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外语院校《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构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梳理了《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教学资源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外语院校中文系涉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为该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的构想。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  中外文化交流史  外语院校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2-0008-02
  1   引言
  目前,国内几大外语院校皆设有中文系或中文学院,开设有汉语言文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培养精通中文的涉外专业人才。我校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外语院校,亦不例外。《中外文化交流史》既是我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汉语国际教育專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全校通识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讲授自古代起至二十世纪初中国与外部世界在政治、经济、宗教、艺术、文学、语言、科技诸领域交流互动的历史轨迹以及绚丽多彩的交流成果。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概貌,正确认识本国文化的性质和优良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对外交往中健康的精神和良好的心态;了解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为中国文化的创新和未来世界文化大汇流作准备;认识世界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总结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尽管该课程开设多年,但由于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供教师参考,供学生研读,该课程的教学活动存在着教学难度较大、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参与性不强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现有的《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梳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为该课程建设一个小型的教学资源库的构想。
  2   《中外文化交流史》教学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现状
  目前国内出版的题为“文化交流”的著述甚夥。通史类有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1985)、方豪《中西交通史》(1987)、王小甫《天涯若比邻——中外文化交流史略》(1998)、李喜所主编《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五卷本,2001)、张广达《中外文化交流史》(2004)等,以年代为线索,分阶段讲述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事件;姜义华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典》(1999)、马树德《中外文化交流史》(2002),张明、于井尧《中外文化交流史》(2006)、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2007)等则以国别或地区为中心,阐述中国与不同国家及地区文化交流的情况。断代类如陈辛仁主编《现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略》(1997)、石云涛《早期中西文化交通与交流史稿》(2003)、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2003)、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2009)则如题阐述不同时段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国别类如王辑五《中国日本交通史》(1984)、马肇椿《中欧文化交流史略》(1993)、周一良等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1996)、施荣华《中泰文化交流》(1997)、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1997)、薛克翘《中印文化交流史话》(1998)、《中国印度尼西亚文化交流》(1999)、李未醉《中越文化交流论》(2009)等则以时间为经,对中国与某国从古至今的文化交流作总体描述。专题类则多以时间为经,以文化交流内容为纬,描述中外文化交流在宗教、哲学、音乐、医学、图书、美术、教育等方面的史实与成果,如季羡林总主编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丛书》(1998)、沈立新《延绵千载的中外文化交流》(1999)、李强《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史》(2002)等。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论文集,如朴真奭《中朝经济文化交流史研究》(1984)、《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1991)、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1996)、周一良《日本史与中外文化交流史》(1998)、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2007)等各收录了若干篇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成果。
  以上各类“中外文化交流”著述,唯马树德《中外文化交流史》、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为高等院校教学所撰,但二书皆非为外语院校中文专业教学而编写。
  2.2 《中外文化交流史》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目前国内出版的“中外文化交流”著述甚多,也为高校《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资料,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因材料不可靠而导致结论不够客观。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涉及的史料博杂,加之历代因各种原因伪造历史,以致于材料真伪难辨,影响今人对某些文化交流事件发生的时间、背景等作出正确的判断。如中西音乐文化交流中的“张骞传胡曲,延年造新声”事,不少学者据晋崔豹《古今注》及《晋书·乐志下》等记载,将其视为西亚音乐东传之重大事件。《古今注》卷中《音乐》载:
  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二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军。和帝时,万人将军得用之。魏晋以来,二十八解不复具存。世用者,黄鹤、陇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折杨柳、黄华子、赤之阳、望行人十曲。[1]
