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教师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民主的教育,只有这样才会有个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才能有个性潜能的释放,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让每个学生在民主、自主的氛围中得到重视、尊重,促进其积极进取,发挥其聪明才智。
关键词 教学方式 自由发展
1关爱学生,培养良好个性
对学生而言,他们在学校里最应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应有教师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让学生发现,学校里也有妈妈一样的爱,有温暖,老师要和学生做知心朋友,随时进行心灵的交流,替学生排忧解难,给他们指点迷津,树立信心,规划美好前程。在实际学习中,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的闪光点变成“聚光灯”去照亮他们的人生之路,正如“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
2渗透美育,陶冶美好的情操
教育的本质在于解放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陶治人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德育教育要“贯通古今、融合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结合学科实际、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感、道德情操和远大的理想报负。
教师利用班队会时间,由学生组织学生关注的事情,教师给予把关指导。如畅谈理想,向前人、能人、学者、英雄学习,从小立大志、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关心集体、表扬班级主动扫地、洒水的小事,或为集体活动出力、献计献策的行为,促进学生从小做事就有责任感的思想形成,关心国家时事。
教师利用学校活动,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迎国庆的大合唱,那激昂的民族旋律无不荡漾着学生幼小的心灵;那清纯的童年之声,无不回荡在学生脑际,那集体的控衡气势,无不给他们成长留下深深的足迹。
开展科技小制作、画展、征文、踢毽子、运动会等活动,给学生创造了发展的空间,在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中蕴藏着美。美伴随着我们,无处不在,让学生在美中陶治情操、产生共鸣、受到教育。
校本课程上,古诗词是生命的歌,是美的化身,是值得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优美的诗期待着在音流中获得生命,期待着长上声音的翅膀,在大地间和人们心头上飞翔。诗展示着雄雄浑、粗狂、豪放的阳刚美,展示着隽水、含蓄、俊逸的阴柔美,展示着动静交错、同异相映的趣味美。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勇于探索的个性
只有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他们在活动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情趣、才能和品位,像海绵縮一样,汲取有价值的养分,增长才干,让有专长和创造才能的学生在活动中脱颖而出。
比如:在劳动课上,有的同学心灵手巧,在一年劳动课,他们亲自动手,剪出各种纸花,还有的小同学利用小三角图形摆出各种图案,这些在实践中通过亲自动手、动脑而创造出的成果,无不展示了他们善于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思维与个性。
学科实践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为舟”的情境,让同学们在学习活动中掌握了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事半功倍地学习,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
设计“学习融入生活内,素质成于习惯中”环节,让学生们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成为一个社会实践的人,引领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个不同”,培养学生能以独特的目光看事物,有独特的感受,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
以学科为依托的实践活动,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在满有情趣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张扬个性。
4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标明确指出:“我们的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由以往的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研究、主动探索,为理想而学习,为兴趣而学习,为爱好而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學生昔日在听中学、看中学转变为做中学、玩中学、说中学、画中学、试中学、在亲身体验中学,在研究、探讨、交流中学,让学生由单调的书上学转变为以书为基础,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走近生活、基于生活的学习和网上学习,积极利用一切有益的学习资料来学习,让学生由机械的记忆式的学习转变为在独立思考基础的创新学习,让学生由消耗体力型的学习方式转向重方法、讲效益的科学性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少讲”、让学生“多练”。“少讲多练”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要让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有效地施展出来,那我们才能看到“百花争艳”,看到“百船争流”。
21世纪的教育口号: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21世纪中国的发展需要多样化人才、经济人才、科技人才、艺术人才等,我们要为多元化的人才需求搭建更好的成长平台,让学生个性张扬,愿我们早日迎来万紫千红的教育春天。
参考文献
[1] 施金枝.大胆放手,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课改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新校园旬刊,2015(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2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