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下,也在不断寻求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之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有待改善之处,对此,本文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出发,并针对问题重点提出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现状;优化策略
  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一) 对学生的定位不准
  信息技术学科在新课改后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且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也就是说小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阶段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学习起点并非是零。但是,小学生在信息技术上的学习基础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性源于学校教育、家长观念、学生自身等诸多原因。但是,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学习基础差异性的定位,将学生的学习起点全部定位在同一层次上,采用同一教学难度、同一教学进度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这样势必会增加基础较差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难度,不利于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 实践操作性不强
  信息技术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上机实践,才能真正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运用能力。但是在实际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真正参与到上机实践的机会甚少,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其一,教师认知上的偏差,受到传统教育观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倾向与理论讲解,认为实践操作没有必要性,也浪费时间。其二,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虽然齐全,却并未得到合理利用,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在操作中上网或游戏,采取切断网络端口的方式,阻断了学生大量实践操作机会。
  (三)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首先,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未能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心理满足,单一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极其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学心理,让学生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学习质量不断下滑。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过于形式化,虽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了游戏化、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但是活动环节的控制权仍然在教师手中,学生无法发挥主动性,在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停留在形式主义上,未能实现根本性的变革。
  二、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化对策
  (一) 樹立正确教育观念
  全面且系统的教育观念是影响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观念因素,也是教育目标确立的重要导向,想要正确定位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地位,需要教师树立科学教育观来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禁锢,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并且做到不断学习先进教学思想,紧跟教育时代前进的步伐。此外,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将这种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传达给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制定具备层次化的教学设计方案,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发展需求,如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在教师对学生正确定位的基础上,制定满足个体需求的教学方案,有助于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质量的阶梯性进步。
  (二) 落实因材施教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不同生长环境下所接触的事物、个人接受能力、学习兴趣爱好之间的差异,结合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问题制定符合“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教师需要采用分层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分析,把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而制定难度不同的技术教学内容,比如,对信息技术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制定更加高层次的教学内容,而对于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则需要教师适当放慢教学节奏,降低学习难度,让相对落后的学生以打好基础为第一要务,然后慢慢向优等生靠拢,促进全体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都能够得以发展。
  (三) 强化实践训练
  实践才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最有效的方式,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的学习只会停留在低层次的学习阶段,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寻求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路径,突出信息技术的学科本质,让学生在实践的操作中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征,引领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感受到信息技术学习的快乐,拓展思维方式,在竞赛中发现他人的优势用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此外,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空间,活跃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并且鼓励学生通过实践验证猜测是否正确,让学生在实践的研究中生成知识、强化技能,这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创造热情的目的。
  (四) 丰富教学形式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强化,而现代教育理念在原有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基础上增加了情感态度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更加侧重学生的学习情感。但是,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难以实现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参与增加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情感体验,以此促进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如在讲解“制作小板报”中,可以采取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以“教师”的角色讲解知识点与操作方法,这能够起到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能力的目的,同时教师需要适当给予鼓励,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信息技术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对于有特殊要求和特殊兴趣的学生,我们可帮助他们选择一些有关的信息技术应用项目,如信息技术音乐创作、信息技术绘图、信息技术统计、信息技术辅助设计、信息技术桌面印刷等,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 完善评价体系
  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注重对信息技术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以考查与评估起到激励学生进步的作用。学习过程评价的主要内容为学习态度是否积极、是否主动与他人合作、是否自主学习、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学习理论是否得到落实,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学习观念。此外,学习结果评价是信息技术课堂评价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以学生的学习成果看到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不足与进步,以客观的、公正的教学评价,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促进学生在自我反思中获得自我完善。
  三、 总结
  结合上文可知,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诸多有待改善之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的定位不准、实践不强、方式单一等问题迫切需要改善,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认识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本性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方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以此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提升,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满足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赵丽娜.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新通信,2019(2):25-26.
  [2]王颖.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6):47-48.
  [3]薛锋.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名师在线,2017(20):74-75.
  [4]宋玫臻.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38-39.
  [5]张瑞宁.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7(32):111-112.
  作者简介:
  王家勇,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永泰路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88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