化学习动机,不断提高学业水平。
一、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分类
大学生学习动机是复杂的,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准确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动机的类型和特点,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更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1.学习动机的定义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驱动力,是激发、促使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源动力。学习动机表现为对掌握知识及技能强烈的愿望,并拥有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等。
2.学习动机的分类
(1)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1)内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产生的学习动机,是一种自发性的内在需要。比如某一学科或某一本书很吸引人,因而产生对这一学科或这本书的兴趣。内部学习动机源于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等,它较为持久,且使学习者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活动状态。2)外部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机不同,外部学习动机不是由内心自发产生的学习动力,而是与外部其他条件的鼓励、激励有关。比如学好这门课程不是因为感兴趣,而是为了考试合格或得高分。外部学习动机往往较为短暂,被这种学习动机所推动的学习活动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2)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这是根据学习动机体现的社会意义划分的,判断学习动机高尚与低级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国家、社会、集体或他人。1)高尚的学习动机。其核心是利他主义,学习者把自己的学习与国家、社会、集体或他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比如周恩来的读书动机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低级的学习动机。其核心主要是利己的、以自我为中心。这体现在学习动机的职业性、功利性、短视性上,主要以谋求职业、保障生活,通过学习达到一定事业成就为学习目的。
(3)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这是按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划分的。1)直接动机。直接动机由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引起,表现为对所学习的学科内容或学习活动的直接兴趣和爱好。2)间接动机。间接动机是社会要求在学习上的反映,是一切非学习本身因素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如学习是为了父母的意愿、教師的期望或报答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
二、江西高校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及影响原因
1.学习动机调查结果
笔者对豫章师范学院本科、专科及定向班各年级各专业中381名大学生学习动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1)针对“是否对所学专业、学科有深厚的兴趣,希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选择“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占36.48%,选择“较感兴趣”的学生占61.94%,选择“无所谓”的学生占1.58%。2)针对“是否希望通过学习增长知识,满足求知欲,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选择“强烈希望”的学生占49.87%,选择“比较希望”的学生占49.08%,选择“无所谓”的学生占1.05%。
(1)内部动力方面。从上述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直接动机)整体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对学好知识技能有强烈的意愿,主动学习动力较强。此类学生学习状况良好,平时教师和同学能够明显感到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对周围同学也有感染力。
(2)外部动力方面。调查显示:1)针对“努力学习是为了考试及格过关,顺利拿到毕业证书”,选择“是”的学生占85.3%,选择“无所谓”的学生占14.7%。2)针对“为了能够继续深造(如升本、考研或出国留学等)”,选择“非常希望”的学生占39.9%,选择“一般”的学生占55.64%,选择“无所谓”的学生占4.46%。3)针对“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获得社会认可”,选择“非常希望”的学生占60.37%,选择“一般”的学生占38.32%,选择“无所谓”的学生占1.31%。
从上面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毕业之后的职业是充分关注的,学习的实用性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主要动力之一。这种学习的实用性,可以促进学习动力的提升并使之持久保持。但部分大学生对学习目标只求合格,学习成绩若能达到合格,若能毕业,学习动力就可能随之下降。同时,还有部分学生不满足于现有学历,希望在学历层次上有所提高,这可以促进学习动力的提高。
(3)高尚的学习动机方面。有71.92%的学生选择“希望为民族振兴、祖国强盛尽一份力”,有28.08%的学生选择“从未深入思考此问题”,有33.86%的学生选择“希望学好本领,更好地建设家乡”。虽说大部分学生期望为国家为民族奋斗,但与老一辈革命家比起来,在国家责任、民族情怀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4)低级(间接)的学习动机方面。96.85%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将来能找一份优越的工作,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54.59%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将来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或权利”。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两个功利色彩很强的学习动机学生选择比例较高,这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也是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因素在个人价值观方面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大学生就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种导向必然直接传导到学习动力上,这符合当前社会现实要求。这些低级(间接)学习动机虽说并不非常高尚,但同样表明大学生有很强的成才需求,高校如果能充分利用这种心理需求,将之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同样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总体来看,这种间接、外部或低级的学习动机对学习的驱动效果也是良好的。但也要看到,外部动机不能对学习起持久促进作用。若个别学生所学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是为了家长的期待及良好的职业回报而不得不学习,因为缺少良好的内部动机,即使短时间学习状态良好,也无法把最好的状态持久地保持下去。比如师范院校招收的定向师范生中的个别学生,特别是个别男生,个人本身并不想选择师范专业,并不希望毕业之后从事教育工作,但家长的决定及稳定的工作保证让其不得不进入师范院校学习。因此,定向师范生中会出现个别学生进校之后比入校之前学习状况下降明显的现象。
2.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48.28%的学生认为社会上有太多诱惑,没有精力读书,比如网络游戏、吃喝玩乐等。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社会上又出现了“读书无用论”。而学校、班级、寝室的学风,大学生个人朋友小圈子的风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51.72%的学生认为学校其他活动影响了学习时间和精力。现在大学中除了正常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之外,还有不少课外活动。活动当然是知识技能学习的补充,是必要的,但是当这么大比例的学生认为活动影响正常学习时,校方也要認真思考一下怎么合理安排这些活动,以免影响到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
