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元化手段促进物理实验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邱明

  现在学生很少去关注、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以至于观察能力普遍较差。老师课堂上讲的很多生活中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现象,学生大都没有感觉。目前这种现状对于物理实验教学更是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我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布置具体实验任务,让学生明确要怎么做
   在每个周末布置学生完成一到两个具体的实验任务。例如:让学生打开冰箱拿出鸡蛋,观察鸡蛋外壳;去金钟水库踩单车,上坡时要省力,观察后轮应该用较大齿轮、还是较小齿轮;用手去摸一摸汽车的观后镜,看看是平面镜还是凸面镜;吃冰棒时,冰棒会冒“白气”,“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落;8个相同的啤酒瓶装中灌入不同的水,用筷子敲击听声音的音调;把家用电器铭牌上的额定功率记录下来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是学生没有去关注。把实验任务具体化了,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去细致观察。如果老师只是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课后要多去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学生会很茫然,不知道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要观察什么。
   二、实验教学设置悬念
   在探究音调高低与空气柱长短关系的实验中,我用的器材是剪刀、吸管。当我把课前处理好的吸管吹响的时候,学生很有兴趣,然后再用剪刀把吸管逐渐剪短,并发出了不同音调的声音,学生更加坐不住了,跃跃欲试。学生拿起桌上的吸管使劲地吹,结果很失望,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吹响。学生此時很困惑,有学生纷纷提出要看看我手中的吸管。原来要把吸管的一端压扁、削尖才能吹响。于是,学生又开始尝试,很快教室中就传出了哆来咪发唆的声音。学生在经历一次失败后再体会到成功的感觉,会让学生印象深刻。在实验教学中不时地设置一些悬念,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动手实验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三、给学生留有探索的时间、空间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成实像时上下倒立、左右相反。在课堂上我用蜡烛做实验,学生能很直观的看到成实像是上下倒立、但观察不到左右相反。这个时候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是左右相反,那么凸透镜成像是否一样呢?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课后去思考、设计实验方案,给予充足的时间去探索,而不是立即演示实验、公布结果。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大组,由小组长牵头,课后组织组员讨论,利用集体的智慧商讨出合理的实验方案。然后,组长找老师借实验所需的器材,完成实验后,形成实验报告、在全班展示交流。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思考、实践要远比老师直接告诉结果收获要大得多。通过这种形式自由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还能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
   四、评价方式多样化,激励学生不断前进
   学生做了实验,老师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要有一个客观评价。对于课外的实验,让学生写实验报告上交,老师对实验报告给予评价。经过调查,大多数同学很愿意做实验但不想写实验报告,觉得麻烦。但是这样老师就没有办法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为了能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我改变了策略,投其所好,学生比较喜欢玩微信。于是,取消了实验报告,改为发微信。让学生把实验过程用手机拍下来,并附上简短的现象描述。这招果真见效,学生很喜欢用这种方式分享他们的成果。后来发展到有些家长也加入到这个行列,朋友圈中点赞的越来越多。而且有同学在评论中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了这些现象。有些同学对于解释提出了不一致的看法,因此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每个月对发言积极和赞数多的同学给予肯定和物质奖励。物质奖励以文具和科普类的书籍为主。
   课内的实验我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主要是看组内分工合作、小组成员精神面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每个小组成员要进行自我评价、互评,写出自己和组员的优点和不足,互评时以不记名的方式。通过这种评价,组员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今后持续更好的合作提供了帮助。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结合实际,有目的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充分相信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肯定。久而久之,学生对于物理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学好物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徐国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43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