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评课,应警惕“三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读过一篇名为《听课不只听听那么简单》的文章,深有感触。“听课不只听听那么简单”,暗含了“听完还要有评课”这一重要环节。如果只听课不评课,那就效果不佳。听与评是互相关联的有机体,“评”是“听”的延伸和深化。“听听”是基础,“评评”是目的。目的就在于對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失、成败进行诊断和评价,以便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教师专业成长。评课的类型很多,有同事之间的研讨型评课,有学校领导的诊断型评课,有上级专家的鉴定型评课等等。
  许多教师不怕讲课,惧怕评课。面对评课教师严肃的脸,心里砰砰直敲鼓。他们总是觉得评课就是“挖缺点”“找碴子”,面子上过不去。一堂课有千种讲法,一堂课也有千种评法,确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遇到温文尔雅的评课教师,一片溢美之词,稍加委婉建议,倒是满脸大花鞋;一旦遇到那些苛刻的“评判者”,当头一棒,全盘否定,九州生气恃风雷,大庭广众之下,着实让人心寒颤、意灰冷。但如果是真正站在客观标准上中肯地搞学术交流,公平、公正、科学地评定也能令人接受。授课教师最怕的是,一些评课教师主观色彩浓重、情绪化的评课,黑白颠倒、方圆混淆,很是让人接受不了。
  评课,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知识水平、认知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还折射出一个人的德行是否高尚。因此,我们认为,评课教师要想评好一节课,要有“能”有“德”, “评德”高尚,力戒成见效应、投射效应和踢猫效应,避免给授课教师带来负面影响。
  一、评课,应谨防“成见效应”给授课教师带来的负面影响
  青年教师小武是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性格率直,敢作敢为,处事态度磊落光明。小武对待教学工作也积极认真,不肯懈怠。他虚心好学,钻研教材,探索教法;又有着比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音质响亮,普通话标准,书写洒脱飘逸,讲课效果生动有趣,具有亲和力, 总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不管学校里举行什么类型的讲课活动,只要是教科室副主任参加,他都会得到差评,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课堂结构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没有一处适宜,简直是被全盘否定。措辞犀利,冷嘲热讽,被批得一无是处不说,还让他深度反思,端正态度。
  这是为何?原来小武曾经跟那个教科室副主任在一个办公室共过事,性格直爽的小武看不惯对方长袖善舞、爱说别人坏话的作为,几度与他对抗过,因此两个人结下了梁子。对方当上学校教科室副主任之后,运用手中职权对小武压制和打击,不给其出头露面、外出赛课的机会。小武情绪低落,既感到憋屈又无可奈何,教学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
  这是典型的“成见效应”。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德行,就像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它的品质和特点,给人以错误的认识和判断,因而它会影响到事实的真相,给公正、科学的评定设置了严重障碍,有着极大的危害性。
  一个“大家庭”,人多嘴杂,性格各异,白菜萝卜各有所爱,即便在私人感情上、工作态度上有所不和,产生了摩擦,争论也罢,吵嚷也罢,都是正常的,不必记在心上。大家凑在一起,本身就是缘分,要相濡以沫,相互担当,宽宏大量。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之交淡如水,水流之后不留痕。这才是做人之道,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否则,不但不利于自己跟同事交往,给别人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还会降低自己的人生格局,弱化自己的人品。退一步说,即便两人关系不睦,性格不合,也不能带到正常的合作和交流上,学术之争不关“阶级”,不分派别,一旦带着个人成见,掺杂着个人恩怨,如同那个教科室副主任,以“恩怨了了,颇快心意”的心态,有意识地压制、报复别人,不能不说是一种德行不高的表现,如果长此以往,是否能在职场上顺利发展下去,要打一个问号。
  二、评课,应谨防“投射效应”给授课教师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天,办公室里的教师都异常紧张,有的在看教学参考书,有的在写备课稿,有的在准备课件。是的,每个学期都有个“课堂展示周”,学校要组织教务处人员听教师的课,当场赋分,作为他们综合评估的依据。所以,大家都非常重视,生怕把这堂课讲砸了,丢了面子不说,还影响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这时候,王老师战战兢兢地问刘老师:“不知道听课的教干分工了吗?”刘老师是个小灵通,神神秘秘地说:“据说闫主任听你的课,彭主任听我的课。”王老师“啊”了一声,轻声说:“那我要修改教案了。”刘老师不解地问:“怎么了?”王老师叹了口气,授之一技:“这个嘛,讲课犹如演戏,要看观众喜欢什么了。闫主任喜欢的语文课是故事引路,幽默风趣,感情饱满;而那个彭主任则恰恰相反,喜欢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少动声色的语文课堂。”王老师立刻着手修改教案,刘老师也在她的影响下抓紧修改了教案。结果是,她们俩的一个“活跃课”、一个“沉稳课”都获得了好评,理所当然地被评为优质课。那么,假设闫主任与彭主任互换听课,是不是都要成为差课了呢?应该是。
  这种现象极为常见,无论是学校举行的公开课,还是由专家评定的比赛课,讲课教师在忙着备课的同时,都会千方百计打探听课者为何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便于“照客上菜”,迎合他们的口味;否则,哪怕讲得再好,也会被否定。喜欢吃萝卜的人一般不说白菜好吃。道理就这么简单。
