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林宗娟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关爱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可以从做足学情分析、关注学生本位、融化特殊学生、构建家校乐园等方面做起。
  关键词:教育教学;关爱;教师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接触着不同的环境。因此,每个孩子的性格、能力等各不一样,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关爱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教育他们。
  一、 静心研读教材,做足学情分析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效的备课可以促成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有效的备课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師,怎样可以让学生轻松地学习,首先备好课是第一步。
  在每节课上课前我都会静心研读教材,了解所教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与前面后面的学习有什么联系?本课的重点、难点在哪里?然后做足学情分析了解学生,课前了解他们在学校和生活中是否已经接触过此类知识?例如教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课前,我先问学生是否在生活中见过“比”?很多学生都想到了:篮球比赛时,比赛成绩就用到“比”,所以我在上课时没有过多地教学“比”的读法和写法,而把教学重点放在教学“比”的意义上。备练习课时,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找准练习教学的起点、教学目标,选择有趣味性,有层次性的练习,除此之外数学练习的设计也要具有实践性,例如:学习了统计表后,我让学生调查学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并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后,我让学生回去量一量、算一算自己的房间面积。这样的练习设计,能够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复习课前,我会布置学生完成我设定好的几个核心问题,让学生自己先回去整理。如在复习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形体》时,我设置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本单元学习了哪些关于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知识?按你喜欢的方式整理下来。第二个问题:找一道好题分析这题好在哪里?准备明天与同学交流。第三个问题:关于这一单元的内容,你有什么要提醒同伴注意的?通过课前完成这几个问题,学生对本章节内容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
  二、 精心组织教学,关注学生本位
  每堂课我都会尽力上好,让绝大部分学生在一堂课中掌握所学的知识点。首先,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学习很重要,根据学生的经历、兴趣和理解能力,设计富有弹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探究三角形的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活动:1. 请再举两个例子填在表格中。2. 仔细观察三角形的个数和小棒根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写在表格最后一行。3. 组内交流你的想法。通过这一环节的探究,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学生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了合作、交流的好处,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教师的课堂评价也很重要,俗话说:点石成金。我们都期待自己的付出与努力能够得到回报,学生也一样,教师的积极评价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课上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的反馈,如果学生自信准确的回答出问题,就要及时地加以赞扬,如用“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很有想法,你的回答很完整”等话语给予肯定与表扬。如果学生在回答时缺乏自信心有所迟疑,我们应该耐心等待,帮助其完成任务,战胜自我。如在上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这样内容时,学生在练习课上有一道题不会做,很是着急,想了很久都没想出来,最后,很沮丧地举起手跟我说:老师,我太笨了,这题我不会,他们都比我聪明,他们都会做。他的话触动我的心,我知道他有一颗想上进的心,上课一直在认真听讲,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他肯定会,一定是在解决这道题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首先,我先让全班这题没做出来的学生举手,发现有18个同学不会做,并不是像刚刚那位同学说的那样他们都会做,接着再问问刚刚那位同学他哪个环节不会做,原来是他假设那个环节出了问题,最后,在其他会做的同学帮助下,他会做了这道题目,顿时他露出了笑容。教育就是这般润物无声爱入心,真正以学生为本位进行教育教学。
  三、 潜心录制微课,融化特殊学生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学生,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学习上出现困难,没办法完成学习任务,而老师课后辅导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其父母为了生计无暇顾及他们的学习,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变成了学困生,微课正好弥补了这一缺口,其颠覆了个别辅导形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能够有效地转化学困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发现我们班有三类学困生,针对这三类学困生,我潜心录制三种不同类型微课。
  第一,动力不足型学困生转化。这类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问题,对数学的好感度较低。针对这类学生,我潜心录制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微课。在上《负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前,我录制了10分钟左右的微课,让这类学生课前观看,通过微课创设情境(如气象台中的气温图、工资卡的存取记录)引入负数,密切联系生活的情境让学困生调整关于数的结构,明白负数的引入是生活的需要。学生观看后,在课上表现出了对负数这一内容的兴趣,上课发言次数增多,同时还会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第二,知识断层型学困生转化。这些学生没办法有效地衔接所学的知识点,对于这样的学困生,我先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知道他们缺什么,为什么缺,需要什么,然后根据他们的需要录制微课。如四、五年级时,学生学过了四则混合运算,到六年级,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时,如果四则运算不过关就会让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针对以上的同学,我在课前录制了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微课,并安排几道计算练习,让学生课前完成观看,通过观看微课,学生计算表面积和体积的正确率高了很多,增加了他们学习新知的信心。
  第三,方法不当型学困生转化。这部分学生不排斥数学,但因为学习方法不合理,即便自己在数学学习上花费很多时间,也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针对这类学生,在微课录制时,我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与指导。如我发现有些同学在计算面积时,只是将面积公式生搬硬套,在上《组合图形面积》一课时,少部分学生感觉对一些稍显复杂的组合图形计算无从下手。针对以上情况的学困生,我制作了两节微课,第一节设计包括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以生活为背景,侧重于这些图形的计算,并有效地呈现知识的演绎和具体的推导过程。第二节设计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将组合图形面积计算转化成单个图形面积的计算。通过这两节微课的学习,学生对组合图形面积这部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 尽心搭建支架,构建家校乐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和老师是需要平等互助的。家长与老师应经常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我采用了以下方式进行家校共育。
  1. 传送喜报,我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如有趣的发言,比赛获得的奖励,好人好事,学习成绩的点滴进步等,都以喜报的形式向家长汇报。比如我曾将我们班数学计算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名单以喜报的形式告知家长,这种形式的交流可以强化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特别是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2. 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教师可以通过班级群,根据本班级的特点向家长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针对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开展讨论,同时家长也可以在群里交流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如最近我们班家长群里就“如何让孩子家庭作业不拖拉”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很多家长都发表了自己的教育观点。这种形式的交流可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3. 开设特色家长会,学校每学期都会开设各年级的家长会,作为一名六年级班主任,我会充分利用每次和家长当面沟通的机会,开设具有六年级特色的家长会。首先六年级家长关注孩子的成绩及毕业后择校的问题,故而每次家长会一开始我都会让家长了解孩子近阶段的学习成绩以及今后所要努力的方向。其次,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变化,我会利用家长会向家长普及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及教育方法等。
  有人说过:家庭被喻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被称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师借助喜报、QQ群、微信群、家长会等形式,将会为孩子们的成长构建安全的乐园。
  岁月似水溶于水,转眼间已到我从教的第六年,这几年里孩子们给了我很多东西,他们让我笑过,哭过,感动过……在孩子们的成长中我也逐渐成熟起来,我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感到快乐和满足,是他们让我有了作为教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是他们让我感悟到了爱心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简介:
  林宗娟,中小学二级,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溧水区石湫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7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