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反思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罗秋梅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课程改革后,素质教育观念的普遍实施,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这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果不是很理想,学生们对阅读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少,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创设就是以学习为中心,促使学生和教师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實现学习效果的提升。通过本文,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阅读将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学为中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措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联系。语文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不同,语文阅读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就会忽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素质教育观念的实施。所以,将“学为中心”的观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激发学生语文阅读的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贯彻以学位中心的教育观念,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贯彻“学为中心”的理念开展教学,与此同时,还要与阅读教学的内容相结合,为学生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使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激发,学生们可以不在教师的督促下自主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观潮》这一篇文章时,教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兴趣。教师在导入的环节可以将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呈现给学生,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潮水的宏伟气势,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作者的看法。与此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趣味性,教师播放视频以后,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的内容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对这篇文章有什么看法。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播放音乐,来烘托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新课程改革后“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落实,为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提供动力。
  二、 教师不断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中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和学生在阅读将教学中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避免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
  (一)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
  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网络技术运用教学之中,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交流平台,教师将教学的视频录制好传到App里面,还可以将古诗词和优秀的文章作品加入其中,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方便,学生的阅读不会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在阅读以后还可以参加章节测试。使用交流平台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有任何问题可以和教师进行线上交流,教师也可以在线上给学生布置阅读的任务,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课堂中的学习,而且还要把课下学习重视起来。比如,教师在讲授《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在交流平台上选择文体类似的文章,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完成阅读任务,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巩固和提升。
  (二)情景教学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主思考能力比较薄弱,所以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有利的教学情景,把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转变成一个大环境,学生能够成为阅读文章的主体,这样学生就可以掌握文章的主旨,对作者的写作手法深入的了解。比如,教师在讲解《乌鸦喝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小乌鸦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喝到水的?大家在小乌鸦的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阅读过后学生对相应的问题做出回答。教师通过这个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将情景教学法融入其中,为学生创设有利的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
  三、 加强课前的预习
  学习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小学语文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差异,要想学好语文这一学科,就要重视平时的积累,必须做好课前的预习、课堂学习,以及课后的巩固。基于“学为中心”的基础上,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模式的使用,这就说明课前预习非常重要。笔者在多年实际教学中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要比课后布置大量作业的效果要好。学生通过预习,能够把要学习的知识提前了解,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正。比如,教师在讲解《黄山奇石》这一文章内容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搜集关于黄山的背景资料,从黄山的颜色、形态等方面进行探究。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阅读相关的儿童书籍,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兴趣。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查阅相关的资料,可以对黄山奇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教师要注意,课前预习任务不是交给学生教师放任不管了,教师应该把学生预习的反馈重视起来,能够对学生的预习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适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四、 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
  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取得较好成果,教师应该贯彻素质教育观念,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和身心发展规律,并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样就可以彰显学生的个人价值,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生良好思维的形成,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动力。比如,教师在讲授《爬山虎的脚》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营造具有趣味性的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中观察爬山虎,通过观察发现校园中的爬山虎和书本中爬山虎有什么区别,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深入掌握文章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文中没有提到的爬山虎的特点进行分析,发散学生的想象力。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提高。   五、 教师应注重课堂共同学习方式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贯彻“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促进“课堂共学”的理念。课堂共学就是在课堂中共同学习,学生之间合作学习,改变传統独立学习的理念。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准备学习板块,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阅读教学之中,但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所以这种教学方式比较适合他们,因为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薄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比如,教师在讲解《詹天佑》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詹天佑建设铁路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把詹天佑称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学生们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文章,品读文章的深刻含义。在独立学习以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也就是“共学”阶段,让学生共同探究学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内的学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出最终的答案。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同时还可以了解其他学生的想法,相互借鉴。开展“共学”就是不同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但不是随意的猜测,教师应该掌握学生的动向,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合作学习结束以后,各个小组就可以推出代表,公布讨论的结果,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激发,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贯彻“学为中心”的指导观念开展实际教学,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差异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将现代网络技术运用教学之中;发展学生独立思维,与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相结合,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教师把课堂共同学习的方式重视起来,让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都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军.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7):29.
  [2]李永健.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7(1):24-27.
  [3]潘静.潜心阅读,让语文课堂更有张力: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64.
  [4]蔡少萍.关注对话深度 品味追问艺术: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采集分析下的教学反思[J].新课程评论,2017(3):23-30.
  [5]司明星.重视课堂教学反思,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实践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12):200.
  [6]刘娟.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J].中华少年,2018(20):10.
  作者简介:
  罗秋梅,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平和县第三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94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