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区域活动符合幼儿爱玩的天性,能够满足他们自己动手做的心理需要,是幼儿园实施个别化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当前区域活动存在很多问题,如区域创建与材料投放不合理,教师组织指导能力弱,班级人数多空间狭小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幼儿园应加强区域教学方面的教研,集思广益,借助专家资源与家长支持,提高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组织和指导区域活动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提高策略
  随着《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实施,尊重幼儿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认同。幼儿园区域活动无疑成为落实这一教育理念的主要途径,因为它不仅符合幼儿爱玩的天性,还能满足孩子们自己动手尝试的心理需要,给他们反复练习、自然建构自己心智的机会。区域活动是集体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实施个别化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深受幼儿的喜爱。然而,这种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在幼儿园里实施起来却举步维艰,带给教师诸多困扰,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可以为幼儿创造自主活动的机会,是幼儿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区域活动环境,投放相关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活动,是一种满足幼儿自主体验、建构、发展需要的探索活动。宽松、自由、愉快的活动氛围,能够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幼儿在学习中获得核心经验。区域活动类型的划分一般是根据其对幼儿发展的不同功能进行的,常规的活动区主要有美工区、益智区、音乐区、科学区、阅读区、建构区、角色区等等。幼儿园会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和本园的实际现状进行活动区内容的选择和确立,如活动区的种类、空间位置、场地大小、幼儿人数等等。
  二、区域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参与主动性有待提升
  在当前的幼儿区域活动中,有的教师只顾一头扎进某区域中同幼儿一起玩了起来,忽视对其他区域的指导;有的教师对幼儿的区域活动不管不问;有的教师管理过严,不断干预等等,这些教师没有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这是造成幼儿参与区域活动主动性较低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了解幼儿的想法,也不清楚幼儿的学习水平,在区域活动中没有把自己定位为引导者,不能及时给予幼儿有效的指导,势必影响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区域活动场地没有得到完善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合理的区域场地布置和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探索欲望和活动效果。如果老师在创设区域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实际需求,那么这样的区域活动条件则会严重影响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开展。
  三、解决策略
  (一)根据儿童年龄特征设置和安排区域
  区域的创建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小班幼儿缺少生活经验,动手能力较弱,因此区域设置不宜太多、太复杂,一般设置两至三个区域即可,各区域内的玩具、材料以三至四种为宜,同种玩具材料宜备多份,以满足幼儿喜欢模仿的心理,避免幼儿之间互相争夺。中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动手操作能力有所发展,区域的数量可以适当增加,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认知兴趣;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较快,教师不仅要增加区域的数量,而且投放的材料应更富有挑战性。为此,每学期初教师应从语言、科学、认知能力等方面对幼儿进行测评,了解孩子的能力。测评时,幼儿进入预备好的区域中,教师通过认真观察和指导幼儿的操作做出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能力调整区域材料,尽可能让材料具有可操作性、层次性、独特性、趣味性与挑战性,满足不同能力孩子发展的需求。
  (二)教师的正确有效指导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扮演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前指导孩子自主选择区域,并做好区域活动计划。如对选择建构区的幼儿,可以在活动前引导幼儿先说说或画一画要搭建的主题造型,了解一些搭建的技巧,当他们进入区域以后就能积极主动去搭建。在幼儿学会搭建独立的造型的基础上,教师还可引导幼儿增加难度,如组建停车场、大城堡的周围添加装饰物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将之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这样幼儿在进入区域活动前,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分组向幼儿演示、推薦新的活动材料,一方面让幼儿了解活动材料正确的操作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中班的数学区投放了数字与圆点卡片的教具,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数与量的对应练习操作,认识单数和双数。在幼儿进入活动区前,教师邀请一部分能力适宜的幼儿,为他们演示了教具的操作方法,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操作兴趣,促进了幼儿数学能力的自主发展。
  (三)合理使用区域,并使组织形式多样化
  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是确保幼儿在区域中自由活动的必要条件。由于幼儿人数多,室内空间有限,因此教师要合理使用区域,机动灵活地组织活动。区域活动可以是小组与个人选择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如可以用区域插卡的方式限定进入区域的人数。当幼儿发现卡位已满时,教师一方面可以鼓励幼儿主动去和他人协商并交换区域,以此来规范幼儿良好的进区习惯,学会遵守操作规则,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幼儿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其他区域。此外,户外也可以设置体能活动区,分流部分幼儿,从而避免因室内空间过于狭小而造成的拥挤。
  结语:综上所述,幼儿园活动区域的创设首先应该明确设计该环节的意义和目的,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扮演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区域活动,并且能够根据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改善教学设计、管理班级。在幼儿园活动区域的设计和划分中,要突出每一个区域的特点,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功能,动、静分开,让幼儿意识到不同区域要做的事情不同。教师在活动材料选择上应当新颖,解放自己的固有思想,利用身边资源进行创新,吸引幼儿进行活动。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 岁儿童发展学习与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李会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58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