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线上教育驱动下高中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阐述了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学校以线上教育为驱动、以建立“精品校本资源库”为契机,从顶层设计、具体构建、实践探索三个方面,建构“线上教学”深度融入传统教学的新教学模式,最后给出经验总结,为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框架和参考。
  关键词:苏州线上教育中心;线上教学;微课;线上与线下教学融合;校本资源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04-0024-05
  一、背景
   1.信息化大趨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手机视频、网络阅读、在线测试……不断进入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了“在线学习”模式,“线上教学”已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8年,苏州市教育局牵头推出了“苏州线上教育中心”平台(见图1)。平台以“苏州名师全过程全免费”为核心理念,同时贯通线上线下、统筹教师资源、融合课内课外,范围覆盖全苏州市,为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学生提供在线教育服务。目前该平台主要有课程资源、网络答疑、在线直播、学习行为数据分析四大类教育服务功能。
  当前,很多学者对“线上教学”这个课题进行过研究,比如: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提出:很多学校或教育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或单纯借助在线的模式,把相关的知识以微型教学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营造一个在线的知识、 技能分享与学习的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在线教学活动。但总体来说,这些在线课程或者微课的开发与应用会面临诸多挑战,学校和教育研究人员也在积极尝试以降低教师微课制作的门槛[1]。此外,还有华中师范大学刘敏的《面向SPOC数据的学习行为分析》[2]等,这些研究都提出在线教育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上研究主要还是从教师个人的“点”出发,但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要在“面”上推进微课和线上教学,必然会对学校教学模式产生较大的影响和改变,将涉及到学校教研活动、学校管理、教务安排等各个层面。所以,如何从整个“面”上推进微课和线上教学,如何让“线上微课”和“线下”的教学深度融合,成为当下中学教学改革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学校情况概述
   苏州市第三中学校是苏州市教育局直属的首批信息化试点实验学校。学校硬件设施完备,拥有可多机位录制视频的未来教室系统、大数据学情分析系统、基于线上教育中心的直播/录播系统等多类教学信息化互动系统。学生都注册了“苏州线上教育中心”平台账号,学生在平台中的活动数据均可被搜集。
   学校地处苏州市中心,学生不住宿,双休日在家。为了让学生能在线看到教师优秀的讲解视频,2019年初,学校启动了“精品校本资源库”建设。通过把优秀的微课上传到“苏州在线教育中心平台”,让原本静止的“微课”流动起来,让学生能通过在线平台随时随地学习,让线上数据带动线下教学,促进成体系的“精品校本资源库”建设,成为此次实践探索活动的关键目标。
  二、顶层设计
   1.增强循环
   在线教育有两大核心:平台和内容。平台——“苏州线上教育中心平台”;内容——学校的精品校本资源库。要使系统不断发展,必须存在相互促进的增强回路[3]。视频库中的高质量课程是在线教学的保障,为了制作优秀的视频课程,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反复研讨,这也促进了线下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学生的线上学习数据反馈,也会促进教师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课程质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向增强的循环。在此框架之下,“在线教学”和“精品校本资源库”能够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具体如图2所示。
  2.及时反馈
   学习反馈是将学习活动的结果信息提供给学习者的活动。具体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应建立及时并且完善的反馈机制,一来学生可以观察自己付出努力所产出的实际结果,二来教师可以通过反馈来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再进行新一轮的改进。这样不断反馈,能有效帮助学生调整、精进。[3]
