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帮手们”缺席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每所幼儿园里,老师们每天都在忙碌着,因为孩子的学习、游戏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资源支持,到不同的部门借东西就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所以应运而生有了“老师的小帮手”这个特别的称谓。“小帮手们”会帮着老师完成各种任务,减轻了不小的负担。因为小帮手们的能干和百分百完成任务的业绩,使得老师在每次有任务出现时,都因循惯例地请那么几个孩子去帮忙,久而久之,孩子们的思维也固化成只要谁去就行了。对其他孩子而言,帮助老师的工作似乎就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帮手
  有一天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几个“小帮手们”因为不同的原因都没来幼儿园,集体缺席了,正当我想领双面胶时,却遇到了无人响应的窘境。怎么办?分身乏术之下我使出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双重杀手锏:“谁愿意帮我去领双面胶呢?帮我的人可以到柜子里选自己喜欢吃东西哦!还能先选游戏玩!乐于助人的孩子可是大家都很喜欢的哦!”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议论开来,我心里一乐,想: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觉得这回肯定是大家抢着要去干了。谁知最后举手的只有皮皮一人,实在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因为他平时很内向,说话也总是很小声。这个任务他能完成吗?我不禁打起了退堂鼓:不如还是等会自己去领吧。但是看着他清亮的眼睛,我还是决定试一试!于是很仔细地告诉他我需要的东西在哪里可以领到,并一句句教他该怎么说:“*老师,您好!我是**班的皮皮,我想来领一个双面胶。谢谢!”说完还请他照着说了一遍给我听,虽然有点结巴声音又有点小,但是大体上的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我略带担心地点了点头,皮皮得到我的批准,飞奔出了教室……可是没过多久他却折回了,低着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怎么了?”我问道。“我找不到资料室在哪了……”皮皮的沮丧显露无疑。“你从楼梯上半层右转就能看到了,有一个很大的房间。”“那就是我们去小班大平台散步的时候经过的大房间吗?”皮皮显然还有点疑惑要跟我再确认一下。“是的,你说的没错!”听到老师说的和他想的地点一致后,皮皮又一溜烟地跑出了教室,但这次却是过了好一会,就当我在心里嘀咕他是不是还找不到地方时,资料室的老师来了电话:“喂,你们班是要领什么材料?来的孩子有点说不清楚。”我马上领悟到皮皮还没回来的原因,连忙说清楚需要的物品名称后挂上电话。很快,皮皮就拿着东西回来了,很兴奋的举着双面胶对我说:“老师,老师,给你!”看他满足的模样,原本要责怪的话硬生生地被咽了回去,却变成了:“皮皮,你真能干!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啊!”我摸摸他的头接着说:“下次你还愿意再帮老师做事情吗?”“当然愿意啦!”这次的回答是那么的干脆又响亮,和刚刚简直是判若两人。此刻我看到皮皮白皙的小脸上微微泛起了红晕……
  我的思考:
  (一)多给孩子搭支架,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变得更加自信
  个体有差异,能力有高低这是必然的,能干的孩子相对获得的机会更多,看似似乎再合理不过。但是造成的必然是好的更好,弱的更弱,这显然是非常不利的。指南中就明确指出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体差异,支持和引导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其实作为幼儿教师的我,天天和孩子们朝夕相对,更能看到和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秉性,对于能力强的孩子可以提供较复杂的任务,让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而对于那些或许胆子有点小、或许不那么主动、或许不太善于言辞的孩子,教师应该抓住每一件小事的契机帮助他们锻炼和提高,给予更多的时间、耐心和包容。让他们先从简单的事开始尝试,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老师不断为孩子搭建支架,支持幼儿的行为,让孩子体验到成功地快乐,对自己更加肯定。皮皮就是这样,从一开始的忐忑到后来不确定以及最后成功地完成任务,前后只经历了十几分钟,但这十几分钟对他是多么的宝贵啊!相信这样一次次成功经验地累加,自信心一定会被不断的加满。给每一个孩子一快跳板,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够得着的甜,就正是我应该做的!
  (二)增强幼儿的主人翁意识,让孩子参与班级事务中来,变被动为主动
  “小帮手”的产生,或多或少对其他的孩子会产生惰性和依赖的负面效应,认为有些事我不用操心也有人会帮我完成的。久而久之,他们的主動性就会大大减退,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想做,等别人去做。陈鹤琴的教育理论中提到“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当孩子们不愿意帮我的时候,我没有硬性的指派谁去做这件事或是干脆自己代劳,而是积极地激发他们的愿望,期待孩子们的主动而为。班级的管理,不应该只有老师来完成,也需要靠孩子们的参与,当孩子把集体的事变成自己的事,愿意为集体所想,主动的行为就会产生,那么“小帮手”就不会是个别而是全部了。
  (三)教育是一盏灯,既照亮了前路,又照亮了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在这些年的教学中,见过许多的“小帮手们”,他们的能干有些真的超乎想象,甚至还会感慨这样的孩子要是出现在自己的班上就好了,那老师就可以省很多心了。可是现在想来,为什么要给“小帮手”加上“能干”的定语呢?只要孩子的心是善意的,出发点是好的,那么结果真的不重要了!即使在做的过程中出了差错,弄巧成拙,那也是孩子的一种体验和经历,是成长所必须的。所以我想,教育的公平也体现在此吧,不看低谁,不抬高谁,给每个孩子适合的机会,让他们充分锻炼自己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06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