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专硕课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新技术》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主要针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微生物、添加剂和有毒有害物等,系统讲解食品加工、质量保证和安全检测方面的新技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意识,在本课程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法实践。本文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施过程及取得的效果,为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食品加工与安全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案例教学;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新技术;专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6-0181-02
  《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新技术》是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尝试了案例教学方法。
  一、《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课程主要针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矿质元素、微生物、添加剂、有毒有害物等,系统讲授食品加工和安全检测的较新技术,包括食品样品的制备和前处理技术、色谱技术、光谱技术、免疫检测技术、核酸分子检测技术等的基本原理、主要装置及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探讨这些检测新技术在食品加工及质量安全中的应用。课程共36个学时,设置了20个学时的理论讲授和16个学时的实验。理论部分主要讲授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的最新发展进展以及典型检验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主要设备仪器等。为了加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动手和应用能力,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设置以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毛细管电泳为主的四大类实验课程。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满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很有必要改进教学方法,将以学生为主的案例教学法引入本课程教学,为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和工程应用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另外,本科生生源有来自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也有相近专业,如应用化学、生物制药等的学生。有的学生在本科阶段上过《仪器分析》、《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等相关课程,有一定的基础,采用案例教学法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案例教学法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课程中的实践
  1.案例内容。案例1:欧洲多国惊现“毒鸡蛋”,百万枚鸡蛋被召回:荷兰食品安全部门于2017年8月3日公布对180家被怀疑有“毒鸡蛋”问题农场的检查结果,其中147家农場的鸡蛋含有杀虫剂氟虫腈成分。当局宣布,问题鸡蛋将全部召回,问题农场关停,直至卫生检查达标。调查人员发现,鸡蛋中出现有毒成分,与荷兰一家为农场提供杀虫服务的专业公司“鸡之友”有关,荷兰有180家农场是其客户。案例2:破获首起兽药非法添加瘦肉精案:据新华社电公安部2013年8月10日通报,日前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江西等21省区市警方协同作战,成功捣毁在兽药中非法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质的“黑工厂”——江西海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查缴20余种伪劣兽药4000余箱。此案是我国破获的首例兽药非法添加“瘦肉精”案件,也是我国警方首次全环节摧毁的食品源头性犯罪案件。
  2.案例分析。(1)通过“欧洲多国惊现‘毒鸡蛋’,百万枚鸡蛋被召回”的案例,引出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和食品的危害,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农药残留的危害、农药残留超标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重点查阅资料,了解农药残留的气相和液相检测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气相和液相检测农药残留的方法与原理。(2)通过破获首起兽药非法添加瘦肉精案的案例,引出兽药残留对农产品和食品的危害,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兽药残留的危害、兽药残留超标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重点查阅资料,了解兽药残留的气相和液相检测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气相和液相检测兽药残留的方法与原理。(3)通过“23个批次水产样品检出重金属和补钙莫慌张!十大高钙食物,营养专家教你如何正确选择”的案例,引出矿质元素的重要性及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针对某常见食品中所含的不同种类常量金属、重金属残留,设置不同的测定方法(石墨炉法、火焰原子化法)、消解方法、消解程序,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不同矿质元素的方法和原理。
  3.案例教学过程
  本课程的案例教学过程安排如下:(1)案例讲解和安排:在适当的时候,课堂上把案例教学计划和任务安排告诉学生,给学生2周左右的准备时间。(2)小组准备和讨论:把20名学生分成6组,每组安排一名组长,负责小组分工,完成资料收集及PPT制作,组织组内成员讨论,做好其他组讨论时的反驳问题和应答等准备工作。(3)小组汇报和讨论:每个小组派成员讲解本组讲解话题,同一话题的两个小组安排在同一课堂,两组之间可以相互提问和质疑,在讨论中对所学内容加深印象和记忆。(4)教师总结和评价:在各组阐述和讨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纠错和评判,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细化和概括。
  4.案例教学的特点。(1)学生主体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2)教学启发性。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3)突出应用性。学生在校园就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食品安全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4)过程动态性。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交往,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交往,也就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5.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本课程教学法在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2017级、2018级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实施。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制作PPT、收集视频、讨论反驳等过程,对本课程中重要的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等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为后期实验课程、毕业论文实验、专业实习实践环节等奠定很好的基础。这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加强学生的科研选题、团队合作、创新创业意识,增强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和就业自信。
  三、结语
  案例教学一般而言是以学生为核心,精选典型案例,通过案例情境的呈现,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递进式地使学生从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到形成观点,最后提升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3]。天津农学院《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专硕课程组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素质为核心,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实践。课程组注重案例的选择,案例全部源于本行业的生产实际,且针对课程教学内容。案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经过两轮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还应该多向有经验的学校和教师请教学习,进一步优选教学案例,改进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食品加工与安全技术和生产管理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任明川.哈佛案例教学的“形”与“神”[J].中国大学教学,2008:91-92.
  [2]曾雪峰,朱秋劲.案例教学在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食品加工类课程教学中初探.教育教学论坛,2018,(15):157-1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6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