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安全用电》与案例教学法契合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叶录京 韩淑刚

  摘要:文章基于《安全用电》的性质特点和案例教学法的教法特点,分析了案例教学法用于《安全用电》教学的契合效果。
  关键词:安全;用电;事故;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2-0299-03
   随着电能的普及使用,使学电、懂电、用电成为人类一项普通的、必备的生产生活技能和常识。但电能具有双面性,既是天使,也是魔鬼,在给人类带来幸福的同时也让灾祸降临人间。
  一、安全用电社会背景调查研究
  电能以场的形式呈现,让人看不见、摸不着,无声无息,隐蔽性很大,强电更是碰不得。电能的传输速度非常快,发、供、用三个环节可瞬间完成,因此电气事故可刹那间造成严重后果。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7至2017年十年间的统计数据来看,全社会电力消费量从32458亿kW·h增加到63077亿kW·h,增长194.33%。与此同时,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因电气事故引发的亡人火灾,2007年占亡人火灾总数的21.9%,低于用火不慎的29.9%;2008年占总数的24.6%,仍低于用火不慎的27.2%。但2009年电气事故引发的亡人火灾首次超过用火不慎,占据头号位置。自此开始,电气事故引发的亡人火灾一直占据首要位置,成为亡人火灾的罪魁祸首。自2016年起,电气事故引发的亡人火灾已占三成以上,达总数的30.4%。电气事故、火灾事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用电安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主要问题之一。“百年大计,安全第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涉及国计民生、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针、政策,是企业和个人必须遵章执行的基本原则。
  二、案例教学法用于《安全用电》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一)《安全用电》课程的性质特点
  《安全用电》是电工、电子、机电等电类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涉及触电及触电防护技术、安全防护技术及其应用、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运行、安全用电检测技术、电气安全工作制度及管理、电气故障处理等电气工程和安全工程交叉学科领域,是人们对安全用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来自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实际,表现出很强的、接地气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强调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因此,要想学好安全用电知识,就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平台,重视实践教学。
  (二)案例教学法的教法特点
  案例教学的主要特点是让学生处于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情境之中,有很强的实践性。案例教学绝對不是一种简单的举例教学,它以案例为中心,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前提,把现实中的问题以案例为纽带带入课堂,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剖析出案例中蕴含的道理,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案例教学法用开放、互动、讨论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诱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是一种极具启发性、实践性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那种传统型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照本宣科、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目前,案例教学是职业教育领域,特别是一体化老师特别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安全用电》与案例教学法的契合分析
  《安全用电》一般开设于其他专业课之前或同步,这时的学生会面临专业知识、技能不足等困窘,再加上其涉及的专业领域宽、知识面广、内容繁杂、抽象难懂等限制,使教师和学生普遍感到课程难学、难懂、难讲。为突破这种困难局面,教师必须选用适合《安全用电》课程特点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必须贴近于生产生活实践,能把理论性知识讲得直观形象、通俗易懂。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对《安全用电》课程所涉及的安全技术规程、制度等条文,极易出现教师直接宣读或逐条解释的现象,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产生排斥情绪,造成厌学现象,从而导致对安全用电规程、管理制度及其相关理论的抵触思想,不利于对用电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对安全用电防范意识的培养和对用电事故的警惕。因此,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较差,难以实现《安全用电》课程的教学目标。
  《安全用电》课程中的内容均是对社会实践中所发生凄惨电气事故的反思和总结,是人类生存斗争经验的结晶。课程中所涉及的触电及触电防护技术、安全防护技术及其应用、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安全运行、安全用电检测技术、电气安全工作制度及管理、电气故障处理等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均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大量实践事件相对应,这就为案例教学法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案例素材,为案例教学法在《安全用电》课程中的运用创造了很好的前提条件,促使它们成为最佳搭档——高度契合。
  三、案例教学法在《安全用电》授课中的应用实例及契合效果调查分析
  (一)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安全用电》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
  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策划案例,在授课之前完成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然后按照案例教学法的设计要求分步落实。
  1.教师组织准备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组织准备工作是决定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由教师独立完成,主要涉及案例选择和问题设置两个方面。(1)案例选择。选择的案例与《安全用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契合程度直接决定案例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通常会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知识结构,并以此来选择案例、调整教学内容,使所学知识、技能与社会实际要求相匹配。同时,结合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剔除陈旧知识,补充新技术、新材料、新标准、新设备、新工艺等相关内容。选择案例应注意:一定要精,一定要针对授课内容,一定是客观存在的,一定要与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判断能力相适应。同时,还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警示性、普遍性、时效性、直观性、启发性和与知识点的关联性等要素,能融合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材料。(2)问题设置。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突出教学目标,要少而精,并有适当的外延。为方便学生对各个层次知识的分析和掌握,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设置,便于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分层思考问题的内在实质。设置的问题太简单会降低学生们的兴趣,太难则会使学生望而却步,产生挫败感。只有难度适中,才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挖掘出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此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案例教学要求设置的问题不要太多,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宜,笔者建议最多不超过7个,一般以3个为宜。设置问题时,可兼顾学科前沿动态,特别是新技术、新知识,以便让学生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代同步。
