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通识选修课《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是一门工程科技类通识选修课,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为目标。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从课程内容的多维整合入手,通过课堂设计、教学过程管理、考核制度等手段,实现通识教育使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目的。
  关键词:通识教育;环境教育;科学精神;生命关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9-0059-03
   如果从1828年的《耶鲁报告》算起,通识教育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若从1945年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算起,通识教育的历史也有70多年[1]。武汉大学的通识教育始于21世纪初,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2003年提出“通专结合”,将原培养方案的“公共基础课”改为“通识教育课”;2013年经过十年建设形成通识教育七大领域、千门课程;2016年确立“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的通识理念并启动四大模块通识课程重建[2]。三个阶段依次命名为“武大通识”之1.0、2.0和3.0。
  《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课程的开设始于2003年新《武汉大学人才培养方案》,新方案在“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拓宽口径”的基础上,将原“公共基础课程”统一改为“通识教育课程”,通识课程体系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第一批通识选修课。之后通过立项建设入选“武汉大学通识2.0”课程体系,归类于“自然与工程类”领域。2016年建设“武大通识3.0”一般通识课程,作为第一批入选课程,在全部四大课程模块中属于第二模块“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中的“工程科技课程群”。
  工程科技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是通识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而是鼓励学生们了解工程学科的科技发展史、重大事件的历史影响、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新时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同时秉承环境保护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的关系、如何在建筑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当代人需要了解的问题。《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课程作为武汉大学开设多年的通识选修课程,一直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建设“两型社会”,强调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在建筑材料生产以及建筑活动中实现与环境和谐友好。本课程既有很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又密切联系国家政策和社会生活,充满活力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开课十多年来,笔者作为主讲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边探索,边思考,从一开始对通识课程不甚了解,到逐渐积累经验,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提升课程的品质,努力将本课程打造为受学生欢迎并能帮助学生成长的真正意义的通识课程。据统计,本课程进入武大通识3.0建设第一学年(2018—2019学年),上下两个学期选课学生共计362人,其中人文社科领域选课人数177人,占总选课人数的48.9%;理工信息医学领域选课人数185人,占总选课人数的51.1%,基本持平。说明课程适合作为通识选修课供全校各专业学生选择。笔者在以往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也是高等学校通识课程教学中的通病。
  1.学生对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由于学生专业学习压力比较大,很多学生选择通识课程只是为了满足学分的要求,并不希望在课余时间再花大量的时间用于阅读或完成作业,并且通识课程的教学时段通常安排在晚上和周末,经常会由于一些其他活动安排无法按时上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足,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2.工程科技类课程通识转化难度较大。通识教育不同于通俗教育或科普教育,自然与工程类通识课程的设立,是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问题、思维方法及基本原理,激发学生对自然、人类自身奥秘探索的兴趣。本课程源自工程科技领域,原有的课程内容及课程设计与通识教育课程没有天然的关联,要将此类课程转化为通识课程以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特别是理科基础薄弱的人文学科学生,难度较大,需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精选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此外,课程本身存在的难度也让学生难免产生畏难情绪,认为此类通识课程难学难考,影响学生选课意愿。
  3.评价体系对工程科技类课程教师不利。大学通识课程的选修制度以及学生评教制度导致学生满意与否往往成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诚然,一堂成功的教学,“有趣”和“幽默”是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但如果教学者以此为目标组织教学,把营造一种“好”的课堂氛围作为教学目标,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口味和兴趣,那也不能称之为有质量的课堂。而这一点对工程科技类课程教师也特别不利,毕竟此类学科更讲究科学性,不容易有趣且课程本身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评教的目的是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对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意見和建议,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如果异化为一种评价教师教学质量优劣的标准,成了教学管理部门奖惩教师的一种手段,就显得有些本末倒置[3]。笔者认为,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由学生主导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的学生因兴趣偏好、主观感情因素的影响,对教学目标的认同程度存在差异。弊端是在现实中可能诱使教师为了获取高分进而迎合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放弃教学原则,使得教学本身偏离人才培养目标。
  二、以激发学生科学精神和生命关怀为目标的教学实践与方法
  按照武大通识3.0的要求,自然与工程类通识课程的设立,是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历史、现状、趋势以及代表性理论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个体生命和人类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议题的探索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心胸。培养学生在科学领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和反思、批判、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追求真理、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做到以“成人”统领“成才”,以“通识”融合“专业”[4]。   1.课程要素的多维整合。本课程的宗旨在于综合地阐述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的关系,从资源、能源、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等角度探讨建筑材料应该具有的性能和未来发展方向,鼓励学生了解建筑材料及土木工程领域的最新信息和发展动向。课程注重开阔学生的思维方式,建立从多学科视角分析和审视科学及社会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专业责任感和创新的意识,弘扬崇尚科学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科学人文交融的思维方式,促进先进技术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
