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高中数学学困生课堂思维激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高中课程改革中,学困生已经成为影响课堂效率的主要因素,对学困生进行转换,提升学困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分析了高中生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提升学困生发散思维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思维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学模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学效果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但在高中数学中学困生的比例却越来越高,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不起兴趣,数学成绩较差。在这种状况下,对数学学困生进行转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数学教学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一、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特点
  (一) 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中兴趣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充分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而学困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导致其对解题步骤和概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成绩越来越差,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成绩越差越不想学。课下对于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也不认真对待,总是敷衍了事,马虎应对。
  (二) 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初中阶段的教学任务较少,教师将问题都讲解十分细致,学生不需要过多的思考,按照教师的方法就可以应对考试。学困生将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习惯沿袭到高中,导致高中阶段的学习难以有明显的进步和提升。同时,学困生在课堂听讲、课后复习等方面都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影响学习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不良的学习习惯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学习。
  (三) 数学运算的能力差
  数学运算的能力差,数学公式之间无法进行良好的转化,也是影响数学数学的一大障碍。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不再是单纯运算法则的应用,而需要深入理解各种原理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自如。抽象性的数学图形和符号、简练的文字语言给学困生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例如,立体几何中的数字符号、语言和图形,在不同的情况下,体现的形式有所不同,学生只有对数学知识理解到位,才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二、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 自身因素
  学困生自身的基础较差,在一些基础的数学运算中还经常犯错误,更何况高中较为复杂的运算下,在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发散性思维,甚至在进入高中之前已经是数学学困生了。此外,初、高中数学在教材以及教学方法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学生在步入之后会有明显的不适应,在学习中容易失去信心,进而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再加上自学能力较差,难以找出问题的重难点,在学习中往往比较被动,面对问题不及时解决处理,而是马虎应对、遇难不究、不问,使其成绩越来越差。
  (二) 外在因素
  尽管在新课改之前,教学方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是仍受到“应试教育”的干扰,升学考试的压力比较大,教师更多的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教学方法的指导。在高一下学期数学分化的最为严重,这一阶段是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能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很难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绩逐渐变差。此外,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家长对于学生的辅导也力不从心,难以给予学生有效的帮助。
  三、 提升学困生发散思维的有效策略
  (一) 巧用问题情境导入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而问题情境导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在进行问题情境导入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创设直观的问题情境,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立体几何的学习中,教师可利用辅助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等来体现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由于图形较为直观,学困生更容易掌握并理解。同时,还能够根据生活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充分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学生所感兴趣的、熟悉的生活事例进行教学,从情感上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此外,在学习新知识时,还可以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找出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新旧知识的比对,学生更容易加深印象,进而提升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二) 规范解題方法
  解题思路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解题的过程就是思维历练的过程,因此,在解题中要不断朝着数学思想(如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等)方向去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类题掌握一种解题思路和方法。在明确了解题思路后,还要规范学生的答题规范,很多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都不重视书写规范,导致其在考试中出现书写条理不清晰、数学语言表达不准确等问题。为此,规范解题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在解题中还要提炼解法、扩展思路。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在认知过程中的具体体现,通过提日常的解题要让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只有不断总结归纳,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学生还要注重课后反思,在解答完每一道题之后,都要对其中所含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从而改变思维定式,开拓思维方式,进而拓宽自身的发散思维。
  (三)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困生的思维动力
  学困生作为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在课堂上总是活跃度不够,课堂参与性较低。为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针对学困生启而不发、呼而不应的特点,通过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思考、敢于发言,提升他们课堂思维的自觉性。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困生主动去亲近教师,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人教版高中数学中数学符号(如集合中的∩、∪等)、图形变化(圆锥曲线的对称性、三角函数的图象升缩变换)为例,学困生在初次接触这一内容时,往往会觉得深奥难懂、难以理解,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学困生处于青春期崇尚美的特点,为学生展示一些美丽的照片,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尊重、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学困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比较被动的,学习习惯不良、容易产生自暴自弃,为此,教师要对其进行鼓励,给予学生更多的认可和尊重,充分发掘学困生身上的优势,让学困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进而提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解题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对于学生微小的进步,也要多进行鼓励。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也不要急于指正学生,还要帮助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改正错误,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在培养学困生发散思维方面要不断转变思维观念,从学困生自身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困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进而提升数学思维,提高创造性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敏.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对策研究[J].新课程,2019(3):211.
  [2]刘永东.以退为进,有序夯实:例谈数学学困生的思维强化训练策略[J].中国数学教育,2017(21):3-5.
  [3]李冰倩.分析高中理科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解决策略[J].考试周刊,2017(12):67.
  作者简介:
  张慧贞,广东省中山市,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64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