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必不可少的重要场所,是科技创新的发源地。本文针对高校实验室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水平及安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措施,提高了实验器材的使用率,使其更好地服务了高校人才培养、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
   [关键词]高校  实验室  管理
  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很大程度上牵动着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进程。高校实验室作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重要平台,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和设备支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为了有效加强实验室建设,实现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这就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对实验室进行人性化、精细化、专业化的管理,促进实验室的全面发展。
  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
   制度是管理的前提,没有健全的制度,科学有效的管理就无从谈起。当前,很多高校实验室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比如实验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不明确、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实验器材维护办法不健全等。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常常被忽视,导致他们工作热情不高,创新性不足,仅限于满足基础性的日常管理工作。一些实验器材常年无人管理,随意摆放;一些实验器材分配不当,开放力度不大,存在常用实验器材使用过于频繁,一些贵重、精密的大型实验器材则禁止学生使用的现象。管理制度不完善、不科学导致实验室服务高校教学科研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实验器材维护不到位
   近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各高校开始加大实验器材的配置量,积极改善实验教学条件。随着实验室使用人员的增多,实验器材使用频率的增加,故障率也随之增高。但许多高校存在注重实验室建设、对实验器材疏于维护的现象,比较关心实验器材购置前的相关事宜,而忽略购置后的管理环节,缺乏对实验器材进行必要的维护和维修,严重阻碍了实验室的创新与发展。有些高校对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定期维护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不能及时排除实验器材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不利于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3.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一直以来,高校十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而忽视了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实验室管理人员大多是教辅人员,地位低、待遇差,缺少对外交流等政策的支持,在职称晋升、考核奖励方面严重落后于高校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长期得不到重视,极易对工作产生倦怠情绪,导致队伍不稳,人心不安,高层次实验专业技术人才流失较快。另外,实验器材更新换代快,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但很多实验室管理人员身兼数职,业务水平不能与时俱进,缺乏正确、熟练地使用实验器材的基本功,难以实现实验室的科学管理。
   4.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校园已经普遍实现,各高校已陆续建立了实验设备共享网络管理系统平台,实现了实验室的网络化管理。但目前管理系统比较单一,且更新速度较慢。例如一些高校网络化管理水平较低,实验室管理仍以人工记录为主。一些高校虽然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实验器材管理工作,但受管理系统的限制,仅对实验器材的基本信息进行了管理,对实验器材的运行情况、效用评估等内容尚未开发,各系统缺乏共享功能。实验室管理工作效率低,容易造成资源重复购置及分配不当的问题。
   5.缺乏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积极开展了实验教学,实验室人员急剧增加且流动性加大,实验器材高负荷工作,尤其是一些生化实验教学容易产生有害物质,极易发生安全事故。这就要求实验室内要配备数量足够的灭火、防爆设备,并且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要妥善处理。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缺乏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安全及环境保护措施,对有毒有害物质没有经过严格处理,危险性实验的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就成为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的关键问题。
  优化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措施
   1.完善管理制度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实验室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既有利于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又有利于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实验室管理人员应以各专业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为基础,结合实践经验,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对实验室人、财、物进行全面管理。如实验器材的使用规定、实验室人员守则、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等,规范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使实验器材的使用及管理有章可循,管理人员工作岗位职责明确,实验室管理科学有效。
   2.合理维护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是實验室的物质基础,在实验器材管理中,合理维护是重要环节之一。高校不应只重视设备的购置,忽略设备使用、处置等环节,而应对实验器材按期进行保养和维护,实验室要设定合适的温湿度,勤通风,勤打扫,每日进行例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故障,延长实验器材的使用寿命,使实验器材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化。另外,对于一些特殊实验仪器要特殊维护,专人看管,夯实责任,保证它们的正常运转,提高它们的使用效率。此外,维护实验器材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避免造成实验器材的损坏。
   3.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高校要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素质应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从外部转变高校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的认知,充分肯定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意义,以人为本,在定编设岗、职称评定、培训进修等方面统筹规划,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调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构建和谐实验室管理团队。第二,从实验室内部细化分工,落实责任,加强自身建设,定期进行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如开展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器材使用说明、基础实验常识方面的培训,拓宽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知识面,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同时,要加强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尽可能为实验室管理人员提供参观学习、考察调研、技能分享等机会,鼓励其考取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现有学历。
   4.加强信息化管理水平
   信息化水平是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面对分散的、数量庞大的实验器材,实验室管理人员可参考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办法,借助开放的网络信息共享平台进行实验室日常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应包含实验器材的基本参数、使用状态及效用评估等信息,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实现实验器材的远程查询、数据共享、数据统计和设备预约,促进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
   5.重视实验室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
   高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实验室的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坚决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及环境污染事件。一是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注重事前预防,加强实验室日常防火、防灾检查,对使用实验室的教师及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二是要严格遵守实验器材的使用说明,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实验材料的使用要严格登记,妥善保管,防止因操作失误造成安全事故。三是实验室管理人员应了解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不得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与普通实验垃圾混合排放。
  结  语
   综上所述,实验室在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实验室管理存在的制度、实验器材维护、队伍建设等问题,高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赵阳:《试论新时期高校实验室科学管理与维护》,《实验室科学》2018年第6期,第156-162页。
   [2]崔东杰:《新时期高校实验室科学管理与维护研究》,《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年第11期,第203页。
   [3]李传之:《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7年第12期,第162-166页。
   [4]闫雪:《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论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和维护》,《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年第7期,第240-241页。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陕西西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38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