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研究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付小庆 冉红琼
[摘 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及其危害,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对12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总量表、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的Cronbach α系数依次为0.92、0.83、0.86、0.89、0.83。MPAI平均得分为(44.40±13.00),11.8%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其中,女生手机依赖程度显著高于男生[(45.92±13.26)&(43.40±12.75),(T=-3.19,P=0.001)];在戒断性维度年级差异显著(F=6.24,P=0.002<0.01),事后比较得知,大一(8.75±3.97)<大二(9.56±4.39)<大三(9.86±4.28)得分差异显著,手机依赖总分及其他维度年级差异不显著。
[关 键 词] 大学生;手机依赖;阳性症状;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118-02
一、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手机的普及和智能化,受众群体逐渐广泛。手机的普及为大学生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带来诸多便利,而过度使用手机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和学者广泛关注,成为热点问题。大学生手机依赖率在15%~40%之间,手机依赖已成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美国的马里兰大学就曾在10个国家展开了一项“无设备世界”的研究,结果显示离开手机会让大学生“坐立不安”。有学者认为学业拖延与手机依赖有一定相关,过度使用手机占用学习时间,导致大学生逃避学习任务或学习效率降低,产生学业焦虑。大学生手机依赖成为影响课堂教学的新因素,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值得探讨。
然而,国内外对手机依赖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概念界定。Walsh等认为手机依赖是指过度滥用手机导致个体身心和社会功能损伤的沉迷状态。而手机依赖与行为成瘾(如网络成瘾)在症状上和消极后果上有相似之处,一些精神病学家把手机依赖作为21世纪最主要的非药物成瘾现象之一。Bianchi等采用DSM-IV标准编制出最早的手机问题使用量表(MPPUS),被学者公认为手机依赖“黄金标准”评估标准,随后leung修订此量表,形成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该量表在华人地区有良好适用性[1]。另外一些学者,更看重手机的过度使用所导致的不良后果。手机依赖导致颈部、肩部及背部疼痛以及听力与视觉等问题。姜永志等指出,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会导致个体孤独感,易产生人格障碍和社交行为障碍,如不善于与人沟通,且会伴随焦虑、失眠及抑郁[2]等。总的来说,手机依赖(mobile phone addiction)是指过度沉迷于以手机为媒介的各项活动,而对手机使用产生强烈、持续的依赖感和渴求感,并且导致个体出现严重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及人生发展和学业提升的关键时期,而过度使用手机已经给大学生带来诸多消极影响,不仅引发诸如视力下降、睡眠质量差、易冲动等生理、心理问题和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对学业造成负面影响,并且还会将各种影响联系起来互相作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积极地开展手机使用的心理学研究,探讨手机依赖的原因以及手机依赖的现状,可为大学生手机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取样,在重庆一所高校选取12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实施集体施测,回收有效问卷1119份,有效率为93.25%。其中男生676人,女生443人;大一781人,大二207人,大三131 人;年龄为16~23岁。
(二)研究工具
手機依赖指数量表(MPAI)由Leung等编制,黄海等做了中文版信效度检验[3],共17个条目,采用1(一点也不)—5(总是)级评分,得分越高则手机依赖程度越重。包括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和低效性四个维度。另外,本研究参考Yong的网络成瘾筛选标准,将第3、4、5、6、8、9、14、15题作为手机依赖筛选题,将被试得分在3分及以下者记为0分,而4分及以上记为1分,若8个筛选题总分在5分及以上,则被判断为手机依赖。在本研究中,总量表及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4个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92、0.83、0.86、0.89、0.83。
(三)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通过SPSS22.0进行录入,进行内部一致性系信度分析,对大学生手机依赖分布情况和阳性筛选采用描述性统计;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MPAI得分的性别差异,对MPAI得分的年级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统计
1.大学生手机依赖一般情况
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MPAI)平均得分为(44.40±13.00),其中4个因子得分由高到低排列分别是失控性(19.73±5.69),戒断性(9.03±4.11),逃避性(8.90±3.21),低效性(6.73±2.81)。依据手机依赖量表筛选标准,此次问卷调查显示,有132人为手机依赖者,占总人数11.80%,需要对有手机依赖倾向的大学生进行行为的干预以及心理的疏导。