  2.学生自我研读案例。自我研读案例是让学生自我学习、分析研究老师提供的案例资料,并得出自己的见解和主意,凭个人能力独立完成。如播放已准备好的教学案例:2018年4月23日早7点21分,电工甲和乙在走进空无一人的车间之后便关闭大门。他们拉下电源总开关,并在闸下挂上用毛笔书写的、用纸板自制的“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牌子,然后一前一后爬上桥式起重机桥架进行检查维修作业。他们均没戴安全帽、未使用安全带。大约二十分钟后,车间大门再次被推开,职工丙进入车间,发现无电后,就毫无警觉地随手合上电源总开关。就在合闸之瞬间,桥架上突然爆出大团电弧和浓烟,随之看到一人从桥上坠落,甩到床子上后,反弹落地。在片刻沉静之后,电工乙从桥架上哭喊着跑下来,与职工丙一同跑向坠落者。在简单检查后,电工乙随即对其进行急救,丙打电话求救。大批职工进入车间参加急救,领导现场指挥。约三十分钟后,医护人员赶到,在紧急检查和诊断之后送往医院。结果,医院诊断电工甲已经死亡,死亡原因是触电、电弧灼伤和高空坠落伤。在播完案例后,教师便可根据授课计划和策划内容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相关讨论问题,如导致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电工违反了哪些安全操作规程?在救护措施和程序上有无瑕疵?该事故能否透视出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是否到位等。
  3.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组讨论案例是建立在学生独立研读基础之上的,是案例教学法中更高一层的学习环节,即相互学习,如组内同学相互交换观点、交流信息以及查漏补缺等。俗话说得好:学生不言,则不知其所思所想;问题不辨,则不知答案是否明确。案例中设置的問题往往会涉及电气工程、安全工程、国家法律法规等相关专业技术领域,因学生的来源不同、生活阅历不同、家庭和社会背景不同、学识和技能层次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程度、认识方向也不相同。通过分组讨论,集思广益,在小组中达成初步共识,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如经分组讨论对导致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取得如下共识:①职工丙在未弄清断电原因的情况下强行合闸,并未注意“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安全标志牌,安全意识淡漠;②电工均违反了《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拉断刀闸后未取下保险、未锁配电箱、未派专人值守,高空作业未使用安全带、未戴安全帽;③“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安全标志牌不符合电力安全标志规格和式样,不醒目,容易让人忽视;④电工均未尽监护职责、未阻止违章行为,严重失职。
  4.师生集体讨论案例。集体讨论案例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师起主导作用,是指挥棒。教师应按照案例策划要求及时点拨、诱导学生,依据案例设定的教学内容、程序对所设置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注重小组代表发言的同时,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勇于发言,鼓励同学们提出不同的主张、看法及措施。教师应注意控制好同学们的辩论方向、进度和情绪,把控好时间分配及知识点的深度、广度等要素。如在讨论电工在作业过程中违反了哪些安全操作规程这个问题时,可检查学生对教材中电工安全作业制度章节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程度;在讨论救护环节上有无过错时,可检测学生对触电急救和外伤救护等章节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拓展分析,让学生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理解所涉及的知识点,如对现有社会急救制度和布局的改进等。学生们通过集思广益,更新理念、提炼观点,让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从中获得感悟,有效解决了实践操作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一顽疾。
  5.教师总结点评案例。总结点评案例由教师独自完成,主要阐述案例设定的目的及其收获。一般情况下,教师首先进行简要点评,对有创建性发言的学生进行表扬,然后对案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做出总结。如案例中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三名职工均出现安全意识淡漠、安全工作规程执行不到位等现象,最终导致触电者的死亡。教师应以案例设定内容为基本点,展开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总结,如停电检修工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各步骤具体的操作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等,以此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对案例教学的总结,绝不能仅限于案例的自身,即案例中涉及的课程内容;应高于案例,即对课程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要由点到面、由特殊到一般,由孤例现象,通过剥茧抽丝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案例教学的总结应是教师研究归纳的精华,与课本相比,它应比学习内容更清晰、更具体、更容易、更便于学生应用于工作实践中去。
  (二)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调查
  研究方式主要为目的性抽样。选取了我院15—18四个年级的23个班级进行抽样调查,涉及学生238人。其中,12个班级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学生118人;11个班级用传统讲授法教学,学生110人。
  1.案例教学法教学满意度调查。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满意度调查见表1。满意度评价数据为频率,即百分比。表1数据显示,班级人数越少,学生对案例教学法效果的满意度越高,45人以下的班级的满意度可高达93%以上,说明案例教学法在《安全用电》课程中的运用是成功的。
  2.案例教学法教学与传统教学法教学对比效果。作用能力评价采用5分制。学生对案例教学法教学与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价见表2,调查项目为12条。从学生们的主观感知来看,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各种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和传统教学法中的举例不同之处
  (一)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习内容会因案例的局限性而缺乏系统性,使知识体系不完整。这是因为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教学活动均以案例所设问题为主线展开,具有明显的离散性,课程内容的点面融合不好把控。所以,笔者建议对《安全用电》的教学要以案例教学法为主,以其他教学法为辅,要注意不能为了案例教法而案例,能用则用,不能用一定别强用,凡事要注重教学效果,要取长补短,以此弥补案例教学法的不足。
  (二)与传统教学法中的举例不同之处
  案例教学法是一个以案例为主线开展的教学活动。对案例的语言描述与对举例所用例子的语言描述相比,前者比较详细,特别是对事件的背景、过程等情况的交代一定要清晰、明确,这点与传统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术语等相关知识而举的例子是不同的。传统教学中的举例由于其性质已定,目的明确,无须再做分析,其语言描述也简单直白,无须再议。
  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分析是用案例来引领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和学会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案例中设置问题的答案有时是不定性的,即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但传统教学法中的举例教学是对概念、术语等理论的实例辅助,是传统教学法的一种教学手段,答案是明确的、唯一的,其目的是让学生便于理解,加深记忆。
  参考文献:
  [1]王兆晶,安全用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27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