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龚文 杨滕虹 向成干
摘 要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共育人才,通过对现代学徒制分析,以其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的实践为研究对象,开展双主体育人的探索与实践,希望提高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从而使现代学徒制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的发展和综合實践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1-0132-03
1 前言
在工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传统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工业升级背景下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因此必须与时俱进探寻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了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现代学徒制也被广泛关注[1]。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于2017年被教育部批准成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团队,开展现代学徒制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责无旁贷。借鉴国内外经验,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索,以适应市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确保为企业、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方式已经变得多种多样,其中学徒制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其具体的培养方式就是由师傅带着徒弟进行学习,但是这种学习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实现的。学徒制主要注重知识与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相互并存,如此既能够帮助学徒增加真实工作的实习机会,也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之所以要实行学徒制,是因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已经不仅仅要求劳动者要具有较强的劳动素质,在专业知识方面也应该有所掌握。学徒制能够有效地提升劳动者的终身学习能力,以便于解决现代问题。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当前,各职业院校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思考,为开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
3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
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要更好地实现学徒制教育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校企合作工作。只有联系好各个企业,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帮助学生减少寻找实习岗位的时间。为了保证学生的实习效果,学校在选择合作企业的时候,一定要精心挑选、综合考虑,只有校企合作关系良好,企业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并且能够对其进行认真指导。校企合作不仅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为了优化学校为培养技术型人才所做出的具体计划。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应该做好各自的工作,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帮助学生增强实习效果。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在实际实习过程中提升自己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具体了解,提前积累实习经验,提升在岗位竞争中的优势。在具体实习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加深自己对岗位的理解,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改善自身的问题,尽可能地减少实习时间,尽快进入工作岗位。
组建校企专兼教师队伍 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需要建立起融合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要将校内专任教师的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和企业技术人员的丰富岗位实践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对学生的双导师制培养。对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师的实践培训要同步进行,以增强现代学徒制培养班级的师资力量。
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的主要核心就是将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结合合作企业的需要及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为前提,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质量。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2+0.5+0.5”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的专业理论与专业基本技能学习、0.5年分模块的专业实践核心能力与专项能力的学习与训练、0.5年的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主要做法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注重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进行简单的技能锻炼,或者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来开展相关讲座。学生的实践主要为进行校内实践以及到企业进行参观体验。通过参观认识学习,由企业师傅为学生讲解企业文化、产品生产过程等内容,使学生对未来的工作岗位不再感到陌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深刻感受企业文化[2]。
第二部分,逐渐将课程重心转移到专业技能操作上,同时穿插传授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由于技能操作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学生在企业岗位上学习的时间持续大约一个学期。在企业以岗位轮训的方式进行技能实践,以此帮助学生熟悉工作岗位,进行技能学习与操作训练。在校内开展专项技能实践。
第三部分,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学生作为学徒进入实际岗位开展轮岗实践,最后进行顶岗实习。企业要安排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岗位实习工作,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在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场所在校内实训基地、企业生产车间交替进行,要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及专业特点进行合理安排。
同时,在学生开展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及岗位实践学习的整个过程应贯穿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道德素质,也需要学生在实际岗位实习中进行观察,不断积累经验,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有充分认知。 调整教学组织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一定会有师傅对其进行指导,并且带领其进入岗位。在师傅的配置上,应该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师傅带徒弟教育模式大概有三种,分别是“一對一”“一对多”“多对一”。
“一对多”的方式要在学生刚刚进入企业实习的时候采用,因为此时学生对于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不了解,可以由一个师傅带领多个学生对企业进行参观和了解,进而了解不同的工作岗位性质。
在进行专业实践或实训时期,一个师傅带领3~5个学生在实际岗位上进行专业技能的专项训练,对于同时开展的多个训练模块或项目,将学徒制班分成3~5人为一组的小组,学生在师傅的指导下轮岗进行训练。
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需要采用一个师傅带领一个学生或者多个师傅带领一个学生的模式进行岗位实习,既可以由几个师傅带领学生,也可以根据专业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生数量进行选择。对于一些难度较大且需要进行专业化训练的项目,就要选择一个师傅带领一个徒弟的模式进行学徒制实训,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实习质量。
校企共同协定考核模式 随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也应该随之改变。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了传统的以课程考核为重点的考核方法,完善了评价体系[3]。
实际操作能力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在具体成绩考核中应该将学生的专项实践能力、在企业实践生产操作情况及工作成效、成果作为主要考虑因素,以企业为主导,考查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的出勤率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操作熟练程度。同时应该将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团结协作、思考创新、安全意识等,以加权的方式计入最后的考核。
在校内考核中,应该对学生的出勤率和工作效率以及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其中也应该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综合表现,比如学生在实习企业中是否严格遵照企业规章制度进行实习,以及学生本人是否对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等。
4 反思与结语
通过初步尝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效果显著增强,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需要完善在企业方开展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教学评价办法。教师的教学观念、课改观念需要不断进步。部分教师还是开展闭关式、经验式的课程改革与设计,企业参与课程建设的力度不够。因此,对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都需要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养与培训,专任教师通过到企业实践、参与企业工作项目等实践活动,在不同岗位进行实践,积累企业实践经验;通过在企业现场开展教研活动、教学研讨等,提升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执教能力[4],促使企业兼职教师深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研讨、课程建设等环节,使他们更好地胜任教学岗位。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但在尝试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学校始终处于“剃头担子一头热”的尴尬境地。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协同发展,需要学校与企业紧密深度合作,学校需要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竞争力,同时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为专业技术人才和教师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以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在平.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2017(3):29.
[2]赵玲娜.现代学徒制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设备工程,2018(4):157-158.
[3]陈国华,许迪,张云云.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7,
26(4):94-98.
[4]张庆玲.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14):27-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13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