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心智自由的学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 作品亮点
  1.体现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课程改革推进目标之一就是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目前,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点正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这两份作品设计中,可以看出两个团队的教师们都在努力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两个团队在各自的“创新整合点”中都阐述“通过翻转课堂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施年荣教师团队,利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在课前利用微课,让学生学习思维导图的结构与画法、步骤,理清文章思路,开展文章结构的剖析。课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交流与写作。运用思维导图筛选和组织武汉市和新洲区几方面的特点,利用思维导图开展自己家乡的特色介绍,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解婷教师团队,利用学习平台,借助微课程教学法“三剑客”,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翻转。借助教学视频将本课的字词和文章大意的学习,以及朗读训练等在课前完成,课堂学习则实现了知识的内化、迁移、拓展,以此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2.体现学习方法的应用
  从这两份作品设计中,可以看出两个团队的教师们,力争通过微课传授学习方法,在课中内化所学,达到用方法学习和创作的目标。施年荣教师团队,通过微课,让学生层层递进式学习思维导图,最终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掌握该学习方法,并在协作探究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家乡的思维导图创作,拓展了能力;解婷教师团队,努力通过微课(教学视频),让学生抓住“反复+动作”这一描写方法,体会母亲的深情,以此突破创作难点。在协作探究环节,让学生根据熟悉的生活情境,自主选择喜欢的场景运用所学,开展创作。
  3.体现技术与学科的融合
  从这两份作品设计中,还可以看出,两个团队的教师们都力争通过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堂互动学习及课堂作业的推送等,促进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让教育技术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可视化。例如,施年荣教师团队设计的让学生利用平板扫二维码,学习老师推送的资料,或上网查查自己所不知道的家乡特色,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且有个性化选择的学习资源。又如,解婷教师团队通过“乐教乐学”平台,推送自主学习单;让学生在几个场景中任选一个运用“反复+动作”的写法进行创作,并将作品提交到Forclass平台中,供学生交流学习,并让学生在此平台中批注其他同学的修改意见进行分享,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可视化。
  ● 改进意见
  1.教学目标和达成目标的区别
  在网络教研团队的项目化设计中,核心是运用微课程教学开展翻转课堂设计和教学实践。因此,在自主学习设计中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师的教学目标。课前和课中的学习活动中,主体是学生,教师设计学习活动应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视角开展,所以,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例如,《话说长江》(节选)中,“了解解说词的特点,会用思维导图识记生字,理解新词”也是教学目标而非达成目标。达成目标应是“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学习资源),完成给出的任务+谓语+宾语”的表述。再如,《慈母情深》中,“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句段,感悟母亲的深情并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的表述显得不够精准,这是教学目标,不是达成目标的表达。
  2.课前目标和课堂目标的区别
  《慈母情深》的设计中,课前学习目标及学习活动和课堂学习目标及学习活动有重叠现象。例如,“认识5个生字;能说出‘失魂落魄’‘龟裂’等词语的意思;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句段,感悟母亲的深情并读出自己的体会”,这在课前和课堂的教学设计中均有。课前自主学习的学习任务,是要求人人过关、达标的,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如果课前没有完成,将很难开展课堂的内化、拓展学习和创新学习展示交流,就体现不出微课程教学下的翻转课堂的学习优势。
  3.目标达成和任务、问题的关系
  要把达成目标落到实处,就要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问题。每一目标的达成都要配套设计必要的学习任务。任务设计最有效的方法将是知识点转化为问题,好问题是自主学习的向导,积極开展好问题驱动下的学习,能促使学生高阶学习的产生。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思考:①结构化思考,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学习材料,如文章(学习材料)包含哪几方面内容;②教学重难点突破思考,即把重难点转化为问题。例如,《慈母情深》一文的学习目标中“体会‘反复+动作’描写方式的好处”,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或问题来支撑该目标的达成。
  好的学习任务的评价标准:设计的任务是否能实现高效自主学习,是否能体现教学重难点以及课程标准的程度。
  4.展示交流中学生评价的关注
  从这两份作品设计中,可以看出两个团队的教师们在课堂教学的协作探究环节都设计了创作(创编)的应用环节,这是内化所学和拓展能力的体现,更是微课程教学下翻转课堂学习的核心优势。但是,学生创作的作品质量怎样?小组展示交流得怎样?评价主体是谁?这些问题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展示虽然重要,但是学生只有在自我结和对别人的评价中才能提高能力,这是教师所替代不了的。“学习金字塔”表明,展示不是作秀,而是高效学习的策略。施年荣教师团队在“合作创作家乡的思维导图”这一环节中,最后的作品展示和交流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为主的评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22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