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在现代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背景下,核心素养理念在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进入小学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基本项目,体现形式为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的开展目标在于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从而积累到更加丰富的体验,使自己得到进步。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意义的角度来看,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其中,能够体现其教育价值。本文从核心素养角度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展开了一系列浅谈。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
   小学阶段所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侧重于学生的参与实践及获得体验,以自然、社会及生活为中心,以一些实际问题为工具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综合实践,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方面会得到提高。从概念性的角度来看,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综合素养,包括三个大维度,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及社会参与。将核心素养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一、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性
   根据教育部所颁布的相关文件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已成为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小学到高中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教师所组织和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体现在四个主题: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分别对应的几项目标为解决问题、责任担当、创意物化及价值认同。这些内容都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与核心素养理念之间的关联性。
   二、小學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综合性
   在小学阶段所开展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其核心特点应属于综合性,其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不容忽视。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能接受到核心素养的熏陶,并逐渐形成自身的核心素养。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践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等。学生能通过活动得到更多与生活相关的经验及知识。
   (二)实践性
   实践性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另一个鲜明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其与传统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既仔细向学生讲解与之相关的理论,还应该指导和引导学生将所学习和理解的知识真正应用到实际活动中,并不断进行自主反思,优化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这样的教育方式能促进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自主性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征体系中,自主性是一个关键组成部分,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和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和布置合适的活动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找到与自己能力和学习习惯相适应的方式,从而获得思维方面的提升。
   (四)开放性
   开放性和生成性是小学综合实践教师应重视的两个特征。活动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表现而随时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和观察学生的表现,将其作为一种依据,设计和安排活动内容,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好奇心及兴趣的驱使下,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
   三、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
   (一)解决问题
   在教育体系得到完善的背景下,能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成了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小学阶段,解决问题的素养主要指的是小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活动目标的角度来看,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发现问题,并能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为学生设置一些场景问题,比如,带领学生到一些公共场所,如果看到有人在公交车站插队上车,有人在候车室吸烟等现象,询问学生应该如何做。不同的学生所采取的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可以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做法及理由。这样的活动形式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问题,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实践创新
   在核心素养体系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模块应该是创新,其构成了促进学生与现代教育发展的推动力。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采用灵活的方式创新活动方法,展示自己的能力。教师应该在活动中发挥自身的启发作用,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学生的思想中。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作用下,教师可以针对培养实践创新素养这个目标,为学生设计和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以“旧物改造”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生活旧物,比如,废旧报纸、碎布、纸箱、饮料瓶等,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将其改造成一些能在生活中被应用到的物品,将其剩余价值发挥出来。
   (三)合作精神
   合作意识是现代小学生思想体系的一项必备要素。一般情况下,集体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单位和形式,这就为培养学生形成合作意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按照合理性原则对学生实施分组,以组为单位参与活动,学生会为本组赢得荣誉而更加努力。在小组中,学生可以通过商量选择一名学生作为组长,带领自己的团队完成活动任务。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些需要团队配合完成的活动项目,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通过合作和沟通参与其中。这样的活动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形成合作精神,并获得与他人合作的快感。
   (四)服务意识
   在和谐社会体系不断建设的背景下,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服务,也需要将自己的力量用于服务他人中,如果离开了他人的服务,将无法在社会中生存,更加无法实现个人发展的目标。所以,在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应尊重他人所提供的服务,还应从自身角度,作出更多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从而使自己的价值能更大程度地体现出来。服务意识在核心素养中占重要位置。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是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两个重要领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到社区中,参与一些社区公益活动,使其获得更加丰富的社会体验。在活动中,学生能逐渐形成关心社会的意识,并能主动服务于他人。
   (五)责任担当
   社会责任意识是核心素养理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体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中。个学生都是社会中的一部分,应该勇于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对自己和整个社会负责。学生只有从思想层面上认识到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性,才能将其转化成勇气,克服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环境保护”“社会奉献”等理念为主题,组织和开展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中的一些机构中,如福利院、敬老院等,为一些孩子和老人提供帮助,使他们感受到社会中的温暖,通过参与活动,能使学生慢慢从思想角度理解责任和担当的意义,并能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当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从自身的角度理解认识到核心素养理念的内涵和重要性,并能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之渗透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解决问题、实践创新、合作精神、服务意识及责任担当做为活动的实施目标,并针对这些目标制定合适的活动计划,开展实践活动。本文从核心素养角度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展开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提高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洪灿.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3
   [2]陈永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及策略应对[J].基础教育参考,2017(23):14-15
   [3]刘秋梅.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浅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7(10):14-15
   [4]李树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素养与评价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07):14-23
  (福建省将乐县城关中心小学,福建 三明 3533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80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