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涵泳,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另一种可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纵观如今的古代诗歌教学,语文教学改革在教材的编排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发,部编教材在设计时更加强调古代诗歌教学,一方面加大选文的比例,一方面开发适合时代需求的选文,如新入选的韩愈《晚春》、许浑《咸阳城东楼》等。可是反观目前的中学古代诗歌教学,显然是滞后的。笔者所在省份的每年语文中考卷都有古诗词填空题,为了拿到满分,教师往往主抓诗词默写,甚至为了节约时间,干脆只默写名句。二是浅尝辄止式的教学。古诗的语言具凝练性,表现的内容更具有隐喻性,而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停留在简单的分析上,字词、作者、写作技巧、诗歌主要内容或情感等内容点到即止,在讲授过程中又习惯将教学参考书上的要点或自己的主观理解灌输给学生,以个人的讲解取代学生的感悟。这种做法明显忽略了对学生思维层次的训练和审美体验的培养,使学生无法真正走进古诗的審美境界,甚至让学生产生枯燥无味之感。
   那么,如何让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变成一件有效、有趣而不枯燥的事?南宋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中所提及的“涵泳”,也许不失为一把打开中学古代诗歌教学的钥匙。
   一、“涵泳”的内涵
   “涵泳”一词,自古以来便有。“涵泳”的本义当是潜游,后由本义引申,“涵泳”就有浸润、沉浸之意,而取其比喻义,“涵泳”便有仔细读书、深入领会之意。宋代程朱理学家讲到学习时就主张“涵泳”,他指出在学道时心理状态要从容不迫,沉潜其中,不断玩索,自有所得。而宋代理学家朱熹则把“涵泳”当成一种语文学习方法提出:“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后来这一说法被广泛地运用到诗文评论中,“涵泳”便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鉴赏方法。而常见的“品味”“涵濡”“讽咏”亦是相同的意思。
   部编教材在设计时也注意到这种学习方法,在七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说明中这样写道:“本单元继续学习精读,应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虽然这是对学习现代诗文的要求,但放到古代诗歌中也同样适用:涵泳品味古诗,“浸泡”于其中。具体操作而言,“涵泳”其实就是先感受诗歌的语言文字,随后捕捉诗歌的意象,揣摩背后之意,最后把诸多意象联合起来,探索它们共同指涉的内容或情感。
   二、“涵泳”的实践
   基于“涵泳”的内涵和认知过程,在日常中学古代诗词教学时,笔者认为可以从古诗词的“语言”“意象”“情感”三方面入手,通过沉浸其中来寻找古诗词中所潜藏的真意。
   (一)品味语言,挖掘深意
   语言文字作为勾连读者和作品的载体,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古诗词的语言往往具有形象性、跳跃性、隐喻性等特征,因而对诗歌的涵泳可以从语言开始,尝试咀嚼语言背后的意义,捕捉语言因跳跃而留下的意义空白。
   第一要弄清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新课标对古诗词教学的基本要求为“诵读古代诗歌,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可见理解基本诗歌的内容是学习古诗词的基础。笔者在执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先引导学生利用字典或课下注释来理解句中“城阙、宦游人、无为、歧路”等词,同时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惑,并进行针对性解答。有学生曾对“风烟望五津”中的“风烟”提出质疑,若按词义去理解内容说不通。所以笔者顺势提出第二个要求:在关注词义的同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用法。如此处的“风烟”应为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全句意为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这就可以体现诗人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能因为鉴赏任务重而忽略这最基本的步骤,当然更不能仅仅局限于此而止步不前。
   第二要挖掘关键字词的深层意义。对于古诗中那些关键性字词,如传神的“诗眼”,则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反复推敲,既解字面之意,又解字内之意。如在执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笔者曾这样设置问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早”“新”“乱”“浅”四字能否删去?四字能否互换位置?学生在经过思考后,很快发现这四字并非任意而为,而是紧扣早春景物特征,争暖树的早莺、啄春泥的新燕、迷人眼的乱花、没马蹄的浅草,都是钱塘湖初春蓬勃生命力的有力表现。再如为人熟知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悠然见南山”的“见”,这些关键字词都值得我们细细挖掘,深入探究。