  教学内容将与工程问题、社会热点相结合,以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为原则。课程主要从以下八个部分加以展开:
  第一讲 建筑材料的进步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
  第二讲 自然条件、风土与建筑的特点
  第三讲 材料特性与建筑物的风格
  第四讲 家居环境的评价与室内装饰材料
  第五讲 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
  第六讲 路面材料、道路铺筑与出行环境
  第七讲 材料的进步与桥梁的发展
  第八讲 新世纪的建筑特点及绿色建材
  结合学科的发展,在教学内容上着重于对重大发现、重要理论、重要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经济环境、主要贡献人物、研究方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辩证的论述。例如:结合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过程,了解人居环境学科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介绍本学科杰出贡献者,如环境问题的卫士蕾切尔·卡逊,建筑大师贝聿铭、吴良镛等,学习他们所具有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探索求实的意志品质,对所研究领域核心问题的洞察力以及面对难题时的态度和想象力;并且围绕杰出贡献者和历史事件,介绍如何应用科学思维方法,从前期积累中认识到其中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学习如何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共同探讨学科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和影响。
  2.传授适应未来的知识,设计理想的讨论课堂。面对“信息爆炸”且知识更新十分迅速的现代社会,记住很多信息越来越不如面对诸多繁杂信息能做出准确的分析与判断重要。因此,首先我们的教学内容不仅限于知识传播,更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一系列训练,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模式,并且有意识地让这种思维模式成为日常行为的指导。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探究性小组作业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学会有效地辩论与沟通以及熟练运用基础的统计分析方法等。小组作业由教师从本课程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兴趣提出一些选题,供学生课题组(学生自由组合,5到8人)选择,并以此为起点开展自主探索式研讨与实践;设置学术展现阶段,学生在项目结束前提交版式规范的研讨报告和讲演海报,并上讲台做演讲展示,各小组讨论互评打分。
  其次,用科学的方法设计课堂。好的课堂,要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设计,如作业、课堂研讨等,配合多媒体、网络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信息化手段的应用首先是利用多媒体投影系統、多媒体交互式功能系统,建立资源丰富的教学平台与教学课件,把超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激活课堂,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提高课堂效率;其次是运用广博的网上资源,学生可在教师提供的教学网站直接阅读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通过对原始材料的阅读、分析、运用,有助于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提高和阐释能力的发展,使学生逐渐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是学生通过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以小组形式自主合作学习,获得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学习过程,做到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生在网络上学习时,需要自行安排学习时间,选择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进度,这些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严格细致的教学过程管理。如上所述,好的课堂要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泽姆与苛特勒在《论师范生》一书中提出,未来教师的形象是:(1)一名人际关系的专家;(2)一名有效的交往者;(3)一名帮助者[5]。严格的教学管理是必须的,规则意识、公平意识、认真、勤奋的习惯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成才先成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会让学生终身受益。严格的考勤制度、作业过程检查、与学生有良好的沟通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例如:探究性学习小组作业完成过程中,在首次上课即组织学生成立探究学习小组,以探究学习小组为主导,师生线上线下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主性。教师需随时通过学习交流群跟进小组团建、选题及报告完成情况,制定细致完善的评价标准,并就评价标准与学生讨论交流,让研究性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4.相对灵活的考核方式,合理地评价学习效果。本着奖勤罚懒、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重视学习过程,针对通识选修课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评价学习效果。最终的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期末论文50%,考勤20%,小组作业30%。期末考核采用限时开卷论文的方式,由教师给定3—5个选题,1周之内完成。严格的教学过程管理和合理的考核方法目的在于尽可能使得通识课程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大学教学要教给学生有用的内容,促进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成才、成功。不仅关注眼前的教育,更关注学生离开学校以后的发展。高校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应该与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合。具体来说,就是一切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都要努力逐步缩小学生当前的实际能力素质与社会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预期能力素质目标的差距。
  一门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而言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领域的知识,更多的是借助这个媒介,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搭建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并且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中,黄明东.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研究报告[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1-2.
  [2]周叶中.努力营造通识教育文化 扎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育,2016,(12):6-10.
  [3]司林波.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J].中国大学教学,2015,(11):11-15.
  [4]冯惠敏,郭路瑶.通识教育改革的动向与争议——基于“武大通识3.0”的个案分析究[J].教育探索,2019,(01):70-75.
  [5]邓志伟.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教育素质的提高与教育课程改革[J].外国教育资料,1998,(4):25-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1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