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善用有声资源库,培养一年级学生听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第一学段关于口语交际目标提出:“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根据研究表明,听故事是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触媒,是衔接幼小、口语向书面语过渡的重要桥梁。作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有声资源录制和展示的平台,构建给小学生听故事的有声资源库。
   一、以听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有声资源库的故事不但根据主题内容进行故事选择,而且所选的故事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我会利用午读时间,先提出一个小问题激发学生听故事的兴趣,再带着问题去细听内容,分享时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接受故事信息,从而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每周五,我会让一年级的学生票选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鼓励学生周末到图书馆借阅相应的故事文本。由于听故事时对文本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学生在阅读时即使碰到没学过的生字词,也能通过请教大人、同伴,或者是以跳读、猜读的方式去熟悉故事文本,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识字量,为阅读更多的文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同伴共听、亲子共听,营造愉悦的听故事氛围,不仅可以弥补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的不足,还让家长、学生在选择故事文本时起到指引的作用。当学生对这个故事产生兴趣时,老师便会链接群书,把整个系列向学生推荐。例如,学生喜欢听《7只老鼠去上学》,便可以顺势介绍《7只老鼠学钓鱼》《7只老鼠在海边》《7只老鼠挖红薯》,阅读就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听故事到读故事,直到爱上读故事,学生就能涉猎更多优秀的文本,亲近富于人文关怀的作品,激发阅读的兴趣。
   二、以听故事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当学生认真细听故事时,就会和书之间产生了一种愉悦的连接关系,而学生从音频的流动中,随着老师们的生动传神的演绎,眼前自然而然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画面,激发无限的想象力。每周的主题阅读课都会进行不同主题的交流,如“我有一双想象的翅膀”的分享会,通过播放《小猪变形记》,让学生听后想象小猪在泥潭里打滚的样子与同桌说一说。又如,周末亲子共听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后,鼓励学生准备一块小布料,发挥想象动动手,看看能做出什么东西带回来分享。而像《月亮的味道》这种跟味觉有关的故事特别能吸引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被小老鼠、乌龟、大象、长颈鹿等小动物们叠罗汉搭天梯的内容逗乐了,我立马捕捉时机派发一张白纸,让孩子们从小蝌蚪、小虾、小鱼之中选一种动物,说说如果它咬一口月亮,会尝到什么味道,把这种味道画进它的肚子里。通过创设活动情境,一年级的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走进故事,与故事文本对话,从中培养了想象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给予他们一个可以尽情发挥的空间,让听故事变得有画面感,让听故事变得有情趣,真正赋予学生一双充满灵动的想象的翅膀。
   三、以听故事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
   作为老师,我不时会亲自录制故事,讲故事时会标注难读的字音,把握节奏,并会演绎不同角色的聲音,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希望把孩子带入故事情境中。考虑到一年级学生主动表达的愿望很强,但内部语言的发展还处于起始阶段,表达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故事后认真思考,组织好自己的内部语言再表达。例如,播放了两次《活了100万次的猫》后,我列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回忆故事中猫活了一百万次,它曾遇见过谁。我鼓励学生把故事中它拥有过的主人一个个讲出来,然后再通过找相同之处,试着把这个故事说一说,并且学着故事绘本的语言,想象自己跟这只活了100万次的猫可能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
   一年级的孩子有了复述故事的“抓手”,说故事的能力就会逐步培养起来。学生通过听故事找到绘本的语言规律,经过思考与内化,在创编故事时,就会表达得更生动、流畅。
   总之,善用有声资源库,通过“以听故事带动阅读”“以听故事带动想象”“以听故事带动表达”等教学模式,激发一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产生交流的愉悦感,有效地培养了一年级学生的听说能力。
  责任编辑 黄佳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12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