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以中职会计专业为例,基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视角,分析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中职会计专业如何通过走校企协同育人的发展道路培养出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高质量财会专业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中职会计
  一、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意义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跟不上社会生产实践的需求;学生在校期间理论学习多于实践,岗位适应能力较差;实习岗位有限、实习成本较高等。这些都体现出学校教育的局限性,需要借助企业的力量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解决人才供需矛盾。“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是对当前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特别对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由于中职学生年龄普遍较小,“育人”就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未来“业财融合”的大背景下,社会需要综合素质过硬的财会专业技术型人才,校企如何进行深入合作并构建科学合理的协同育人模式,满足当前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即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缺乏动力
  合作企业利益驱动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关于校企协同育人相应的政策法规作保障。(2)实习期学生的安全问题会给合作企业带来一些法律风险;有的只顾眼前利益甚至将校企合作当成获得廉价劳动力的方式,不注重自身长远发展的人才培养。(3)很多学校没有详尽的规章管理制度来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导致合作企业对学校的信心不足。
  (二)学生职业素养与企业需求脱节
  企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财会人才,但是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往往只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的对其职业素养的培养。中职财会学业生初次上岗就表现出一些问题:比如缺乏角色转换认知,难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快速转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沟通能力较弱,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求真务实、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等问题。反映出亟待提高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职业素养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三)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虽然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不乏流于形式,仅仅停留在表层。主要表现在:企业提供的实习机会为期较短、实习内容不系统,没有完善的约束和奖励机制;企业对实习生的指导有限,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获得很好的能力提升。同时这也反映出在合作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不够,校企缺乏更深层次的合作:如课程开发与设置、会计专业建设、教材编写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的合作。仅停留在顶岗、轮岗实习的表层合作是很难完成校企协同育人这一目标的。
  三、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建议及对策
  (一)共建长效机制增添合作动力
  首先,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相关制度为双方的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如合作双方共同签订《校企合作教育协议》、《校企共建财会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协议》、《财会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具有法律效力的人才培养协议和实习管理制度,明确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责任划分问题以及学生实习程序、顶岗实习的考核方法、实习期的保险及薪酬、指导教师的职责等方面内容。其次,校企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合作提供场地保障。学校可以免费提供办公场地,邀请代理记账公司来校设点办公,建立校内稳定、便于利用的学生实训场所,同时与多家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更多学生的实习需求。再次,校企合作优势互补为合作提供智力保障。职校发挥自身科研优势,为企业提供智力、人力支持,企业根据发展需求为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指导,找到企业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利益共同点,调动企业参与育人的积极性。
  (二)协同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时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缺一不可。一方面,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能力素质必须过硬。在会计从业门槛逐步提高的大背景下,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操能力以及考取會计相关职业技能证书提升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必须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始终渗透于会计专业的教学始终。除严格要求、管理、训导学生外,更加关注学生行为的改变和习惯的形成。共建并逐步完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既对结果进行评价,还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除了进行学校传统的评价之外,引入企业的评价,如: 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来评价学生成绩,使其从个人品行上受到约束,提高职业素养。
  (三)共建育人体系促进深度合作
  校企深度合作要求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校企共同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和方案论证,明确市场人才需求,共同完成确定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和教材、改革教学模式等一系列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凯莉,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以湛江开放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11):69-71.
  [2]杨正理,张家海,陈海霞,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0(10):2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0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