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分析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之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散文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岁月的锤炼和积累,现代散文已经具有独特的写作技巧和意境韵味了,比起小说、诗歌等起步较晚或者受外国写作影响较深的文学体裁来说,散文更加具有中国语言文化特色和含蕴有致的内在气息,学习散文不只是对文章大意、主旨结构的解读,更多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对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散文诗意境界之审美和体悟。初中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需要改变过于程序化的散文教学现状,针对学生个性采取更加深入、灵活地探究性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策略
   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等基本类型,是一种能够充分体现作者内心情感和思绪乃至宇宙哲理的极具审美特色的语言艺术创作,散文的散在于形式和描写相对自由,围绕贯穿始终的线索而进行合理之散,文章往往有行云流水之畅意、语言优美恣意而质朴清澈。教师必须深谙散文的这些基本特点并带领学生从各个角度去阅读和欣赏文章的外在艺术和内在涵养,进行条理清晰、合理有效的散文教学设计,在散文教学中更加关注初中生思想修养、感悟能力和语文审美能力的真正提高。
   一、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旨趣与形神关系
   散文不同于以情节引人入胜的小说之处在于它在描写形式上体现为“散状”,初中生在阅读时总是因为读了几段却找不到中心意思和有趣的叙述,导致后面的描写内容学生觉得重复、无意义,便不再进行自己阅读而是粗浅略过,所以当学生遇到散文类阅读题时得分率相比其他文体来说是普遍较低的,学生认为散文枯燥、重复无畏并且也把握不好这种松散的结构与主题之间的照应和联系,往往读完一篇文章还不知道讲了什么事情、收获甚少。语文教师便需要结合散文特点、学生的阅读习惯来思索如何才能解决学生在阅读时出现的这些难点,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中的学习训练能够自觉观照散文的神聚和散美,将阅读转化为行而有效的知识摄取和理解吸收。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发现教师太过注重个人讲解和阅读灌输,学生的参与度很少并且不能完全适应教师教学思路,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主动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带领学生在散文阅读时身入其境去寻找文章的亮点。以《一棵小桃树》为例,教师先让学生默读几遍文章并且为这篇文章划分层次,小组讨论作者围绕桃树这一线索讲了哪些事情,并且进行每个小组的发言汇报,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打乱叙述顺序只关注作者列举事件本身,对每个故事产生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让学生思考“文章写的是桃树,题目也是桃树,那么你觉得这篇散文作者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别人讲述一个桃树吗?”初中生已经具备了抽象思维和扩展延伸能力,能够发现文章其实是以桃树为线索在讲述作者的人生经历,学生积极发言向教师和同学表达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告诉学生散文往往靠一个物体进行看似漫无目的地叙述,其实每个事件都被作者的思绪或情感连接起来,如这篇文章中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变化就是主旨和精神,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慢慢体会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二、引导学生学会从特殊的表达技巧中赏析散文
   散文的表达技巧主要涉及修辞、叙述手法、情景设置等表现手法和意境的创设。初中课本中选取的散文都具有精良的技巧运用,文章才显得如此生动多彩、动人心魄,而在语文考核与评价中散文题大多也以“请分析某段话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效果如何?”这样的形成呈现,学生从各种散文巧妙的技巧中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和作者的构思想象,惊叹于语言和艺术的魅力,从而爱上散文阅读和意境揣摩联想。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在明确线索和主要内容后,再带领学生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散文的技巧性问题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以《春》这篇散文的讲解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划出自己觉得文章中有趣或者新奇的词语句子并且自由举手示意进行班级内的发言与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学生划出的句子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这句话的描写能够普遍感染到读者。教师便可以挑出上一环节学生喜爱的句子进行讲解,如学生对文中关于春日新草的描写“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十分感兴趣,教师询问学生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学生一般会回答是因为觉得小草是植物但是竟然也可以玩游戏、像小孩子一样活泼打闹,教师对学生说能够得出这样的阅读体会是很棒的,在对学生进行鼓励赞扬的基础上提升其学习自信心和上课听讲积极性,然后教师再讲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草当成动态的、有思想和运动能力的人来进行描写,于是我们可以感受到草也是鲜活和愉快地迎接春天,作者以拟人技巧投诸自己对春天来临的喜悅之情,还起到了扣题的作用,正可谓一举三得。让学生不仅能体会到美,还可以通过语文学习知道散文语句之美的真正原因,使学生在以后的散文阅读中自觉发现经过作者雕琢过的语句并且进行仔细体会和技巧琢磨,逐渐提高自己的散文阅读审美能力。
   三、巧用多媒体感知文章意境和语言美
   散文意境宏大、优美、真实生动,学生在阅读时不免在头脑中产生画面联想并且沉迷于某段话的描写中不能自拔,为了更好地衔接和满足学生的阅读联想以及心理需求,让学生的思想得以充分释放从而形成思想与现实的双重审美感受,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音乐或者相关场景的动态视频,为普通的语文课堂渲染和增添一种充满诗意和感性的阅读氛围,学生仿佛感受到自己像作者一样行走于散文中所描述的美丽场景之中,从而产生各种通过教师单薄讲授和学生抽象理解所得不到的特殊心理体验和情感延伸,为散文的进一步阅读和学习创设有趣、立体、形象的现实途径。以《紫藤萝瀑布》为例,受地域原因有些学生可能并没有见过紫藤萝,学生在阅读时会根据花朵描写形成一种朦胧初印象,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作者情感的体会其实也是朦胧的,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并不深刻、确定。这时教师将像瀑布一样迎着阳光蓬勃生长的紫藤萝图片通过PPT展示出来,并且配着缓慢、轻快、悠然的背景音乐,学生顿时眼前一亮被美景所吸引,在一瞬间结合自己在散文中的阅读对画面产生人为审美倾向,学生自动把自己代入到作者身上,带着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会漫步在紫藤萝中的心情变化。这种方式减轻了教师的讲解负担,因为以往生硬讲授不易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情感共鸣,费力费时还没有切实成效,现代媒体在教育中的运用可以减少这种形式化教学,为学生理解散文场景和情感营造真实的环境与氛围。
   四、结束语
   散文的阅读需要品味细节和感知作者情感,其整体的意境和主题思想是同样重要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偏概全,单调重复文章所体现的主题、进行片面升华式讲解,这样学生往往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失去对散文的审美性理解能力而是在分数的驱使下进行功利化主题概括,与此同时初中散文的学习和教学也就失去了初心。教师必须重视语文课程的独特性,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灵活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散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情景化深思和自由充分的想象与体会,真正发挥一名人民教师的作用,带领初中生感知语文、体味语言,促进其文学修养和阅读能力的逐步提升。
  (江苏省海安市紫石中学,江苏 南通 2266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19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