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捕捉思维结点 提升读解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提高学生文本感知能力,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本的语言森林中,寻找到滋养森林的源头活水,亦即找到文章的“文眼”,把它作为阅读文本的航标,在文本语言中漫溯,从而使阅读更具智慧,更加贴近文本要义的真相。
  关键词:文眼;整体阅读;学科素养
  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能力指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究其本质,是对文本的正确认知和深度理解。而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学生对文本词句意思的理解,对文本整体内容的认知,往往失之于肤浅和偏颇,遑论欣赏和评价,奢谈探究和创造。
  一、 何谓“文眼”:文本立意的枢纽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确定文章的中心。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我们可以认识到“文眼”,是文本内容和结构的枢纽,是文本中最具概括力和延展性的语句。从文本阅读的实践来看,要观照文眼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文眼在表达上,具有总束全篇提挈全文的作用。二是文眼在文本的思路脉络中,起着最为核心的作用,是文章的灵魂,是行文的纲领。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要十分关注“文眼”,只要能抓住这一枢纽,我们就能洞察文本的精微,用这把钥匙打开文本的百宝箱。
  二、 聚焦结构,辩证思维
  “文眼”既是文本之枢纽,而枢纽更多是从文本的行文结构来说的,因此,聚焦结构,运用分析综合、演绎推理的思维过程,来发现文本中最具结构张力的关键词句,是捕捉“文眼”的有效手段。
  聚焦结构、分合有致的阅读过程,体现了辩证审慎的思维方式,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连线—定点—展面”三个步骤,没有这样缜密的思维过程和阅读感知,就不能准确把握“文眼”。只有在不断深入的思维过程中,发现文本结构的内在脉理,才能有效地捕捉“文眼”,并紧扣“文眼”辩证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整体意蕴。
  所谓“连线”,是指在基于文本的内容梳理之基础上,体现文本内容的层次结构和内在逻辑,整体勾画文本的行文思路,使文本的脉络主线更加鲜明,为下一步发现决定内容主线走向的关键点和转折点作准备,这是读懂文本的第一步—“整体把握”,而“整体把握”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策略,也要有必要的结果表征和显性检测,那就是梳理出文本结构的脉络主线,体现文本的文体特征和结构要素。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等结构图示,直观地呈现出文本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层次脉络,使得对文本的理解不偏离根本方向。
  所谓“定点”,是指在基于文本脉络主线基本理清的基础之上,用辩证、综合、多向的角度,来审视文本主线的内在逻辑,发现决定文本思路结构的触发点、契合点、着力点、转折点、升华点,尤其是改变文本思路结构的转折点,在阅读理解中要重点关注,转折点往往是矛盾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逆转,在矛盾冲突中,才能更加彰显文章的主题,才能更加凸顯某种力量的强大与可贵,在辨析关键节点与前后文的内在联系中,我们才能真正发现蕴藏其中的思维制高点,从而抽取和提炼出真正的“文眼”,为下一步依托“文眼”对文本作深度扫描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解析文本肌理,意会作品深意。
  所谓“展面”,是指据于“文眼”,由“文眼”出发,对前后文进行勾连对照,发现作者构思的巧妙,体会文本意蕴之深刻,打通文本思路的壁垒,展开基于文本内涵的丰富联想,拓展文本的言外之意。使得对文本的理解,避免断章取义的零碎,避免一叶障目的狭隘,让我们的阅读视野更加开阔,让我们的阅读和理解思路更加顺畅,实现“由点及面”“点面交融”“文理通达”的自由境界。
  有效捕捉“文眼”,必须要经历一番分析、综合、辩证、多元的思维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轻易能看出来的,也未必就是文章的题目、开篇、束尾,也未必是抒情、议论句等,需要我们运用合理的思维过程,在文本的思路结构中沿溯寻觅,才能捕捉到真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
  三、 捕捉“文眼”:有效解读文本的例子
  (一) 散文教学中要找准“文眼”
