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路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端蓉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以及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在现如今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多的任务和目标,不仅需要数学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还需要积极渗透核心素养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目前,核心素养是教育工作者较为关注和重视的话题之一,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简单分析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并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简单阐述。
  一、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当形成的、有助于学生个人发展的综合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基于数学知识和相关技能而产生的,且真实反映出小学数学知识与技能所包含的数学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数学分析能力、数学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图形观念以及建模思维等,对于加深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现如今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主体模糊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深入,小学数学老师开始关注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也越来越重视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发挥,但是,部分数学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学主体模糊的情况,总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放在课堂主宰位置上,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不仅不利于良好数学课堂教学氛围的营建,从而对学生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积极性带来一定的影响,也不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效果,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更不利于学生小学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培养以及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更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使得数学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突破和创新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问题与困难,不仅需要数学老师考量到学生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方法的适应性,还需要考虑到教学新模式与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问题,导致部分数学老师发掘出得心应手的数学教学新模式后,总会在教学方案设计以及课堂教学中不自觉的使用这一种教学模式,而不是根据教学内容研究更加适合的教学新模式。虽然可以在新教学模式的应用初期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并激发学生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兴趣,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以及教学模式使用频率的增加,这种单一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终将会失去对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吸引作用,再加上新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融合度较差,难以真正发挥新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以及促进作用。
  (三)部分小学数学老师教学能力较弱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需要数学老师通过阶段性以及综合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但是,目前还有部分小学数学老师虽然具备应有的数学知识储备,却受教学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数学老师的教学能力较弱,从而影响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學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
  三、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普遍具有理解能力较弱以及思维发展不完善等年龄特征,使得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只是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数学知识,很难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中的内涵,也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则更加重视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以及解决思路的掌握,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实际运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数学问题自主解决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并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提倡以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经历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的改善,并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学习专注度,还可以让学生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四、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利用课堂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并加强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参与积极性,以及调动学生的课堂自主思考兴趣和思维活跃性。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老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置合理的探究问题,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思维活跃程度,还可以利用探究问题以及数学老师的合理引导,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小数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教学时,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并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数学老师首先应加强学生对周长这一数学概念的理解效果,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探究问题让学生进行更加直接的体悟,比如让学生亲自测量书本等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周长,而数学老师则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疏忽之处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了解周长的概念。然后,数学老师为学生提出进一步的探究问题,比如“如果是树叶这样不规则的图形,我们怎么测量它的周长?”,并让学生以同桌二人相互探讨的方式研究出测量方案,有的同学会回答“使用格尺一点一点地测量”,数学老师可以延续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用格尺确实可以测量出树叶的大致周长,还有更准确的测量方法吗?”有的学生会说:“用更软的尺子测量。”数学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但是树叶有很多细小的锯齿,用软尺测量也会有较大误差,还可以怎样测量?”最终有学生给出了较为实用的答案“用细线围出树叶的周长,然后拉直细线并测量细线的长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入教学方法,数学老师应重视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层次性,对于学生给出的答案和观点,数学老师应对其中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反应和赞扬,并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问题分析能力以及问题探究兴趣的培养。   (二)利用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数学理解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的灌输式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效果,却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数学老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一些实践题目,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知识并获取新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教学时,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整数乘法的概念,并掌握整数乘法的运算技巧和计算方法。数学老师在讲解完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要点后,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道实践练习题“计算25×19×4=?”,先让学生通过笔算的方式对乘法算式进行计算,然后数学老师引导学生将算式中的数字以不同的顺序两两相乘再与第三个数字相乘,并让学生观察计算过程以及计算结果有什么不同之处,最后,数学老师根据学生的观察体验为学生讲解乘法的计算顺序并不影响计算结果这一特点,并引申出简便运算这一数学概念。这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亲自观察的方式,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印证,再辅以数学老师的适当引导和讲解,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效果,并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培养,还有助于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通过创设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将运用于现实生活,而小学数学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并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还包含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教学目的。所以,数学老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实际情境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奇心强等特點,提升学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参与兴趣,并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例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加与减》教学时,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概念以及运算方法。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个教学情境,比如,让学生以同桌两人为一组,每人在手中拿着不同数量的铅笔进行比较,并让学生通过“我的铅笔是几根,比你多几根”以及“我的铅笔是几根,你的铅笔是几根,加在一起是几根”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减法和加法的概念,这种小学数学课堂实际情境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联系实际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接的接触数学知识,并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五、 总结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数学老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需要,制定科学、合理、丰富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改善课堂学习氛围并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获取数学知识,使学生由原本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彩刚.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路径[J].情感读本,2017(32).
  [2]李志芳.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7).
  [3]杲先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吉林教育,2017(25).
  作者简介:
  王端蓉,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三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076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