   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的一大主要问题在于难以及时反馈,学生在作业中碰到问题苦思不得其解时,最快也要到第二天才能得到教师正确的反馈,这样就错过了学习知识的绝佳窗口期[4]。线上课程学习以“微课”学习资源为载体。“微课”视频资源可以多次使用、反复播放、随时暂停,“有问题看微课”或者“先看微课,再解决同类问题”,都是一种有效的及时反馈[4]。所以,在线教育平台中的“微课+问题”模式能充分实现教学强反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5]。
  三、具体构建
   1.精品校本资源库构建
   精品校本资源库构建的目标是:以校本数字化资源标准为基础,建立一个能不断积累迭代的,保证学校教师能够共享共用,且满足在线教育应用需要的视频资源库[6],具体如图3所示。
   为此,学校基本分三步走:①准备阶段。学校各个教研组仔细讨论,建立视频标准规范和框架。②构建阶段。首先培训教师制作微课,同时建立精品校本资源库空间,由教研组长统一审核上传,教务处统一管理,教师随时能够进行下载用于线下实际教学活动。资源库还能为线上教育中心提供素材,与线上教育形成“正反馈”回路。具体操作层面上:我校采用的是360云盘(企业版)建立精品校本资源库空间,每位教师分配专有共享云空间,随时可下载资源库内资源。③应用阶段。把“精品校本资源库”和“苏州线上教育中心平台”对接,在学校课堂上,教师布置在线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线利用平台学习,教师在后台可观测学生线上学习行为数据。
   2.苏州线上教育中心内容构建    有了精品校本资源库,教师把素材资源上传至苏州线上教育中心并发布课程,学生用账号登录平台,就能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在线课程采用“课前+课堂+课后”三段模式。每段都内嵌“任务”模块,模板中可以加入“外部资源”“引用资源+外部链接”“添加练习”等项目。教师根据备课设计,进入布置任务模块后,在“外部资源”处加入学校微课程视频资源,在“学生线上练习”加入对应习题,这样就可以实现“微课+问题”课程的创建。学生看完微课后会收到对应的练习,做完练习立即得到反馈。教师在后台点击“查看详情”就可查看学生的在线数据。
   3.教学组织构建
   从教研活动的角度来说:首先集体备课,准备需要完成的课程,分工完成任務,汇总到“精品校本资源库”,然后由教研组组长把关,优中选优。内容上传至“苏州市线上教育中心”,学生在线学习产生相关的学习数据,教研组研究数据后改进教学,形成闭环回路,具体如图4所示。同时,在教研组层面还应该在以下环节作出改变,才能使得线上教学与线下传统教学真正深度融合。
   (1)集体备课
   教研组集体备课要“线上、线下统一管理”,要把线上教学作为完整备课的一部分。
   (2)课堂教学
   教研组备课时切忌线上、线下毫无关联,必须要让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相互影响。比如,在线上有问题的题目,线下可能要重点讲评;线下课堂有问题,上课来不及讲,就利用线上教学课程专门讲解。
   (3)作业练习
   教研组安排作业,必须线上线下互补。有了线上教学,原来的线下作业量需要适当减少。否则学生既要完成线下作业,又要完成线上作业,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4)技术培训
   教研组每周例会都会安排信息技术培训交流环节,研究如何录制微课,如何开展信息化教学,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成为学校教学研究的常态化课题。
   4.学生学习模式的构建
   为了使学生线上学习能够得到最大的效果,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也要发生改变。
   (1)统一思想
   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融合,是一次非常新颖的尝试。有部分家长还视学生看手机为“洪水猛兽”,为此要统一学生与家长的思想,明确“线上学习”也是整体教学的一部分,线上学习内容也必须严格、认真完成。
   (2)关注反馈
   线上学习内容重要的特点是及时反馈,而很多学生只关注完成线上的任务,反馈数据却不关注。所以要培养学生关注反馈数据的习惯,错了要订正,积累的线上问题要及时解决,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
   (3)时间精力
   由于学生既有线上作业,又有线下内容,所以学生要关注自己的时间、精力分配,需要线上、线下综合统筹分配时间,及时学习完成任务。
  四、探索实践
   为了评估线上教学的效果,学校确定了以高一(7)班为实验班,以数学为主要实验科目,连续两周,每天推送“微课视频+问题反馈”的线上课程。同时以高一(6)班为对照班。对照班不进行线上学习,相应内容在家庭作业中完成。
   根据经验,教研组给出从易到难1-3级的课程难度系数,通过对“苏州线上教育中心平台”搜集到的视频时长、学生视频观看完成度、学生练习完成度和练习的正确率等各种数据的分析,观察实验情况随时改进。连续两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学生和参加教师分别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并进行了练习测试,评估实验效果。结合数据分析,具体经验总结如下:
  1.从数据角度,研究线上教学效果(见表1)
  (1)视频不能“大而全”而要“小而精”