   第三要把握字词的感情色彩。诗人在抒发情感时往往是内敛的,但也会有情感外露的时刻,这个时候若能捕捉住那些饱含感情色彩的字词,对于理解整首诗词的感情就会多几分把握。在执教崔颢的《黄鹤楼》时,笔者尝试用一个主问题“全文的诗眼是什么?”来串联整堂课的教学。通读全诗,学生可以迅速筛选出关键词“愁”,一个“愁”字鲜明直接地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但如果光看诗歌前六句所描绘的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思,很难感知诗歌想要表达的情感,但有了“愁”字之后,再结合“乡关”二字,诗中的“愁”就具体鲜明了许多,这是一种由思念故乡所带来的愁绪,全诗所抒发的应是诗人漂泊异地所产生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抓住这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愁”字,学生便可以迅速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之进行深入的对话。
   (二)捕捉意象,融入意境
   “欣赏诗歌要特别注意体味核心意象”,部编教材在七年级上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解读中给出了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意象,就是“涵泳”的第二个突破点。所谓“意象”,即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熟知意象的基础上,可以将体味意象作为鉴赏诗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同时培养学生捕捉意象、体味意象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借助这种能力进行古诗词赏析。
   第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捕捉、积累意象。部编教材收入的古诗词中有些意象经常出现,按照学生的感知和理解,可以分为常见的几类,如送别类意象、羁旅思乡类意象、闲适隐逸类意象、边塞战争类意象、咏物言志类意象等。在学习具体篇目时又可以根据不同诗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积累。如讲到陶渊明的诗词,菊花、飞鸟、酒等意象是学生应有的知识储备。在讲到《饮酒》“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时,学生会迅速捕捉到“菊花”“飞鸟”两个意象,菊花有“花中隐士”的美誉,飞鸟则代表着冲破牢笼的自由,这两句诗寄寓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牢笼,重返自由恬淡生活的渴望。讲到李白的诗,“酒”的意蕴值得探究。“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爱酒,一杯酒下肚之后,诗兴常常泉涌而出。豪放洒脱时“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酒,郁闷失意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酒,孤独思念时“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酒……“酒”这一意象可以成为学生鉴赏李诗的突破口。    第二要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诗歌总是借助意象的描绘来寄托情志,景物就是包裹情感的外衣。若面对不太熟悉的意象,不妨借助联想和想象,由物的特点、姿态、品性进入,将跳跃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复现或还原诗歌所营造的意境。如在执教王维的《使至塞上》时,便可以巧妙地借助联想和想象来营造意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但如何让学生真切感知这种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呢?笔者先要求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这两句呈现的画面,结果画出来的是一缕烟、一条河和一轮圆月。烟、长河、圆月这些意象都有了,但是却少了点诗意。这个时候笔者请学生思考三个问题:第一画面上的事物是否齐全?第二这些事物有什么特征?第三这些事物彼此之间又有什么联系?随后学生根据提示,利用联想和想象丰富黑板上原有的畫面。首先,画面中应该有大漠、孤烟、黄河、圆月;其次,视野所及,一马平川、无边无际的大漠是背景,而渺无尽头的黄河则横贯其中;再次,在这纯然一色的背景上,只有一缕孤独的烽烟直上云霄,而它的旁边则是一轮又圆又大、孤悬于地平线上的落日。王维诗中的意境在联想和想象中逐渐变得清晰明朗,塞外壮丽的风光也就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之中。
   (三)揣摩诗意,感受诗情