  然而《史记》《汉书》等正史皆无只言片语涉及《摩诃兜勒》,更无其他有力史料佐证。崔豹《古今注》早已亡佚,今本崔豹《古今注》为后人从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中摭拾曹魏以前史事编辑而成,《中华古今注》则是抄唐苏鹗《苏氏演义》而成,由此可见,今本《古今注》实为伪书。如今已不能判断《古今注》所载具体内容的真伪,因此,该书所载张骞传《摩诃兜勒》事并不能作为西亚音乐东传的可信史料。
  李延年是西汉著名的音乐家,曾入乐府,并任协律都尉,据史籍所载,其确有造新声事。
  《史记·封禅书》:其春,既灭南越,上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见。上善之,下公卿议,曰:“民间祠尚有鼓舞乐,今郊祠而无乐,岂称乎?”……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2]   《汉书·礼乐志》《汉书·李延年传》也有相关记载。由此可见,李延年所造新声是对乐府所采之民歌以及司马相如等文士所作之诗颂加以改造谱写,以供宫廷燕乐之用。前文所揭《古今注》载张骞、李延年事互为因果,既然张骞传胡曲事不可考,李延年作二十八解事自然亦同。至于李延年是否曾据其他胡乐作新声,因文献阙如不得而知。
  第二,因材料的局限性而导致某些内容阐释不够准确。由于传统文献记载阙如,加之对近几十年的考古新发现关注不够及时,学界对某些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阐释不够准确。如关于玉米的起源地以及传入中国的时间,一般来说,学界认为是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二者才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因明代以前中国的传世文献未见玉米的相关记载,“文化交流”的相关著述皆认为美洲是玉米唯一的原产地。然而,据游修龄先生考证:中国西南、印度东北、尼泊尔、錫金和不丹喜马拉雅山地都可能是亚洲栽培玉米的起源地;在印度南部存在不少有玉米穗的神殿和手持玉米果穗的石雕佛,与墨西哥的Nahua印第安人在Chicomecoat神像的头饰上雕刻的玉米果穗相似。这些遗迹的时代从公元1世纪至12-13世纪不等,可见新旧大陆的接触和美洲玉米传入亚洲的时间远在1492年之前。欧洲最早的玉米应该是从亚洲传入的,叫做“突厥小麦”或“突厥谷”。游修龄先生认为,中国原本有玉米,只是其品种为硬粒玉米,没有马齿种玉米,后者是从美洲等地引入的,现在种植最为普遍[3]。
  由于目前尚无适合外语院校中文专业《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的专业教材,已出版的相关论著也不是为高校教学所编写,因此不能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蓝本,加之该课程所设时空宏大,内容宏富,因此,立足于本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一个适用于该课程的教学资源库不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迫切需要,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强化学习深度的必要措施。
  3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构成
  为了切实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本校《中外文化交流史》课程引入对分课堂、生态课堂等教学理念,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保留了知识传递的系统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该课程教学资源库包含三个子库:
  3.1 文字资源库
  该资源库包括“中外文化交流”论著库、期刊库与考古发掘报告库三个部分。
  论著库:教授该课程的教师协力收集整理已出版的与中外文化交流相关的各类著作。截止目前,已收集到题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外著述数十种。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部分论著难免有错讹不当之处,教师在收集教学资料的时候务必小心谨慎、去伪存真,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客观地展现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与成果。
  期刊库:中外文化交流涉及面广,其研究论文不仅广泛分布在文史哲类期刊中,还散见于农业科技、医药卫生、天文数学等期刊内,因此,举凡与中外文化交流相关的期刊及论文皆应纳入该资源库的范畴。除了学校图书馆、院系图书资料室订阅的相关专业期刊外,师生还应关注其他学术期刊的相关栏目,及时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动态与成果。
  考古发掘报告库:鉴于传世文献记载的局限性,中外文化交流的部分“史实”需要地下文物以证其真伪,因此,该课程当充分吸收近百年来中外考古活动中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新发现、新结论,及时纠正此前因材料不足而产生的不准确的认识。
  3.2 视频图片资源库
  该资源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纪录片等资料,如《从西方到东方》《NHK新丝绸之路》《NHK欧亚千年:东方和西方》《敦煌》《留美幼童》《地图上的故事》等。二是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文物图片资料。师生通过网络、实地观展等方式获取中外博物馆收藏的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文物图片及相关信息,并将这些图片与信息充分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
  3.3 课件资源库
  课件库包括教师理论讲解资源库与学生课堂实践资源库两个部分。
  教师理论讲解部分:由教师以时间为序,对上下五千年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互动进行概貌性勾勒。同时密切关注学界研究的新成果、考古界的新发现,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将这些信息与学生共享。
  学生实践部分以专题研讨进行。该课程将中外文化交流大致分为政治经济、宗教哲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技、物种等专题,每个专题下又分若干小专题,如文学篇可以分国别或地区考察中国文学与日本、朝鲜、越南及欧洲的交流;艺术篇可分音乐、舞蹈、服饰、绘画、雕塑等类别考察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互相影响等。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分组搜集相关资料,制作PPT,以分组汇报的形式展示各组搜集整理的成果。
  4   结语
  在没有相关专业教材的条件下,建设适用于外语院校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级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教学资源库是开展该课程的有效措施。同时,该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也可为将来该课程专业教材的编撰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
  参考文献:
  [1] (晋])崔豹,古今注[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7,11.
  [2] (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396.
  [3] 游修龄,玉米传入中国和亚洲的时间途径及其起源问题[J].古今农业,1989(2).
  作者简介:杨梅(1979-),女,重庆巴南人,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硕士导师。
  许晶(1996-),女,山东费县人,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11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