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生运动兴趣培养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在小学阶段,受到身心特点的影响使得学生的运动兴趣“来得快也去得快”,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迁移,无法持久。体育教师应了解学生有什么样的运动动机,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还应充分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从而能够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养成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 运动动机;运动需要;运动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小学阶段,受到身心特点的影响使得学生的运动兴趣“来得快也去得快”,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迁移,无法持久。这样,小学生就不會专注地对待真正适合于自己的运动项目,也就不能经常参与这些运动项目。久而久之,小学生对这些运动项目的兴趣也会逐渐地消失,他们就不可能掌握好这些运动技能,从而不会经常参与体育运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才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教学和训练。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一、 了解学生的运动动机,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小学生为什么要参加运动锻炼?参加运动锻炼的好处在哪里?体育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自觉地进行运动练习?对于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运动动机的问题。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论做什么事,都有他们的动机。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也同样如此,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动机。小学生的运动动机是什么?他们到底对什么样的运动感兴趣?体育教师必须心中有数。这样,体育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就会有的放矢,从而懂得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某项体育锻炼以及怎样加以引导。例如,在一堂小学高年级的篮球课上,学生们在练习单手肩上投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力量不够,动作掌握得不够理想,投中率很低,就产生了不想继续练的念头,可是当他们在一起打半场比赛时,劲头就来了。原来,他们对打篮球比赛产生了兴趣,对于这个运动动机,体育教师必须清楚。体育教师可利用部分时间给学生进行篮球比赛,利用比赛和单项篮球技术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既能练好投篮,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
  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深入认识学生的体育动机,合理捕捉学生的运动动机,才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学生的运动动机。
  首先,体育教师应和学生交朋友,积极和学生接近,作学生的良师益友。体育教师在课前课后,只要一有时间,就可以和学生谈谈心,聊聊天,以增进学生的了解,从而获得学生的运动动机。
  其次,体育教师应主动参与学生的活动,和学生一起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时间和小学生一起玩,可以是上体育课时,和学生一起练习动作,正确地引导他们练习,从而促进他们的运动兴趣;也可以是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如课间,下午放学后的时间,教师和学生们一起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运动,例如和学生一起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等等。体育教师经过和学生一段时间的一起锻炼,从中了解到学生的运动动机有哪些,就可以有侧重地引导他们的运动朝什么方向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最后,体育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可以是“你喜欢什么样的体育运动?”“你一周参加几次体育锻炼?”“你一般利用什么时候参加体育锻炼?”“你知道体育锻炼有哪些好处?”等等,从问卷调查中了解学生的运动动机。
  二、 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使人健康,运动能给人快乐。运动也是人的本能,小学生热爱运动,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学生的自身需要。小学生有哪些运动需要呢?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有限,往往是看到别人在玩什么,自己也就想玩什么,一般缺乏自己的观点来决定参与什么运动。所以,体育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运动需要,知道学生想要进行什么样的体育运动项目。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如学生的高矮胖瘦,学生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接触到什么样的运动项目,学生想玩什么,不想玩什么。例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许多学生出现超重、肥胖的现象,他们想要通过减肥来保持身体的匀称,就需要进行一些减肥运动。这部分学生的运动需要是要把体重减下来。对此,在平时的课外体育锻炼指导中体育教师可引导他们进行一些较强强度的有氧运动,多出汗,并告之在饮食上加以控制,做到合理饮食。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体重就会明显地下降。这样,他们就会经常不自觉地参与到有氧运动中,从而保持了他们对有氧运动的兴趣。
  再如:随着手机、电视、广播等视听媒体的普及,同学们可以方便收看各种国内外篮球比赛,再加上篮球运动在各地日益普及,使得广大同学得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篮球运动,不再仅仅只是局限于小学体育课堂,这就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打篮球的需要,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教授篮球单项技术,而忽略了打篮球比赛,不将篮球技术与篮球比赛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那将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篮球兴趣。所以,体育教师了解到学生有打篮球的需要,在课堂中合理组织各种篮球比赛,以使学生保持对篮球的兴趣。
  要使学生的运动兴趣得以保持,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首先,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良好关系,教师必须平等对待学生,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体育需求开展针对性的体育活动。在课堂教学时,体育教师应努力让课堂趣味化,让教材游戏化,教师可参与到学生的练习中去,和学生一起形成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学好、练好各种体育项目,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上这些体育活动。还有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少选择竞技化、成人化很强的运动项目,多选择儿童化、趣味强的运动项目,小学阶段,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可经常组织一些趣味运动来让学生参与,让他们在有趣的体育活动中练习,在练习中玩个够;其次,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切忌采用死板的、教条的、程序化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样化,可以经常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新颖和好奇,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死板、程序化的教学会导致学生厌学,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学生喜欢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体育教师可以用儿童化、趣味化的语言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功效
  用好、用足学校的体育器材,也是激励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每位体育教师的职责。在体育课堂上,不能每次都上无器材课,如果经常上理论课、体操课、田径课等,那么小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对体育课产生厌恶。因此,在平時的课堂中,体育教师应充分使用体育器材,提高体育器材的使用率,以发挥体育器材的功效。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例如:小学阶段栏架较少用来跨栏,但可以用来游戏、射门,还可以用来连续跳跃的障碍练习等;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等。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体育器材的许多潜在功能。体育教师还应注意改造现有的场地器材,以利于更多的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发挥场地器材的最大效益,从而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例如: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体育场地,安装多向篮球架,因地制宜地设计自然地形跑道,降低篮圈高度,缩小足球、排球、篮球场地等。
  (二)丰富课余体育活动
  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阳光体育”“大课间体育”的提出,保证了学生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课外体育练什么?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想方设法,挖掘体育资源,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较多较好的体育锻炼项目,从而不断丰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校园环境合理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趣味活动和比赛,如以班级为单位的“跳长绳活动”“接力比赛”“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或者是以个人为单位的单项体育竞赛,如跳短绳、踢毽子、投球比准等。这样,体育教师积极组织,寓教于乐,从而激发和巩固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爱好。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家盖滋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感,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在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对教材的处理不仅要有“挫折教学”,更应有“成功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成功,这是获得运动兴趣的重要保证。例如,在小学投篮教学时,不妨将篮圈降低一些,让多数小学生都能投得进篮圈,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对投篮产生兴趣。
  (四)加强体育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必须开展科学合理多元的体育教学评价,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上,必须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进而使学生逐步感悟到自身参加体育活动而获得的收获,进而有效激发、稳定和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一方面,教师应合理开展小组评价、个人评价,进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评价,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反思。另一方面,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根据不同体育能力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然后根据学生的进步给予针对性的教学评价,使学生得以更好地发展。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兴趣,才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小学体育教学和训练中,逐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得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震.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低段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J].体育师友,2019(5):89-91.
  [2]宁洲.简析在小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J].青少年体育,2019(10):16.
  [3]赵春霞.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J].小学教学参考,2019(9):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40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