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情感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卢美琼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具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及与人正常交往沟通的能力,还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个性与健全的人格塑造的重任。初中生身心发展不完全成熟,“三观”尚未形成,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研读文本、指导朗读、课堂练笔三个角度阐述了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情感教育,旨在有效地促进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切实开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文本朗读;练笔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中可以看出,语文课程因其是语言文字学习的课程,而且是母语学习的课程,其承载的教育功能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健全的人格塑造”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这就决定了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初中生,身心发展还不完全成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一方面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为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该如何渗透情感教育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从教育教学的层面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打开了有效的学习和实施途径。
  一、 研读文本,切入情感
  纵观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从体裁上看,除了数量不多的几篇应用文外,其他基本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篇篇都具有文质兼美的特性。在这些文章中,或写景、或抒情、或记事、或议论,编者在编写之时都是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而编入教材的。就人文主题而言,教材从七年级的亲情、友情以及自然之情的教学主题,逐渐上升并过渡到九年级对革命传统教育、优秀文化传统、国家主权意识、海洋意识等主题的知识渗透,使学生由对自我意识的关注逐步扩展到对社会、对民族的关注,引导学生由热爱生活、学会感恩教育上升到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学会坚守与担当的相关人文教育。教师在研读文本时,一定要抓住文本教育的核心内容、主题内涵以及教学运用价值来有力地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例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这是一组写景的美文,有现代散文三篇:《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还有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这些文章作者都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各有情趣。教学中要通过切入“景美、情更美”的这个教学主题,引领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及描写手法来品读文本、走近作者,通过感悟这些景物的“自然美”,从而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美,并从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再如,九年级下册的初中语文内容,第一单元是以“爱国”为主题进行教学编排的,以诗歌内容为主要教学对象。在教学《祖国啊,我亲爱的母亲》时,首先要切入本诗的创作背景与时代背景,整体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然后再抓住诗中的几个意象,通过诗人前后情感的变化,来体味诗人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情感,从而感受诗人的使命担当与历史责任感,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研读文本是切入情感的有效学习前提,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学习形式。
  二、 指导朗读,抒发情感
  新课标中指出,各个年级都要重视“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朗读。在朗读中,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学习基础上,通过对文章节奏的把握、句式长短的体会、语气情感的变化来揣摩作者及文章中的情感态度,提高审美品位。例如,八年级下册《安塞的腰鼓》一文,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品内容丰富,句式巧妙、长短结合,运用了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语言气势磅礴、风格粗犷豪放、画面雄浑奇伟,教学中就要抓住一个“美”字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浓浓的乡土气息,是最为关键的学习方式。文章所蕴含的“美”表现在哪里呢?打鼓前蓄势待发的后生是沉稳安静的美、火热的舞蹈场面是热烈激昂的美、隆隆的鼓声是铿锵激越的美、击鼓的后生是活力四射的美、自由的舞姿是粗獷豪放的美……在朗读时,要根据不同的美引导学生多样化的进行朗读,长短句子对读、小组合作赛读、全班齐声朗读、教师激情引读等,让学生完全沉浸在这气势磅礴的鼓声之中,让这奇伟雄浑的安塞腰鼓跳出教材,响在学生充满情感的朗读声中。这样的情感渗透是渐进的、无声的、自然的。
