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的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微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其操作难度小和功能强大的优势使之在手机用户中得到了普及。同时,微信也在教育中得到了应用,开创了“微课程”和“微视频”,通过微信这个工具可开展远程教育、家庭作业布置、预习方案的发布、师生、家长之间的沟通等功能,方便了教学和人际交流。本文就小学语文开展微课程教学的意义、设计的分類和评价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使语文微课程教学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程;教学设计
  在“微时代”,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微课程”“微视频”的研究,国外的脸书和推特这两种交流工具比较流行,而中国的微信和QQ比较盛行,但是随着微信技术的开发,微信便利性、功能性逐渐地得到了体现,通过微信开展短视频教学功能被广大师生们普遍使用。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提出语文微课程教学设计的路线、步骤以及注意的事项,分析语文微课程的课程资源、教学活动和反馈评价等,提高微课程教学的效率。
  一、 小学语文微课程教学的优势分析
  微课程教学依托校园网、网络学习通、优质资源通、教育资源与管理等服务平台进行“知识讲授、示范指导、操作练习、学习评价”等教学活动,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增加交流互动,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进,使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进入一个新的教育时代。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学生自行调整学习时间和难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二是可开展分组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是打破了微学习的碎片化限制,全面系统的学习,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匹配,完成课程学习的任务。四是缩短学习时间,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五是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训练,如写作、交际、阅读等,实现不同学生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二、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目标
  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在全国比较通用,成为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的主要教材。对此,探讨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以人教版小学新课程实验教学作为微课实例。根据人教版教材设计出的微课实例课适用于所有地区学校的语文教学或学生的自学,也适用于预习和课后复习,可作为课程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进行共享,从而减轻了教师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各学校教师也可以根据人教版设计的微课程进行改造加工形成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微课程。
  三、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分类
  小学语文微课包括基础阶段课和提高阶段课两个级别。基础微课设计根据微课标准和教学内容设计,突出最为基本的技能讲解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微课标准的目标就是在课本之外拓展学习内容,将语言知识、写作知识、文化知识和文学知识进行综合延申,扩展学生的语文视野,进行探究式学习。下面就语文基础阶段微课设计和提高阶段微课设计进行分析。
  (一)小学语文基础微课程设计
  基础微课设计必须掌握设计的基本目标,将教材知识内容作为设计的依据,突出教材内容的重点,保证学生会做课本中的试题,完成最为基本的识字、阅读、写作和朗读等教学活动。小学语文基础微课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出发,根据所有学生最基本的情况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这些基本课程内容的教学需在20分钟内完成,规范微课的资源开发、学习活动和结果评价等三个要素。
  (二)小学语文提高微课程设计
  提升微课设计是课程在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知识和能力的拓展,对语文知识更加感兴趣和爱学习的学生提供的一种提高个人语文能力的教学活动。在小学阶段的识字阶段,提高微课程能够拓展识字、书法欣赏等内容;阅读领域能够扩大阅读范围,延伸阅读链条;写作领域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交流水平,细化具体语文内容的训练;综合学习领域能够增加语文的知识点和文化视野。
  四、 小学语文微课程评价设计
  (一)微课程评价原则
  微课程评价原则依据语文新课标的有关要求提出的:一是遵循改善教师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兴趣学习的原则。二是教学评价主体多样化和评价对象单一化。三是注重微课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建立新的评价与选择标准。
  (二)微课程评价实施
  小学语文微课评价的内容包括过程评价、效果评价和资源评价等。过程评价就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记录与学习进行评价;效果评价就是对教师设计的量化指标和调查问卷进行评价;资源评价就是对不同的课文内容进行评价。小学语文教学微课评价设计要根据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的情况来定,低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较差,学习难度加大,可以采取其他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五、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步骤
