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孙玲

  摘 要:本文在总结前人探究性学习成果的基础上,从其理论基础和概念入手,通过研究其分类、评价、误区,来提高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地理教学;问题情景;探究模式
  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让学生拥有终身学习能力。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探究性学习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有众多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对其如何实施做出各种探索。从活动形式上,有90年代在美国中小学流行的“动手做”模式;有2000年9月我国景山教育网首次推出的“情景探索学习模式”;有近十年来,从活动对象分类的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教师引导探究等模式。以上探索都为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做出了有益尝试,但笔者认为这些探索在操作性方面还有待于改进。
  本文将以探究性学习概念和理论基础为依据,通过研究其模式的分类、评价、误区,对探究性学习具体操作方面予以细化,以增强其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可操作性,论述如下。
  一、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一)探究性学习概念
  探究性学习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该问题情境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学习有关知识,完成知识建构,从而使得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指出:有意义的问题情景是探究性学习必备且重要的环节;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是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目标。
  (二)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学习是通过同化、顺化、平衡这三个过程来完成知识建构的,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理解、解释世界的图式。
  同化:用已知经验理解和解释世界。
  顺化:原有经验无法理解解释世界时,改变认知来促进其理解。
  平衡:利用已知经验或改变已知经验来完成理解解释世界,这个达成的结果就是平衡。
  图式:平衡所形成的认知模式为图式。
  二、 探究性学习模式
  探究性学习是通过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来引导教学。情境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必备且重要的环节,因此,有意义的问题情境的创立是探究性学习成败的关键。
  什么样的情境是有意义的情境呢?与教学目标有关,与学生认知层次、认知能力相匹配的问题情境,是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与材料新奇与否没有关系。
  本课题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教学中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很多,缺少的是读懂情境的经验”。只有学生有效调集其已知经验,去看懂、听懂、读懂这个问题情境,去理解、解释情境中的问题,去完成知识的同化与顺化时,情境才会是有意义的情境。因此,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其关键不在情境上,在于帮助学生对已知经验进行管理。
  基于上述理由,针对已知经验管理,让问题情境更有意义,本文把探究性学习模式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课案导学”模式——帮助学生把需要的已知经验,做好整理工作,主要用于课前预习;第二类是“实践课”模式——在学生创造共同已知经验的基础上,就一个问题展开探究,完成知识建构,实现学生认知升级,主要用于单元结束后知识运用学习。
  (一)课案导学模式
  案例:热力环流
  活动材料:
  材料1:近几年来,苏州夏季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苏州市区大雨倾盆,东、西山几乎滴雨不下,酿成旱灾,政府实施人工降雨以缓解旱情。
  材料2:苏州市区图
  活动要求:
  活动1:据材料1描述的天气状况,画出苏州市区和东、西山的大气的垂直运动。
  活动2:苏州市区的倾盆大雨,除本市区的有限水汽外,还有哪里可以提供水源?在苏州地区图寻找其水汽来源,并用剪头表示其水汽的输送。
  活动3:利用自己完成的图,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图中大气垂直运动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4:为“画图表示的现象”进行命名,并在生活中尋找2到3个类似现象。
  导学案设计思考:
  第一,从已知经验管理的角度出发。热力环流需要调集的已知有效经验:1. 热胀冷缩原理,画图表示空气热胀冷缩的运动状况;2. 苏州市区水汽来源的水汽输送环节;3. 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第二,从搭建已知经验与所学知识桥梁着手。比如上述案例中的现象概括、现象成因描述,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的铺垫与衔接。
  第三,从教学建议上考虑。教学建议要求: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课时为两课时。
  教学建议显示,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在热力环流原理及解释相关现象。
  课案导学模式的优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帮助学生调集、管理有效经验。这些有效经验都属于基础的认知体验,类似于生活常识,但整理出来之后,对于与认知体验有关的情境,学生容易识别。另外,在课后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还会过滤掉调集的部分错误经验。
  第二,有利于学生的合作探究。相较于课堂上交流,课下交流学生参与度更高、参与人员的随机性更强,学生也更有积极性,思考也更加深入。
  第三,有利于将课堂时间压在重难点的教学上,笔者称之为课堂教学的“范弗里特弹药”模式。
  (二)实践课模式
  案例1:太阳视运动图的做图及运用研究。
  活动要求:
  1. 画出自己日常所看到的太阳运动轨迹。
  2. 画出二分二至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3. 比较三幅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差异。
  4. 说出自己做图时的做图依据。
  5. 写出太阳视运动图所蕴含的地理意义。   活动过程:
  1. 课前工作
  ①分组:课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平时的交往状况,进行分组。组长安排每个同学的任务,每个同学是任务定期更换。