  再如,九年级上册《我爱这土地》一诗,情感真挚、深沉、浓烈,全诗虽然只有短短10行、110个字,但却表达出作者对祖国的无限深情。教学中,就要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体验并感受这一份深情。首先引导学生感受全诗深沉的情感基调,感受语速的快慢,对于全诗的长句子要读出重音,把握好语气节奏,抓住诗中的意象读出作品缠绵而深沉的爱国情思。朗读是抒发情感的直接表达形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有效的朗读表现形式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进一步促进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三、 课堂练笔,迁移情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情感渗透教育,如果只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层面,那这种教育仅仅是“渗透”而已,远达不到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作用,如果根据教学内容,再进行巧妙的情感迁移,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例如,七年级上册《散步》一文,内容看似浅显,但意蕴深远。文章写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情景。由出现“矛盾”最后归于和谐的故事,体现了浓浓的亲情。文章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不仅写出了“孝”的情感力量,还写出了年轻人的责任和担当。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描述的这一家人平常生活中浓浓的亲情画面后,请学生回忆一下自己身边类似的温暖场景,可以先以口头的语言交流形式表达各自对“爱”和“孝”的理解,进而再以练笔训练的写作方式来延伸类似的温情场面。这样,学生把从文章中感受到的温暖亲情迁移到生活画面当中,在回忆、交流、书写的情感表达中,品味并真切地体会到了这种最为平凡却不失珍贵的情感力量,如此,既加深了自我感受,又丰盈了情感体验,可谓一举两得,值得倡导并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   再如,八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内容,这是一组通过小说、诗歌、散文不同体裁展现民俗风情的文章。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文本教材当中所描述的民俗风情,“美”的情感和体验也可能仅仅只是停留在书本当中,如果在学完本组的最后一篇文章《灯笼》后,引导学生通过情感迁移,让学生说一说家乡有什么民俗活动,然后用自己喜欢的表达形式再来写一写,学生对家乡热爱的情感和体验就会随着课文内容的拓展而进一步加强。由此可见,课堂练笔,是迁移情感的有效表达方式,是加强学生情感教育的直接学习形式。
  四、 运用语言,调动情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言基调的运用和把握是体现情感教育的直接表现形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热情饱满的教学态度和丰富幽默的教学语言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的有效途径。鉴于语文教学的语言特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将自身的情感力量融入教学语言中,借助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还有语言样式的情感力量,再配以辅助情感力量的肢体语言,可以在调动学生学习情感的同时,进一步渲染文本教学内容的情感力量。鉴于初中语文教材文质兼美的文本内容特点,教学除了品读、赏析等多样的朗读形式外,教师激情昂扬的课堂内容呈现是展现情感教育力量的有效表现形式,另外,师生之间的学习沟通和情感交流也都是体现情感教育的基本表现形式。人是富有情感思想的个体,而文本教学内容也是浸染了情感灵魂的教育力量,因而,通过语言的把握和运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而且可以将教学内容淋漓尽致地表达到极致。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就是一篇赋予了语言美、情感美、图画美以及音乐美的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优美的语言文字,通过情感教育的传递力量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情感,在教师充满对春的向往和憧憬的语言描述中,学生不仅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对万事万物的憧憬与热爱情感,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思想。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这是最为基本也是最为有力的教学形式。
  五、 借助手段,渲染情感
  文学作品大多都离不开恢宏的景象和生动的文字描述,除了通过语言体会情感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助适当的教学手段来体会思想情感并达到促进情感教育的目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就是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生动、形象地展现文本教学内容,而且利用声音、图画以及动态的视觉效果能更加有力地渲染文本的情感力量。纵观当前的课堂教学,多数教师都有效地借助了教学手段的革新,切实地加强了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而初中语文教学更是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创造了情境教学的学习氛围,从而也达到了渲染文本情感的教育实质。例如,七年级下册的《黄河颂》一文,其文本的情感教育力量颇为浓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中的音频和视觉效果来创設恢宏的教学情境,从而在领悟文字描述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情感教育的学习形式。当然,除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查阅资料、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都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有效学习形式,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性地加以运用,并达到渲染情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改革形势下,教师在工作中不仅要认真研究教材、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而且在教学中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并进一步抓住情感教育的契机,就能够有力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语文教学要本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的同时,要始终把发展学生的素养能力与培养学生健全的身心发展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此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进一步汲取情感教育的伟大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文东.浅谈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周报,2019(3).
  [2]李宏儒.情感教学在汉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2014(21).
  [3]胡春艳.试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新课程,2018(4).
  作者简介:卢美琼,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881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