  散文的特点是以画面、意境的营造为主体,贯串情感主线,抒写真情实感,艺术性和文学性是其表达的显著特征。正因为散文具有上述文体特征,在梳理文章思路、整体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更需要准确找到文章的“文眼”,进而提挈全文思路,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情感。例如《散步》一课的教学,我们先从文章的整体思路入手,看看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构成了怎样的行文脉络。作者先后写了这些内容: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我劝母亲出来散步→田野春色盎然→儿子妙语激趣→产生分歧,我决定顺从母亲走大路→母亲决定走小路,化解分歧→我和妻子背着家人散步。如何从中概括出文章的思路脉络?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到达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文章的起点是一家四口,终点是“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也是一家四口,中间经历了“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这是散步的波折所在,在解决波折的过程中,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表现我的孝心;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决定“走小路”,表现母亲的仁慈;儿子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提出异议,表现他的懂事,这些都是圆满解决分歧的因素,归结为一点是敬老爱幼、善待生命。经历波折之后,最终回归的还是“一家四口”相携相守的散步场景,作者用“整个世界”四个字,从时间上写出了爱的传递、生命不息,从空间上写出了拥有亲情、拥有一切,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在文章末尾起到了收束全文的作用,我们不妨把“就是整个世界”这句看成是文章的“文眼”:“整个世界”涵盖了对生命的礼赞,对亲情的歌颂,对责任的褒扬,这正是“散步”的终极意义,也是对全文内容最具概括力和延展性的总结。站在“整个世界”的角度,去观照前文,前文中所叠映出来的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洋溢着的一股股生命暖流,都汇集成这美好的“整个世界”,在思路的回溯中,在前后的勾连里,文章的义理脉络更加清晰,文章的情感意蕴更加丰满。   (二) 诗歌阅读中要捕捉“诗眼”
  如在教学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诗时,通过賞析诗歌的主要意象,整体把握诗歌的内涵主旨。诗歌前两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写诗人戍边塞外,边关苍凉险峻,自是难抑悲思。然而,“羌笛何须怨杨柳”一句荡开意境,以“何须”二字振起余篇,以“羌笛”之悲反衬心头之壮。抓住“何须”这一诗眼细细品味,可以体味出诗歌“哀而不悲”的壮烈格调,再以“壮烈”两字回溯文本,从山河之壮烈(白云间、万仞山),到心怀之壮烈(何须、不度),莫不印证了“哀而不悲”的诗格。诗歌前两句写的戍边之苦,可以看作是为后面抒发“壮烈”情怀作铺垫蓄势,“何须”两字,作为整首诗歌的情感亮点和脉络高点,有力地提振了诗歌的情感氛围,给人以跌宕有致、奇峰突起的阅读感受,让整首诗歌的意境顿时开阔朗达起来,使得这首边塞军旅诗歌具有了震撼人心的魅力,余韵悠长,刚健有力。如果不从整体上把握,不紧扣“诗眼”赏析,有可能对诗歌的理解就会陷入肤浅和割裂,不能很好地把前后诗意贯通起来。
  如果忽视诗歌中最关键的“诗眼”,被诗歌表面所描绘的画面意境所迷惑,往往会对诗歌真正所要表达的情感主旨产生误解。例如元代彭炳的《小桥》一诗:
  落花如雪马蹄香,几树黄鹂欲断肠。
  行到小桥春影碧,一沟晴水浸垂柳。
  从全诗所描写的意境来看,似乎呈现出一派春和景明、杨柳依依的美好景象,尤其是“马蹄香”“春影碧”中的“香”和“碧”两字,仿佛使人嗅到了春花的芳香,也仿佛可以感受到诗人临水照影、小桥流连的欣悦之情,再加上“晴水”“垂柳”的晴明润泽,好像整首诗歌都洋溢着赏春的轻快明朗。其实,这首诗歌所抒发的主要情感,还是惜别友人的伤感之情,这种情感浓缩在“欲断肠”三个字上,可以看作是诗歌的“诗眼”。缘何作此判断?一则在整首诗歌的抒情意蕴中,“欲断肠”三个字和整首诗歌的主体意绪明显构成了悖逆,正是这种“悖逆”潜藏着诗人真正的情感密码,这样的“悖逆”和“转折”,往往让诗歌蕴藏着别样的深意,我们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切不可忽视,反而应该格外关注,并揣摩其深意。二则从“几树黄鹂欲断肠”这一句所处的结构来看,承上启下,挈其要领,如果我们从“欲断肠”的悲切角度来审视前后诗句,似乎可以发现,纵使马蹄留香,毕竟是“落花如雪”,让人顿生凄凉伤感;虽有春影染碧,终究是“水浸垂柳”,让人感受到依依惜别之态。所以,从诗歌教学的角度来看,准确把握“诗眼”,围绕“诗眼”对诗歌的脉络思路回溯追问,对诗歌的意蕴情感反复体味,才能解得其中真味,悟得其中真意。
  总之,紧扣“文眼”,抓住文章的关键节点,开展有意义的思维训练,是提高读解能力、培养学科关键能力的有效途径。当然,除了“文眼”之外,抓住文章的文体特征、语言形式、内在结构等,开展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知识的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李悦,江苏省宜兴市,宜兴市实验中学南校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3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