  ②下发探究材料。人手一份了解内容,完成相应任务。
  2. 课堂活动
  ①小组汇总,提出问题。
  ②成果展示,各小组就其他小组成果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探究结果展示: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做图方法及用途:
  做图方法:
  1. 确定方位:以观察者所在地点为圆心画一个大圆,借助于经线确定南北方向,借助于地球自转定东西方向。
  2. 想象天球及天顶:以观察者为中心,以无穷远为半径做出一个球体,延长观察者头顶的假想的线,这条线与天球的交点就是天顶。
  3. 确定观察者所在点的正午太阳方位:根据观察者所在半球,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正午太阳的方位。例如观察者在北温带,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
  4. 画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连接日出日落以及正午太阳在天球上的点,做出太阳视运动轨迹图。(日出日落的位置是在光照图的侧视图上得出的已知点)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用途:
  1. 观察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正午太阳在天球上的点与观察者所在点的连线与地面的夹角,该角为正午太阳高度角。
  2. 看昼夜长短。
  根据地平线以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与地平线以下的太阳视运动轨迹的比例,判断昼夜长短状况。
  3. 直观感知观测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的关系。
  设计思考:
  第一,就考试而言,太阳视运动时常考查,但学生得分较低。
  第二,从图的价值来看,视运动图具有直观的特点,对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球运动的相关概念有很大帮助。
  第三,从太阳视运动图的学习目的以及学习该内容所需已知经验来看,这部分内容的探究活动,安排在地球运动结束后最佳。
  实践课模式优点:
  实践课在学生完成基础理论学习之后开展,此时学生已具备共同的已知经验。这种情况有助于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知,完成知识建构,实现认知升级。
  同时,实践课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增强学生理论与现实结合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三、 探究性学习评价策略
  (一)评价方式
  探究性学习通过问题探究来完成知识建构,形成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及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探究性学习过程性特征更显著,其能力的显现在短期内难以进行定量说明。基于上述理由,探究性学习采用过程性评价,将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二)评价内容
  探究性学习过程指向明显,因而其评价内容要关注过程。评价时可以从前期投入、过程探究、探究完成的贡献度来展开。评价指向过程,学生才会关注过程,良好的过程更易产生良好的结果。
  (三)评价误区及解决方法
  误区1:评价流于形式
  评价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当面的个人称赞,也可以是当众的集体表扬,可以是老师对同学的评价,也可以是同学对同学的评价,或者是个人的自评。但评价一定要有目的性,有目的的指向过程的评价更容易引发学生重视过程的行为。因而,增强评价的目的性,可避免评价流于形式。
  误区2:评价仅为过程,为评价而评价。
  过程性评价,很容易让人进入只看见“眼前的过程”的评价误区。只为过程的研究,其意义何在呢?过程一定是以“要达成的结果”为导向,因而,过程性评价要有明确的评价指向——为学生接下来的探究指明方向。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评价才是真正的评价,才是有价值的评价。
  四、 探究性学习实施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探究性学习的神话与泛化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完成知识建构”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技能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是其目的,因此体现能力要求的内容,更适宜探究。因为能力的形成,一定是在锻炼过程中形成的,而知识的学习却可以通过老师的讲授、告知、解释以及学生间的讨论来完成。因而,探究性学习不适于知识性内容的學习。避免探究性学习的神化与泛化,明确探究内容的选择,有助于充分发挥探究性学习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二)探究性学习时间安排的临时化与随意化
  在教学中,探究性学习课通常是用于公开课。这种情况必然带来学习时间安排的临时化和随意化。但由于探究性学习前期工作较多,临时安排探究课,不仅内容选取不一定恰当,准备也不充分,探究效果必定大打折扣。在学期之前或每个单元学习之前确定探究课时间安排,可以有效避免探究性学习时间安排的临时化和随意化,增强探究的效果。
  (三)课案导学问题设计复杂化
  导学案设计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调集有效经验,搭建已知经验与所学知识的桥梁。过于复杂的导学案会有喧兵夺主的麻烦,反而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探究性学习是当前素质教育体系下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升学生终生学习能力方面有显著优势,但其也有其适应性及局限性。地理育人,不应该只遵循一种模式,应该是教师不断探索、不断革新自己育人方法中的“动态生成”过程。
  参考文献: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
  [2]程艳新,林宪生.“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模式”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地理教学,2018(1).
  [3]卢莹.高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模式初探:以《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课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报,2014(5).
  [4]曹宝龙.基于素养发展目标的教学深度改革[R].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2017(10).
  [5]蒋丹凤.能力建设与高考改革同行:基于对高考改革试点省市的观察与思考[J].地理教学,2018(1).
  作者简介:
  孙玲,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1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