   “诗言志”“诗缘情”,中国古代诗词的论题便已道出诗歌的基本特征,即抒情功能。在涵泳语言和意象的基础上,教会学生揣摩诗意和诗情是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引导学生走近诗意诗情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上文所提到的涵泳语言,把握字词的感情色彩,如常见的“喜”“悲”“愁”等词是一种;涵泳意象,揣摩蕴含其中的情感,如富有文化底蕴的“雁”“竹”等词是一种;而知人论世,作为一种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所谓“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则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情感往往会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产生,这时可以尝试让学生先了解诗人的境遇,随后设身处地地去体会诗人的情感状态或者诗歌所描绘的人物的情感状态。如在讲到《岳阳楼记》补充材料陈与义的《登岳阳楼》时,可以先补充陈与义其人。北宋灭亡后,被贬在陈留做监酒税小官的陈与义南奔襄汉,颠沛流离。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消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登岳阳楼》先从眼前之景写起:洞庭之滨,江水之西,旌帘在望,夕阳迟迟;再写洞庭湖分割吴蜀的地理位置,增添厚重的历史感;一句“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则是一个亡国之臣郁郁的愤懑;此时的诗人已到“白头”不惑之年,面对“风霜”和“老木沧波”,悲恨更添一份。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国破家亡后颠沛流离之苦。
   当然古诗词的鉴赏方法远不止“涵泳”这一种,它可以是吟诵美读,在反复吟诵文质兼美的诗文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它可以是小组合作,通过发挥大家的智慧,质疑问难,探究诗歌的意蕴,领悟诗歌的内涵……面对这座横亘在当代与历史之间的古诗词高山,我们今天的中学古诗词教学不能只追求浅层次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学科素养在课堂上落地,少些功利色彩,多些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陶有宏.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现状问题研[J].中国学术期刊,2012(9) .
   [3]宋端凯.本立而道生——浅谈初中古诗词审美意象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19(1-2):56-58.
  [此文获第十四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大赛论文项一等奖。]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首《浣溪沙》写于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公元1084年),彼时苏轼已经离开谪居四年多的黄州,迁移汝州。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近五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苏轼意志消沉、委靡不振,相反,此时的苏轼仿佛经过一场透彻灵魂的洗礼,完成了自身的完美蜕变与人格重塑。所以经历了宦海沉浮后,苏轼才能俯首滚滚红尘,以超脱旷达的人生姿态,荣辱不惊云淡风轻的发出优雅的吟唱:“人间有味是清欢。”
   林语堂在他那部精彩纷呈的大作《苏东坡传》中说:“喜欢那个诗人完全是由于一种癖好。我想李白更为崇高,杜甫更为伟大……但不必表示什么歉意,恕我直言,我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苏轼生平无须赘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折服于这位天才文人的精妙笔锋和人格魅力。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很多写得一手好文章的人,然而,无论是作品还是人品都让人钦佩的文人却是寥若晨星。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喜欢苏轼、敬仰苏轼甚至把他当做精神的楷模灵魂对话的对象?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心里也会有一千个苏东坡。苏轼无疑是可爱的,不论从哪一方面从微小放大数倍,都会让人发现其独特的魔力。有人喜欢苏轼的作品,如“春鸟秋虫之声”,挥洒自如、泼墨写意,或即兴而发,或恢弘扩大,不忮不求,批评臧否;有人钦佩苏轼的人格,失意时不随波逐流,得意时不喜形于色,淡看荣辱,光风霁月。
