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旅游高等教育的PAT-CDIO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PAT-CDIO是在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科类专业工程教育模式。本研究在分析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和旅游人才供需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教改思路,进而设计了PAT-CDIO教学体系,以应对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供需不平衡问题。该体系注重实践教学和应用技能实训,根据岗位要求和职业规划制定培养目标,以理论实践深度结合的模式开展教学,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关键词]PAT-CDIO;旅游高等教育;市场需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4-0006-04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是由瑞士皇家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四所国际前沿的工程大学合作开发的一个工程教育模式。它是基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学习,是對以课堂讲课为主的教学模式的革命。CDIO教学模式强调工程教育应关注实践,以科技为基础,将教育过程置身于产品/系统生命周期的具体情境中,包含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个阶段,在工科教学改革方面成效显著。当前,高等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跨界思维、持续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背景下社科类专业也同样需要能够强化能力培养的CDIO模式。国内外对CDIO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借助其理念、能力大纲和标准对工科专业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适合特定专业优化发展的新思路。
  根据国家旅游局人事司发布的中国旅游统计公报和旅游教育培训情况:近年来,全国开设旅游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44.04万人。在经历了自1978年上海旅游专科学校成立以来的40年发展后,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中国的旅游高等教育面临着学生的专业认可度不高、毕业生行业就业率低、旅游院校地位降低的问题。近10年来开设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明显上升,但旅游专业在校生人数却呈下降趋势,尤其在2010年之后下降明显。中国的旅游高等教育改革已迫在眉睫。同时,国内学者也讨论了CDIO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始在非工科专业教学改革中进行尝试推广。鉴于此,本文尝试从旅游高等教育和旅游人才供需现状出发,探索在CDIO理念指导下的旅游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寻求旅游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优化方案。
  一、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调查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原国家旅游局教育培训数据及旅游统计数据、部分院校官网及院系专业培养方案、全国高校信息查询系统、中国知网等,后文不再逐一说明。根据原国家旅游局人事司发布的中国旅游统计公报:从2007年至2016年底,开展旅游高等教育的院校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由最初的770所增加至1690所;在校生人数由最初的39.74万人增加至44.04万人,但在2010至2016年期间,在校生人数呈现出下降趋势。为了解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笔者对国内60余所具有旅游专业硕士点的高校的旅游专业所属院系名称进行汇总,然后再以旅游、经济、管理、地理等为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表1:院系背景)。从旅游专业在高校院系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旅游专业的相关学科背景主要是: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等。
  通过对旅游专业所在院系的简介,梳理出以上高校各自的依托学科。分别以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等关键词进行检索,词频最高的为地理学和管理学,其次为经济学、历史学(表1:依托学科)。由此可以看出,旅游学科与管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关联性较大。另外还涉及地质学和建筑学等理工学科,以及语言类学科。
  通过梳理各院校旅游专业的主要课程,统计的课程总数为1917门,汇总分析结果显示:这些高校的旅游专业课程以管理类和经济类课程为主(约占43%),其次是营销、规划、旅游学、统计会计等课程。就课程设置类别来说,理论课程所占的比重过大,实践应用课程相对较少,这与旅游专业的综合性、应用型特点相矛盾。
  二、旅游人才供需现状调查
  原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旅游教育培训数据显示,2014年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总数为462.13万人,2015年达到475.4万人,从业人员岗位培训数量最多的旅游行业为旅游饭店,其次分别为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就职位分布来说,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为服务员和导游(见表2)。由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旅游行业对人才总体需求量很大,特别是体现专业技能的服务岗位旅游人才。
  总体上,旅游人才供需是不平衡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供需数量不平衡和供需技术能力不匹配。参考相关文献对部分旅游机构核心岗位任职要求的梳理,也可以发现旅游管理类岗位需求不高,而旅游策划、规划、服务类应用型、技能型岗位需求较高。这些岗位强调应聘者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应聘者具备相应的软件能力、策划规划经验等;专业需求针对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旅游规划、园林设计等相关专业。
  《“十三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旅办发[2017]177号)明确提出发展目标——新产品、新业态、新技术人才数量显著增加,在全域旅游重点区域、“旅游+”重点区域、“互联网+旅游”重点平台、龙头旅游企业、重点旅游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形成一批人才高地。从发展目标来看,当前以管理学等学科为主要背景的旅游专业已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传统的“宽口径,厚基础”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与旅游行业专业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人才需求分层与旅游教育同质化的矛盾、行业对理论和经验的双重要求与本科教育实习缺乏之间的矛盾使得旅游本科生的行业认同度及就业率都偏低,造成了旅游人才供给和需求脱节的现象。旅游高等教育应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尝试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   三、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教改思路
  旅游高等教育应以人才需求为导向,调整培养目标。旅游人才分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旅游服务人才、旅游高端技术人才四类。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对技术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软件能力的不同组合才能满足其岗位需求。在当前的旅游高等教育中,本科院校重视理论教学多于软件技能和服务技能的训练,专科院校重视服务技能训练但忽视理论教学,而市场则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需求较大。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尝试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出了基于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PAT-CDIO旅游高等教育教学理念和以校企合作为主体的“3+0”人才培养思路。
  (一)PAT-CDIO概念和内涵