   上传的第一个视频专题“阿波罗尼斯圆”,内容复杂,覆盖知识点众多,而且难度系数为3,难度大、视频较长。学生观看完成率68%,练习正确率65%,数据都不理想。后来教研组改变策略,不再“大而全”,而要“小而精”,把知识点收窄,尽量只讲一个知识点的内容,甚至是一个题目的具体解法。从后面搜集的数据来看,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2)以“问题”为导向
   从练习平均完成率97%来看,基本上所有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但是从视频平均观看完成率79%看,显然低于练习平均完成率。后期调研发现,原因是有部分优秀学生看了一半后觉得自己这部分内容已经没有问题了,故跳过视频直接完成练习。
   这也说明了视频是为问题服务的,只有解决学生切实问题的视频,才能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和观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必须充分研究学生的问题,才能做出优秀的课程。同样,这也为“精品校本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3)难度分解,时间控制
   教研组在实验中发现:把一个较难的课程拆分,把一个知识点讲清、讲透,视频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会得到比较好的线上教学效果。比如第4、5个课程,是把“半圆方程专题”拆分成两个小专题而得,第6、7、8个课程是把“圆的切线专题”拆分成三个小专题而得,从数据正确率和完成率来看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2.从学生问卷调查和成绩角度,了解学生对线上学习的态度和教学效果
  两周实验结束后,笔者设计了表2中的四个问题,在线调查了实验班(39人)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
   (1)学生对在线学习的接受程度较好
   对于问题3,有69%的学生愿意或者非常愿意教师继续使用线上平台布置作业,说明学生对在线学习的接受程度较高。对于问题1,同样也有69%的学生觉得线上教学对自己的学习有非常大或者大的促进作用,说明学生觉得线上教学的确有效果。
   (2)在线学习是传统作业的一种积极补充
   对于问题2,与传统的作业相比,有52%的学生喜欢进行线上学习,说明学生总体上对线上学习并不排斥,线上学习是对线下学习的一种积极补充。但教研组还是要分配好线上教学与线下传统作业的合理比例关系。   (3)家长对学校主导的在线学习普遍支持
   对于问题4,有67%的家庭是支持或者非常支持学校主导下的在线学习,只有7%(3个)的学生家庭是明确不支持学生在线学习的。这说明大多数家庭对学校主导下的在线学习还是基本支持和认可的。
   (4)线上教学的确有效
   实验中采用同一个教师所教的高一(7)班与高一(6)班进行对照,在进行线上教学前测中,实验班均分为96.5分,对照班均分为97.1分(满分160分),实验班比对照班均分低0.6分。在进行了线上教学两周后的测验中,实验班成绩96.2分而对照班级成绩93.7分,平均分高出2.5分,实验班平均成绩有所提高。
   关键是在分析测验的知识点得分率数据后发现,在“阿波罗尼斯圆”“圆的方程”“求圆切线”“求圆的弦长”等知识点中,实验班比对照班的得分率分别高出5.5%、13.9%、8%、4%,而这些在线上教学中都有涉及,说明“线上教学”不仅能够有力地推动“精品校本资源库”建设,也是传统教学的重要补充。
   3.从教师访谈角度,对线上教学效果分析
   针对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态度、教师在线上教学中付出精力等问题,学校对高一的6位数学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得到如下反馈:
   (1)形式新颖,激发兴趣
   教师们认为,线上教学的形式新颖,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的班级学生看到实验班在进行线上学习后,也主动要求参加,说明学生很愿意进行线上学习。
   (2)有效补充,效果显著
   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线上教学是传统教学的有效补充,而且是“数据驱动”,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性的专题,线上教学的确起到很好的效果。
   (3)一次备课,多次使用
   线上课程的特点是开始备课投入时间精力较大,但是一次备课能够多次重复使用。教师在认真备课并把课程上传到在线平台后,不仅可以让实验班完成,还可以发布到整个年级(本次实验由于要进行实验对照,故没有发布到全年级)。并且课程一旦打造完毕,进入学校的精品校本资源库,就可以反复使用。从长远来看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而且对以后的教学也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4.从视频库建设角度,看线上教育
   通过为期两周的数学线上教学实验,高一数学组针对11个专题,生产了54个基础视频,平均每个专题约5个视频。最后加上对应的针对性练习,再优中选优,把视频剪辑,形成11个专题视频课程,最后把这些内容都上传至精品校本资源库。这样不仅丰富了学校精品校本资源库的基本内容,也为将来的重复使用创造了条件。只要将这样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继续下去,学校的精品校本资源库会越来越丰富,对未来的教学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五、经验思考