   “文人穷而后工”,这句话放在苏轼身上似乎很贴切,仔细想来却不然。诚然,苏轼一生并不平顺,宦海沉浮、颠沛流离、命途多舛,六十四年的人生里,屡次贬谪,多半流落客乡。这样的命运,对一个普通人也十分不公,更何况这样一位胸有旷世之才、笔下生花的天才文人。然而,苏轼的思想与灵魂并没有遗失在迁徙的旅途上,在一次次命运的洗礼下,这位旷世奇才完成了人格的重塑,实现完美的蜕变,“遗世独立,羽化登仙”。而这些坎坷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具转折意义的,当属谪居黄州的四年。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原本一腔报国热血豪情的苏轼,由于闻名历史的“乌台诗案”锒铛入狱,何正臣、李定等人的陷害,使苏轼不仅凭空受到牢狱之灾,仕途更是失去希望,“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历史最终没有辜负这位旷世奇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黄州成就了苏轼,而苏轼也成就了黄州。    元丰二年除夕,在监中度过四个月又二十天的苏轼被释出狱,感慨万千的诗人写道:“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元丰三年正月初一,四十五岁的苏轼携长子迈,凄凉就道前往黄州。从元丰三年二月到元丰七年四月,苏轼在黄州谪居四年零两个月,这期间他创作了数量众多的诗词书文,在这些纷繁的文学作品中,苏轼却对几个意象情有独钟,在他的诗词中数见对“花”“江”“月”“梦”等意象的描写。笔者将从对这些意象的分析中,全面展现苏轼的艺术创造和他的生命精神。
   一、“陋邦何处得此花”——花之儒
   “花”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描写最多的意象之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槛拂露华浓”,数不尽的姹紫嫣红开遍。不论是凌寒傲雪的梅花,还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不论是悠然南山下的菊花,还是花中君子的兰花,都是主流思想中备受讴歌的对象。高洁、傲岸、不屈、有所为,这些品质都是儒家所提倡和赞扬的,是符合传统主流的价值要求的。花是入世的,甚至是世俗的,寄诗情于百花的文人骚客,何尝不是在以花喻人,表现其自身的儒家精神?
   在苏轼的诗词中,“花”的意象同样代表了诗人作为一个受到儒家系统训练的士大夫的心灵感受。此时苏轼的内心是郁郁不平的,是迷茫孤寂的,甚至是发牢骚的,诗人虽说“此灾何必深追咎”,却仍在儒家的思想体系里来审视自身的遭遇,并未“勘破”。苏轼自称为“吾平生得意诗也”的“寓居定惠院海棠诗”正是苏轼对自身不平遭遇的诉说。诗名为“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点出流落黄州的苏轼正如同这贫瘠陋邦野外盛开的海棠,埋没无人知,海棠如苏轼、苏轼为海棠,以海棠为载体,苏轼宣泄着自己无法言说的抑郁,“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独幽”“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天涯流落具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也许,苏轼之所以说此诗使他平生得意之作,也与当时沦落他乡同遇沦落花的心态有关。除此诗外,苏轼更广为流传的一首海棠诗也写于寓居定惠院时,“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顾烧高烛照红妆”。川端康成也曾写过这样的句子,“凌晨四点钟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细腻的情感与才思彰显了作者的非凡文学功力,而诗人化身为“护花使者”燃红烛以照花,又何尝不是期望君主能够怜才惜才,重视自己。
   苏轼在黄州时期,为和章质夫写了一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王国维评价说:“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杨花零落,辗转无依,词人说“无人惜”自己却成为“惜花人”,杨花的身世不能自主触动了苏轼的心,同病相怜之感顿生,在为杨花歌咏的同时,也是为自己告白,情韵丰富,幽怨缠绵。
   这些“花”的意象大都出现在黄州早期的诗词中,虽然这些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创造,然而如果仅仅是这些作品,苏轼最多是个能够引起读者同情的诗人,很大程度上,在这些作品中的苏轼只是在“顾影自怜”“叹花伤情”,那个具有千年魅力的苏轼还在酝酿,等待石破天惊。
   二、“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江月禅
   明代杨慎曾写过一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江水奔流,明月依旧,江与月的组合永远能达到禅的意境。从纯粹的自然审美到感性的玄理哲思,观古今于须臾,抚沧海于一瞬,与“永恒”猝然相遇。张若虚一首《春江花月夜》,是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思考是禅意的追问。
   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禅的心灵状态深刻体现在苏轼的作品中,尤其在江与月相辉映的艺术境界中。苏轼黄州的名篇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元丰五年,均是在江流婉转、月照江流的禅境中挥毫而成。黄州虽然贫瘠,却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苏轼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滋养与素材。奔流而去的长江,笑看江山尽换,皎洁寂静的明月,不为人间换了容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年雄姿英发的周郎已湮没于滚滚江水中,而如今,赤壁旁只剩幽人凭吊。激荡江流拍岸,如雪似練,而苏轼在这水光相接的长江畔,压抑的心情被涤荡,沉郁的精神受洗礼,说什么生前身后事,千年后不过一场空。《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诗人怀古喻今人格重建的起点,《赤壁赋》则是苏轼人格蜕变的高潮。“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苍茫天地之间,不禁觉得个人如“沧海之一粟”,而苏轼并没有停留在对江月无穷的感慨上,“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摆脱了自身局限的眼界,将渺小的个体与无尽的宇宙联系在一起,生出物我永恒的禅思,其境界又岂是自怨自艾的哀叹可比。