  这是典型的“投射效应”给授课教师带来的负面影响。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他人身上的倾向,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相似的特性,把自己的意志和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强加于人,推己及人,形成一种认知障碍。这种认知障碍导致观察者不是按照被观察者的真实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以闫主任为例,他以“激情课堂”为认知标准,讲求课堂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虽然看似异常活跃,但形式大于内容,课堂效果并不见佳,学生收获也似乎寥寥。他以自己的这个标准(应该是片面的)去衡量被评估者,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旦遇到与他有着共同特质的人,比如随机应变、善于迎合他的王老师,则会给出极高的评价。但人与人之间往往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一旦遇到个性强,不与他产生共振的人,则会在他片面的衡量标准面前栽跟头。因而,投射效应过于严重,往往使评价的客观性大打折扣,最终让评价结果产生误差。   投射效应严重的人,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种人常常将“我认为”挂在嘴边,“我认为”的都是正确的,别人认为的都是不正确的。这样,他在认知和评价的时候,就很容易走极端,无法真正了解别人,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克服投射效应的方法,就是要提高自己的站位,撇开自己的小圈子,扩大自己的认知半径,不仅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还要善于吸纳别人的观点和思路,用先进的教育思想、超前的课改意识去分析和透视每一节课,才能对课的优劣作出客观、正确、科学的判断,才能给授课者以正确的指导,从而促使授课者有教育观念的转变,有专业化的成长。若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用陈旧、僵化的思想去评课,不仅不能使授课者有所提高,反而还会形成误导,贻害无穷。
  三、评课,应谨防“踢猫效应”给授课教师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位骨干教师示范课全部讲完之后,理所当然地要进行一番评课。评课是由教务处韦主任主持的。韦主任把气氛搞得相当凝重,阴沉着脸对视着大家,说话也像钉子一样,一句话钉人一个疤。他例行公事,先让每一位讲课教师说课,然后让每一位听课教师点评,最后他进行了总评。韦主任的总结性评价,简直就是声嘶力竭、口诛笔伐——左手拿着听课记录本,右手举着圆珠笔,一个一个地数落,一个一个地棒喝,这个目标没达成,那个思路不清晰;这个重点不突出,那个难点没突破;这个方法不得当,那个基本功不扎实……反正是一塌糊涂,没有一个闪光点。
  挨个棒喝完之后,韦主任又耍开了悲哀腔:“哎呀呀,可悲,可叹,可笑呀。这就是我们骨干教师的水平吗?你们的示范作用就是这样的吗?青年教师跟你们学习什么?你们的骨干教师荣誉是不是该撤销了?还想干不想干……”喝了一口水,拍了一下桌子,继续搞悲愤,“真不知道这几年的课改是怎么搞的?学校花了大把钱送你们出去培训,要的是这样的结果吗?请你们回答……”所有教师都吓得一愣一愣的,两个参与讲课的女教师为自己的“失败”而感伤,眼泪哗哗地往下流。
  所有的人都纳闷,韦主任原先不是这样的呀,今天是怎么了?原来,韦主任中午被校长严厉批评过,他是带着怒气参加这次评课活动的。评课时的声腔、语调,甚至措辞都跟校长的“声讨”如出一辙,如同翻版。
  这是典型的“踢猫效应”。一般来说,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进行发泄,被发泄的对象就成了出气筒。踢猫效应的危害性相当大,一是会伤害“猫”的自尊心。就像这些讲课的骨干教师,他们听到韦主任如此极端的抨击,心里会怎么想?“我的课真的就一无是处吗?我还能当老师吗?”积极性一定会受到大大的挫伤。二是很容易形成一条愤怒传递的链条,将自己的愤怒迁移给更弱小的“猫”——学生身上。他们受到如此大的、无辜的心灵伤害,一肚子委屈,亟须找到发泄桶进行發泄,一旦时机允许,他们会对着学生出气,学生又成了替罪羊,受到错怪和冤枉。三是使自己的断定出现误差,让公平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大打折扣。人在愤怒和忧伤的时候下结论、做决定,往往会失去理智,感情用事,做出错误的裁断。就像这些骨干教师,他们讲的课真的没有优点吗?一定是有的。只是在韦主任的感情冲动下,一概地被抹杀掉,评判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哪里来?
  要戒除踢猫效应对人的影响,就要求自己胸怀坦荡,敢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不要固执任性,知错不改,心中憋屈,到处发泄;即便被误解受冤枉,有委屈,也不要当时顶撞,等到气消怒散,再与其解释,化解干戈,切不可当时怒怼,激化矛盾;更不可将自己的怒气和冤屈嫁接到别人身上,让无辜的人受到身心伤害。就这一点来说,牛郎不能不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被哥嫂百般虐待,赶出家门,一定是既痛苦又悲愤,但他没有受到踢猫效应的影响,将怒气转嫁到老牛身上,反而还无微不至地照顾老牛,最后终于感化了老牛,受到老牛的帮助。如果韦主任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他就不会带着怒气去工作,也就不会伤害那么多人,给他们造成如此严重的心理创伤。切记,不要将任何坏情绪带到工作中来,不要因坏情绪影响了工作,破坏了正常的人际关系,从而弱化了自己的人品,丑化了自己的心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95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