  旅游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体现不同岗位的技术要求,通过技术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并在实习实践中应用。因此,本研究借鉴CDIO思想提出PAT-CDIO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即将应用(Practice)、能力(Ability)、技术(Technology)三要素融于CDIO教学过程设计中。PAT-CDIO理念强调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能够将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实践中,研究和解决相关问题,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PAT-CDIO中应用、能力、技术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实际应用(P)为参考,在市场需求指导下对能力目标(A)进行設定,根据市场需求和能力需求对技术(T)提出具体要求。同时,技术的革新也会影响能力目标的调整和实际应用情况,能力和技术也会通过实际应用来实现。PAT-CDIO理念下的能力培养目标的设定是以市场需求及具体的技术要求为指导的,并能通过实际应用反馈对能力和技术要求进行动态调整,有利于培养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3+C”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思路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缓解旅游高等教育人才供需错位不平衡、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在PAT-CDIO理念下,以“能力、技术、应用”为核心,以岗位能力需求为指导,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培养出掌握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旅游人才。据此,本研究建构了“3+C”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指导思路(见图2)。
  “3+C”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强调学校和企业同时作为培养主体的一种双驱式人才培养思路,即首先,通过校企沟通来确定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技术要求,培养能够满足不同岗位需求的旅游高端技术人才、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管理人才和旅游企业服务人才。然后,通过实践应用过程来检验人才培养情况,并将结果反馈到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以便对培养方案进行动态调整。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院校和企业始终保持紧密的联系,企业将行业最新动态带人到课堂,为学校反馈人才市场对学生能力技术等方面的要求,并为学校实践教学提供机会。院校则根据企业真实案例进行教学,并将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旅游高等教育PAT-CDIO教学体系
  以“3+C”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为指导,本研究构建了PAT-CDIO教学体系(见图3)。下面分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校教学、企业实践等进行论述。
  (一)培养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指导对人才培养进行精准定位。从市场需求来看,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尤其是旅游高端技术人才都是当前旅游业发展所必需的。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培养掌握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行业发展趋势,具有服务意识、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旅游领域从事研究、管理、策划、教育、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对旅游人才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要求,教学过程中强调在“3+C”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思路指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通过基于项目、问题的研究性教学将旅游行业发展问题或具体项目带人到课堂教学当中,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项目或问题的指导下,主动进行思考和研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当中;通过基于案例的学科前沿教学使学生接触到国内外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加深其对旅游行业的认知,提高自身的国际视野,同时这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基于实践应用的模拟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贴近真实世界的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提升应用水平;通过基于技能应用的专业实训将理论知识和软件技能融于现实场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源于真实世界的旅游产品和项目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参与到旅游规划、旅游产品设计等实践过程中,以主动的方式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掌握技术,提升应用能力。
  (三)学校教学
  学校教学环节注重综合能力和实用技术的培养,使学生在能力提升的同时强化专业技术。教学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中设置以素质教育为主的通识课程、以学科知识为主的基础课程、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的专业课程和以强化专业认知为主的特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采用以参观学习为主的认知实习、以模拟实践形式展开的随堂实习、以加深旅游产品体验为目的的专业考察、以调查研究为主体的研究性实习等形式。
  在旅游高等教育过程中,部分理论知识是对管理、历史、地理等传统学科理论知识的移植,学生对这些传统学科基础理论体系的理解不深刻,而教学过程中也没有足够的学分学时加以拓展。为解决这个问题,PAT-CDIO教学体系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从旅游相关学科的关系网出发,把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传统学科理论体系的补充,在课程设置时将传统学科的基础课程作为学习重点,然后再结合旅游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由外向内的扩展。课程设置时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而不是以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主导思想。
  (四)企业实践
  企业实践是对学生进行以旅游企业为主导的专业技能应用训练,使学生的能力和技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得以提升。同时,可以将企业实践结果通过教学评价机制反馈给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再对比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和旅游人才供给情况,对人才供给是否满足人才需求进行监测,如果存在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则需要对培养目标及时做出调整;如果供需平衡则依照原培养目标开展教学。另外,也可以在企业实践过程中通过校企交流对接,直接对教学过程进行指导。
  五、结论
  通过系列研究,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旅游人才需求不匹配。通过对国内开展旅游高等教育的院校、在校生人数的整理,以及60余所具有旅游专业硕士点的高校旅游院系依托学科和课程的统计调查,分析了中国旅游高等教育旅游人才供需现状。旅游高等教育院校的课程设置偏理论、轻实践,与旅游专业综合性、应用型特点不匹配。通过对旅游教育培训数据的梳理,我们发现国内旅游人才的供需数量不平衡和供需技术能力不匹配的问题。
  第二,以“去学科”思想为指导,紧贴行业、产业实际,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本研究提出了旅游高等教育的PAT-CDIO模式。该模式将应用(Practice)、能力(Ability)、技术(Technology)三要素融于CDIO教学过程设计中,建构了“3+C”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指导思路,强调学校和企业同时作为培养主体的一种双驱式人才培养思路。
  第三,本研究构建了PAT-CDIO教学体系,以市场需求为指导对人才培养进行精准定位。教学过程中强调在“3+C”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思路指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通过基于项目、问题的研究性教学将旅游行业发展问题或具体项目带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校教学环节注重综合能力和实用技术的培养,理论教学中设置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特色课程,实践教学中设置认知实习、模拟实践、专业考察和研究性实习等环节。企业实践环节注重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责任编辑:陈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55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