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学生教“小”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也许我们没有考虑太多,不经意之间总是称学生为“孩子”。特级教师王栋生在《为什么我不建议把学生称为“孩子”》里谈道: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严重到教师有可能忘记职业使命与责任。
教育无小事,称呼是一种教育途径,润物细无声;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心理暗示,不可掉以轻心。它可以被忽略不计,因为实在太过平常与频繁。但如果不被重视,潜意识中会催眠出病症状态。孩子,可以撒娇任性,可以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可以思想幼稚、趣味低俗、目光短淺。于是,当学生习惯于“矮化”自我的形象,降低自我的要求时,教育与成长无疑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
教育,在于唤醒。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写道:“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石中英的观点更明显,他认为教育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和对话。儿童不仅是一个“儿童”,还是一个“人”;对于教师而言,只了解“学生”或“儿童”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人”。
细思极恐,作为老师,我们自己甚至都没有认真花时间思考过“人”的存在问题。其实,教师不是“大人”,学生不是“孩子”。概念词往往限制了我们的处事思维,把学校课堂上的我们,都变成了扮演“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演员。在这种处事思维下,教师容易把自己功能化,学生容易把自己无知化。
存在先于生活,先于生活的意义。学生首先作为“人”,应该思考存在先于认识生存。教师则应将生命的延续性融入教育的考量中,让教育为学生的人生树立高瞻远瞩的境界,让学生知道自我存在的有限性、独特性以及意向性,让学生有完满自己人生境界的希望,明确人只有自己造就自己的最终定论。“以人为本”的教育应当首先关注学生的人生境界与格局,教育必须先为个人,然后才能为社会。
如此说来,教师自己首先应当做一个有境界的人,然后做有境界的老师。生而为人,对于存在都有着不同的疑惑,所以,教师不戴“教师”之名的面具,也可以把自己已解或未解的疑惑与学生进行交流;而学生,也有许多明亮的新思,可以启示教师。这样的教育,才是有灵性、有血肉的教育。(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4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