   以前后三篇代表作为界,苏轼在黄州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两期,前期主要抒发诗人被贬的苦寂抑郁,而后期,完成了人格重建的苏轼,从仕途不顺中解脱出来,超脱而旷达。“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和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就像余秋雨所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这种成熟,是苏轼思想中禅境的投射,佛祖拈花一笑,苏轼已了悟。    三、“万事到头都是梦”——梦中道
   如果仅仅从儒和禅两个角度来分析苏轼,虽然也可以勾勒出完整的文人轮廓,却不能全面地解释苏轼的生命精神。儒和禅使苏轼积极超脱,使他成为秉性难改的乐天派,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月下的散步者,是天才的士大夫。而道,让苏轼变得矛盾、变得复杂,他能荒诞怪癖也能庄重恢弘,有顺从也有叛逆,有超脱也有纠结,种种世相使苏轼熠熠闪烁的天才光芒具有更为迷人的魔力。
   庄子说“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近乎技为道”。庄子是具有艺术天才的哲学家,对于艺术境界的阐发最为精妙,在他是“道”。易经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石涛也说:“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
   而苏轼的道,就是“梦”的意象,清醒与沉醉之间,不知庄生梦蝶还是蝶梦周庄。苏轼的梦是消极的,逃避的,是自我安慰的,同时苏轼的梦又是超脱的,飘逸的,是勘破红尘的。苏轼刚到黄州时,作《西江月·黄州中秋》:“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枫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嫌客少,月明多破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离开亲人被贬黄州,此时往事的繁华喧嚣,苏轼已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往事如一梦,梦醒已成空。苏轼想用“梦”来安慰自己,来让自己解脱,然而如同借酒浇愁愁更愁一般,用梦来逃避并不能使苏轼获得心灵上的皈依,只能让他陷入自我否定的困境。这样的心境在《南乡子》中亦有体现,“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的道并不止于梦,梦让苏轼变得缥缈,变得虚无,梦与醒之间,构成了苏轼完整的生命精神。《临江仙·夜归临皋》中,苏轼写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心灵渴望摆脱蝇营狗苟,也努力践行自身的思想,生活的磨难仕途的多舛,骨子里的乐天,梦醒间的双重性格,使苏轼丰满,让他最终成为苏轼。孔子的弟子曾问他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这些贤人临死之前,有无怨恨?”孔子曰:“求仁而得仁,有何怨?”在黄州,苏轼获得了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艺术才情蒸馏升华,心中“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儒、禅、道,构成苏轼生命精神的不同侧面,向后人展现出全景的苏轼。这位天才的文人,对于词,开阔其领域,可以谈道也可说禅;其文章清新自然,或庄严纯正或轻松曼妙,各臻其妙;其为人,超脱旷达,飘逸潇洒,“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黃州是苏轼人性突围的比武场,他成功了。而对黄州的感情,对人生的流离起伏,或许可以用苏轼的一首词作结:“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参考文献:
   [1]林语堂.苏东坡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
   [2]王琳祥.苏东坡谪居黄州[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苏轼.苏轼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此文获第十四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大赛论文项一等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64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