29.92%的学生认为就业压力大,对毕业之后找工作缺乏信心,觉得学好与没学好都是一个样,学得好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所以他们学习动力受到影响。有10.24%的学生正好与之相反,他们学习动力不足是因为父母已经帮他们找好工作,只要能够毕业,不论成绩好坏日后都有一份较好的工作。当今社会的确存在一些人所说的“拼爹”现象,个别大学生靠着父母亲戚的关系,毕业就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部分没有关系的学生可能努力读书也找不到一份好工作,这种社会不公正的现象也严重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8.85%的学生认为学习动力不足是受到家庭经济条件及家庭其他因素如父母之间感情、父母对待孩子情感态度、家庭学习氛围等的影响。比如,家庭学习氛围浓厚则学生的学习动力多半也是良好的,若父母有经常打麻将等低俗行为,子女也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作为高校教师,在处理学生各种问题时也应该把家庭因素考虑进去。
19.16%的学生认为学习动力不足是因为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学生若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认可会直接降低学习内部动力,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教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还有12.86%的学生认为学习动力不足是因为不喜欢任课教师。教师的责任心不强、缺乏合理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不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
另外,大学期间谈恋爱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恋爱会不会对学习有影响呢?调查显示,认为“恋爱会严重影响学习的”占4.46%、“有一定影响的”占53.81%、“基本无影响的”占31.23%、“对学习有促进作用的”占10.5%。可见,多数大学生认为恋爱会影响学习,只有少数学生认为恋爱对学习有促进作用。这表明当前大学生恋爱观还是成熟理智的,明白学业重于爱情,不希望恋爱拖学习的后腿。
三、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应对策略
1.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引导大学生确立远大理想,坚定人生方向
大学阶段是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熟的关键时期,高校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及正确的价值观。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导大学生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树立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让他们明白为社会做贡献更能体现人生价值。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实现人生目标的最好方式,要把个人的成功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去,个人的成功更是社会的成功。
2.注重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
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上应进行优化,尽量满足大学生对专业的选择,课程设置应加大与就业需求的结合,增加实践、实际应用性内容,以适应毕业就业的需要。教师应加强教学方式的研究,提高教学艺术性,采用形式多样的授课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任课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联系,避免上课即来、下课即走,课后要多与学生交流,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3.精心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学校要精心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时让每一位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对学习与成长做出一个合理的规划。要创造条件为每一位学生配选一位职业规划导师,及时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端正职业方向,鼓足对未来的信心,从而激发学习动机。这其中又可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作用,让高校党建与教育教学相联系,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4.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之外,学生也要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同学、教师、亲人、恋人或与社会人员的交往,都是大学生要正确面对的。如果人际关系处理得当,学生就易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友情,心理上获得成就感,对自己走向社会充满信心,从而激发强大的学习动机。恋爱也是大学期间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教师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不能因恋爱而荒废学业,而要让恋爱成为激发学习热情的强大动力。
5.多方面给予大学生关心和督导
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反映在每个学生身上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虽说大学生都是成年人,生理上已经发育成熟,但心理上还处在成熟完善之中。因此,学校在日常事务工作中也应给予学生相应的帮助和关心,在课堂考勤、课余生活等方面加大对学生的引导与督促。
总之,大学生学习动机有着多元性、综合性和不稳定性,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习动机也会随时间及学习情境的变化而改变。可以说,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保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体多方面共同配合,以及所有相关人员的努力合作。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注重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精心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同时多方面给予大学生关心和督导,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苓,张苗,张俊玲.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与提升对策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2]王强,林钧.当前大学生学习状况与学习动机的实证分析——以山西大学城大学生为例[J].大学教育,2018(12).
[3]于倩,刘金兰,赵远.大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习参与及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4]万鹏涛.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自我概念、学习沉浸体验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01).
[5]王丹,刘畅.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的关系——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证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6]郑林科,王建利.大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力的预测模型研究——基于西安石油大学13154名抽样学生的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7]嵇艳,汪雅霜.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人际互动的中介效应[J].高教探索,2016(12).
[8]王殿春,张月秋.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研究[J].教育探索,2009(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1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