   1.线上教育方向正确,学生接受度高
   实验表明,学生对线上教育是普遍认同的,线上教育将是未来教育的趋势。现在的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其对信息化设备比较熟悉。实验班里39名学生,都能熟练收看并完成线上测试内容。通过调查问卷,有近70%的学生觉得线上教学更容易接受,在自己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线上教学能够提供真正的帮助。
   2.对教研组织有较高要求,必须注意教师的培训研讨
   线上教学对教师和教研组有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课堂教学能力,能对学生学习程度有效把控,还必须有很强的信息技术能力,能够录制微课、在线编辑试卷、搜集学生在线数据并进行分析,甚至还需要有直播能力。而教师的这些能力发展,要求学校有非常好的组织和培训教师的能力。
   同时,线上教学也考验了教研组的管理能力。其实,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以数学组为例:有的教师备课到位,有的教师搜集题目能力强,有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好。在集体备课的时候,应发挥各个教师的长处,使每个教师都能完成线上教学清单“拼图”的一部分,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需要学校、家庭、学生三方统筹管理配合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需要学校、家庭、学生三方面统一配合才能完成。如果三方没有沟通,有一小部分学生面对网上的“诱惑”,很容易以“在线学习”为借口,在网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所以,学校首先必须跟家长说明,只有家长认可,对于学习不自觉的学生进行适当监督,才能把在线教学顺利推进。当然,学校必须及时把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反馈给家长,让家长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在网上学习的情况。
   4.需要线上、线下相互促进,精品校本资源库建设初见成效
   由于有了线上教学内容,学校视频资料不断积累,整个精品校本资源库建设初见成效。同时精品校本资源库的建立,也为后续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数学视频为例,目前学校数学视频库已积累数学视频达1981个,有135个“视频+习题”系统的完整打包素材资源,形成了42个系列专题课程。
   精品校本资源库建立是一个不断积累迭代的过程,随着线上教学的开展,视频资源会越积越多。在精品校本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个知识点对应多节微课视频的情况。于是,就有了“优胜劣汰”,视频库不断更新,内容也越来越好。
   5.需要学校教学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线上、线下教学需要学校的管理上一个新台阶。从学校的教学管理来看,线上教学管理被搬上了教学管理的“日程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需要学校在线上监督学生学习情况。从以前的点名、统计作业、登记成绩等传统监督手段,变成了现在的学生收看时长、学习完成度、在线签到、作业正确率等网上数据管理。②需要不断用线上管理数据,反馈作用于线下教学。不仅要线上搜集管理数据,还要在线下对线上的数据进行处理,做出管理动作。目前在学校层面,已有专人负责线上数据处理工作,能及时对线上数据进行分发管理。
  参考文献:
   [1]焦建利.慕课给基础教育带来的影响与启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2):10-12.
  [2]刘敏.面向SPOC数据的学习行为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3][美]彼得·圣吉等著,李晨晔译.第五项修炼:知行学校[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
  [4][美]丹尼尔 L.施瓦茨、杰西卡 M.曾、克里斯滕 P.布莱尔著,郭曼文译.科学学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5]杨保建,蔺艳娥.开放大学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与分析[J].重庆广播電视大学学报,2016,28(5):25-29.
  [6]宋惠英,顾强.普通高中微视频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为例[J].内蒙古教育,2018(2):91-92.
   (编辑:李晓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60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