2.阳性症状分布 八个筛选项目中,阳性症状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第4题50.8%、第14题40.4%、第6题30.5%、第9题15.6%、第5题15.1%、第8题14.9%、第15题10.9%、第3题8.6%。其中,“你发现你使用手机的时间比预期时间长”“你试图少花时间在手机上却失败了”“当你感到失落时你曾用手机来缓解失落的情绪”三个项目得分突出。
(二)手机依赖的性别差异
高校男生手机依赖均分为(43.40±12.75),而女生为(45.92±13.26),男女生发生手机依赖倾向存在显著差异(T=-3.19,P=0.001<0.01);其中,在戒断性(T=-4.07,P=0.000<0.001)、逃避性(T=-3.32,P=0.001)因子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在失控性(T=-1.6,P=0.11>0.05)、低效性(T=-1.74,P=0.085>0.05)上性别差异不显著。
(三)年级差异
除戒断性因子F值显著(F=6.24,P=0.002<0.01)以外,MPAI总分及其他三个因子得分随年级变化差异不显著。事后比较得知,在戒断性因子上,大一(8.75±3.97)小于大二(9.56±4.39)小于大三(9.86±4.28)得分差异均达到显著。
四、讨论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MPAI)平均得分为(44.40±13.00),相对以往调查结果得分较高。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特点,能更快地适应新技术,并且自由支配的时间多等原因,更容易沉溺于手机。在调查样本中,有11.8%的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相对以往研究结果较低,如今大学生手机持有率几乎达100%,随着手机的普及,人们逐渐意識到互联网虚拟的社交不能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只是对现实社交的补充。
进一步针对手机依赖的八个阳性筛选题进行分析发现,第4题“你发现你使用手机的时间比预期时间长(50.8%)”和第6题“你试图少花时间在手机上却失败了”(30.5%),学生难以控制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可能是花样翻新的手机功能全面迎合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运营商针对大学生群体推出低廉的资费套餐,学生可以使用手娱乐、购物、游戏及八卦等,让人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而沉醉其中。另外,第14题“当你感到失落时你曾用手机来缓解失落的情绪”(40.4%),说明手机可以调控大学生的情绪。现实中人际关系困扰的个体,为了缓解孤独、抑郁等痛苦情绪,选择从手机网络上展现自我、结交朋友来弥补生活中的遗憾。梁宝勇认为手机的基本功能可以用来消除人类孤独所引起的焦虑[4]。
此外,研究显示,女生MPAI总分显著高于男生,表明女生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手机最初的功能就是联系沟通,而女生比男生更喜好人际交往,调查显示女生每天发信息的数量比男生高出
30%。相进一步比较发现,在戒断性、逃避性因子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说明女生在不如意时更倾向于通过使用手机来逃避负面情绪,而不能使用手机时女生更可能表现出不适。
数据显示,MPAI总分及逃避性、失控性、低效性三个因子的年级差异不显著。只有戒断性存在年级差异,大一学生手机依赖性最低,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随着年级升高而加重。因为随着年级升高,学生使用手机年限增长,在手机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导致对手机的依赖性也更严重,所以这也提示女生与高年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更加值得关注。
五、教育建议及未来研究方向
鉴于国内外研究,虽然关注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较多,但更多地停留在行为层面,以单一的统计描述为主,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手机依赖产生的心理机制及其心理干预手段。为预防手机依赖,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培养人际交往方法。大学生为了降低人际关系困扰带来的孤独感等痛苦体验,很容易从手机或网络虚拟世界寻求情感安慰,所以可以从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出发。
其次,有效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减少疏离感,由此大学生可能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因此,可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层面,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关爱和社会支持。
最后,应该设计学生版手机,让功能和价位定在一个合适而且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生活学习需要又能提倡节约,又可以避免学生沉迷手机。
参考文献:
[1]邵士昌,刘传俊,朱卢玺,等.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20):132-133.
[2]姜永志,白晓丽.大学生手机互联网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4(1):41-47.
[3]黄海,余莉,郭诗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大五人格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4):414-416.
[4]梁宝勇.已婚成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5):565-567.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22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