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审题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审题在数学解决问题中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思维过程,是学生解决问题必备能力之一。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审题意识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解析题目意思,提高其数学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准确度。本文以《植树问题》为例,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审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审题能力 植树问题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3-0160-01
在数学的学习中,做题是巩固提升所学知识的不可或缺的形式,同时也是教师考查学生掌握情况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学生做题习惯过程来看,学生从拿到题目到解答完毕,往往是“一气呵成”,只追求答题速度而忽略了答题准确性,其中最具体的表现之一就是审题不清、审题不明。可以显见,审题并非简单等于“看题”,审题是收集信息、信息加工和建立解题框架的过程,需要学生拥有敏锐的信息提取能力,清晰明了的思维逻辑,丰富的知识点储备,良好且高效的阅读习惯。2011版数学课标指出:“注重学生诸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和审题能力。”
从小学阶段开始,教师就应当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审题、建立审题意识和提高审题能力。首先,应当强调审题能力的关键性和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答题还有审题这一步,而且这一步直接影响到答题准确度。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目标,让学生自己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在学生心中建立正确的数学审题观。最后,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根据以往审题中的经验、技巧,为学生提供一些行之有效且容易掌握的审题方法,有效避免审题误区,逐步使学生科学地提高数学审题能力。
因此,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审题能力是学生解决问题必备的重要能力。审题这一步对于正确解题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植树问题》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教材进行教学,凸显审题能力的培养。《植树问题》实际上是间隔问题,在教学中,书本例题是这样“同学们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1 精看题,明要点,提高洞察力
学生阅读完这题,需要知道有几个词很关键,“一边”,“每隔5米”和“两端要栽”。公路的一边种树和两边都种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什么叫“每隔5米”,什么又叫“两端要栽”?只栽一端得到的结果相同吗?这是学生在审题过程中需要重点标注出来的。
关键词是数学学科在解题中的“敲门砖”,每个关键词的背后都蕴藏着解题的“钥匙”。数学语言精准且简洁,审题时需要让学生对题目中的每个字句都看进心里,并将其拆分为许许多多个关键词,其次认真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分清主次、分出要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真正“读懂”题目,才能够与出卷人“互动”,才能够在枝繁叶茂的丛林中发现“宝藏”。引导学生逐步提升洞察能力,在提高数学审题能力中,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2 重方法,会贯通,帮助快速解题
“数形结合”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在数学解题中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数”与“形”的信息相互转换,相互渗透,即数量问题和图象性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不仅可以使一些题目的解决简捷明快,还可以开拓我们的解题思路,为研究和探求数学问题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植树问题》这课的教学中,教师在上课的导入环节可以利用学生的手为认知基础,问学生数一数自己的五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这样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从学生熟悉的手指间隔入手,迁移到例题中的植树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间隔问题。通过数形结合,让抽象的数量关系和思考思路形象地外顯出来,更加直观,易于学生理解,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单位陷阱要小心,多余条件要排除
数学解决问题中,我们常常遇到单位不一致的情况,学生在审题中因为没有注意单位问题而导致做题错误。对于单位的有效利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借助单位更好地理解题意。
另外,题目设置中还会出现多余的条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有效排除多余条件,是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很重要的环节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运用多种方法分析应用题的条件。找出多余条件,并予以排除。
例如,“把一根5m长的木料平均锯成8段,如果每锯一次的时间相同,那么锯一次的时间是总时间的几分之几?”题目中出现了干扰学生的条件这根木料长5米,很多学生拿到题目没有仔细审题,马上就动笔列式5÷8。实际上这道题是要求锯一次的时间占总时间的几分之几,而锯成8段一共锯了7次,所以锯一次的时间应该是占总时间的。题目中出现多余的条件,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能否绕过思维障碍,在解题时通过现象抓住本质,摒弃多余条件,正确解题。
4 重积累,会贯通,强化知识储备
知识点是数学学习中的基础,融会贯通知识点以解决实际的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的之一。在审题过程中,想要找到题目要点,理清思路,知识点的储备和贯通是基本功。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点的数量并不算多,因此需要让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都熟记于心,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含义和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只有当知识点了熟于心,才能在审题中快速、准确的找到想要的信息。
审题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数学问题的审题,相对其他学科更为抽象与复杂。因此,教师需要在审题态度、审题能力、审题技巧上对学生进行反复引导与训练,让好的审题习惯能伴随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帮助他们找到解题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 杨泳茹.浅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小学数学思想[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27):1.
[2] 申发荣.排除多余条件,寻找解题捷径[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61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