  微课程设计要考虑诸多的因素和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进行:一是设计学习目标:单元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和知识难点的确定与分析。二是微课主题:微课的主题与教材课题的异同。三是学习者分析:教师掌握学生的年龄段、性别、民族、家庭背景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四是学习内容:微课学习的内容与单元教学设计之间关系,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拓展学习内容。五是选择学习方法:根据学习内容和知识水平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所有学习方法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六是课程资源开发:微课资源丰富而且多样性。课程资源不仅仅指教材内容,还包括图片、视频、音频和动画等内容。七是学习内容设计:微课教学过程分为几个环节和步骤。微课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八是评价设计:学习资源选择、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九是微课教学的反馈分析:学习资源在微课教学活动中得到验证,微课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率等是否达到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程度及没有完成目标的原因进行反馈分析,从而进一步修改微课设计。需要注意的是,微课设计的各个环节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各个环节的开发与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特别注意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操作内容,从评价中获取信息多所有微课进行修正。   六、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路线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语文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和课程教学设计,通过单元知识重点的定位和梳理,完成语文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包括写作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等,從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和写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小学语文课程中,通过单元结构体现知识能力,通过若干篇课文的学习训练写作、口语和综合能力。每个单元中的课文根据内容的价值大小分为精度和略读,给教师和学生指明了单元教学的重点。教学大纲和新课标规定教学目标都按照学期设计教学目标。语文微课设计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结果、情感与价值三个方面设计,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时将各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分解到每个单元教学阶段中,才能依据好教材科学地完成教学设计。语文微课教学设计对单元知识分析和难点的确定,成为微课设计学习目标的根本。在语文微课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中,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标注。根据语文微课设计的内容得出微课设计的步骤:一是课程教学设计。以一本教科书为单位开展微课教学设计。二是单元教学设计。在整体教学设计上对每个单元进行设计。三是单篇知识点分析。单元微课设计的基础上开展单元分课教学知识的设计与分析。四是微课设计。微课教学设计的依据是课程教学设计、知识点的分析和单元教学设计等。
  七、 微课程设计建议分析
  (一)口语交际领域微课程设计建议
  新课标关于口语教学提出的建议开展微课程设计。小学口语微课程是在低年级阶段完成,要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将口语微课教学目标和具体要求说清楚,有助于口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小学微课程口语教学设计只编排基础微课程教学: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口语教学涉及所有识字和课文练习中,每个单元都有口语练习专栏,微课口语教学与识字、朗读和语文园地整合设计。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口语学习内容主要在各单元的练习中。微课程设计可将口语学习与本单元其他联系合并设计,使口语练习与其他联系相互交融。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口语教学在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栏目中,口语教学与其他内容紧密联系,微课程以这个栏目设计微课程,还要结合不同的活动内容和训练内容,根据不同的口语交际项目提出设计的要求。各个学段的口语微课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需求,难点和重点要适当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二)综合性学习领域微课程设计建议
  新课标对综合性学习教学提出教学建议,微课程与语文教材中的学习园地、写作交际与综合学习栏目所对应的微课程整合设计。综合性微课教学是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属于提高微课程,其主要体现在: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中的任何栏目,将这些栏目合并设计形成合力;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综合性学习设计的微课程,语文园地中有口语交际、写作专栏和语文站台等综合栏目;第三学段,综合性学习表现为各单元的“回顾·拓展”栏目中。综合性学习微课程评价设计可将重点致力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合作学习和探究精神上,不仅使学生关注更多的语文知识,而且关注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小学语文复习微课程设计建议
  语文复习微课包括各个学段的复习课程,这些课程只是基础性课程。复习微课程的设计包括活动设计、资源设计和评价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既抓住知识的重点,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小学复习微课程都是每个单元的课后复习内容,每个学期设计5个微课程。单元复习微课设计要按照学习领域分别进行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的训练,尽量减少课时,依据研究结果设计教学案例。
  八、 结论
  小学语文微课设计是一个系列的过程,实现了微课的整体性,克服了微学习的局限性,便于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完成新课程的学习目标。微课程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减少学习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时,小学语文微课程教学在不同性别、不同地区资源的情况下进行自学,并且适用于当前的微课预习。这样减轻了教师繁重的劳动,实现了资源共享。
  作者简介:
  马鹤军,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渭源县清源镇新林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37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