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可视化的高效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基于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思维可视化,就是将学生学习的知识,形象化的过程,逐层深入。对于地理学科思维的可视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优化教师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高中地理;教学工具应用
思维可视化是近年来地理教学中逐步受到重视的新方法,利用思维可视化工具,教师可以优化地理课堂,同时学生也能够进一步梳理自己的知识构架,优化整个学习流程,凸显自己在整个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
一、思维可视化在教学当中的价值
1.体现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
地理学科研究的目标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地理演化的历史,更在于让学生能够应用知识,改变当下,预测未来。可视化思维,可以让学生将自己面对的问题,通过可视化工具,有条不紊的展现出来,同时针对自己所面对问题的细节,详细的给出解决方法。
2.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连接
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都是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的知识基础非常重要,而可视化思维,这种非线性的方式更有利于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统筹知识体系。
二、可视化思维的应用策略
1.在教学中渗透可视化思维工具
可视化思维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这包括教师在课前制定的教学计划,也要具有可视化思维的特征。教师在教学之初可以先向学生展示本单元教学计划,让学生看到以可视化思维展示的教学内容是怎样呈现的。同时也就将可视化思维工具,逐渐渗透给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订立明确的三维目标从知识、技能、方法等角度指导学生的学习,并且引导学生运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展现自己理解的知识内容。
如,在大气运动这一章节的教学当中,教师在教学之初就强调学生要使用思维导图来总结大气运动的影响要素,以及地球上大气运动的方式。教师先在黑板上用思维导图画出宏观的知识框架,然后让学生自行去填补整个思维导图宏观框架当中的细节内容。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可以运用可视化工具完成学习,又为学生的自主发挥预留了空间,让学生逐渐学会使用可视化工具。
2.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可视化思维最终呈现的内容并不需要完全统一。事实上,每一个人在利用可视化思维进行知识总结时,总会在细节上具有差异,而这种差异只要不出现逻辑上的硬伤,就不妨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可视化思维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将知识组织成一个网络,而这个网络只有学生自主的进行绘制,将自己的思维投射在其中才具有价值。
如,当学生总结地球上大气运动的实际状况时,有些学生习惯从赤道向两极发散,描绘整个大气环流的过程。但是也有些学生习惯先将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区分好,然后再去划分不同纬度之间的大气环流状况。这些方式只要符合地理知识的宏观框架,我们就应该鼓励学生表现出自己的思路。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自主探究的乐趣。
3.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思维可视化,就是将零散的知识点按其内在的关系联合在一起的,就是将这种内在的关系用思维可视化的形式更清楚的表现出来。帮助学生对知识有效归纳整理,使知识结构更清楚。
如“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学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热力环流”的学习基础上先画出三圈环流示意图,从而得出全球的七个气压带,再根据“大气水平云顶的原理”画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和风向,是学生更容易掌握,记忆也更牢固。
三、运用教育技术,注重学生展示
在教學的整个过程当中渗透可视化思维的方式,利用可视化工具向学生展示可视化思维的高效特征。通过不断的训练,以及对学生的引导,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可视化思维,注重学生对可视化思维的展示,学习地理知识的价值同时也能够更加主动的去探究知识。
【参考文献】
[1]肖月华.思维导图在财经法规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2)
[2]杜慧平,何琳,侯汉清.一种新型知识组织系统——思维导图可视化词典[J].图书馆杂志,2006(12)
(福建省福州第二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04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