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校辅导员承担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特点分析,对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工作能力、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辅导员在心理辅导中需要注意的工作原则,对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心理辅导;高校辅导员;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1-007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指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初步排查和疏导,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培育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1]这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掌握和了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具备心理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学会将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辅导技术运用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管理和发展的方方面面。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承担心理辅导工作特点分析
  (一)对心理辅导的界定
  国际心理学联合会在1984年曾指出:“心理辅导强调发展的模式。心理辅导的目的在于努力帮助辅导对象扫除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而得到充分的发展。”[2]本文中的“心理辅导”主要是指发展性心理辅导,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的引领下,它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人的毕生发展理论为框架,采用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团体辅导等多样化的辅导方式,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必要的经验,促进个体终生健康发展。[2]因此,基于上述特点的心理辅导,既是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的工作理念,也是其工作职责,它将会有效地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成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特点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决定了辅导员工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和身份,兼具教育和管理的双重职责,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既要认真落实高校统一的办学宗旨和管理规定,也要尊重、满足和服务于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发展需求。当学生的个体化发展要求和学校的管理规定出现暂时不能统一的情况时,辅导员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采用更加细致和稳妥的工作方法实现对学生教育引导的目的。[3]
  2.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直接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辅导员工作的直接性是指辅导员需要每天直接面对学生,聆听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难和诉求,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复杂性是指辅导员处理的学生问题涉及学生个人、家庭、教师、学校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涵盖人际、学业、心理、经济等多方面问题。这就要求辅导员既要掌握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也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全面妥善地处理学生问题。
  3.高校辅导员工作需要具有主动性和预见性。主动性是指辅导员需要主动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得心应手。预见性则是辅导员要掌握大学生在各个阶段成长发展的心理规律和特点,提前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工作,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三)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和心理咨询专职教师在学生辅导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需要从工作内容、工作程度、工作方法上把握角色定位。
  1.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把握工作的原则和方法。高校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1]《规定》要求辅导员既要能够在精神和思想上引领学生,也要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贴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用积极正向的价值取向,激发学生积极实现自我的潜力,这与辅导员需要在精神和思想上引导学生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而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细微处入手,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被关爱,辅导员的工作正是在细微处下功夫,通过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里,因此辅导员在日常事务工作中需要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则,实现培育学生优秀品质、激发学生潜力的最终目的。
  2.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类型把握工作的内容。大学生心理问题根据程度可以划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三个类型。高校辅导员在参与心理辅导工作时,需要具备识别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的基本知识,可以根据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时间长短、心理冲突的性质和社会功能表现来判断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如果是一般心理问题,辅导员可以参与处理。如果是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辅导员需要转介至学校心理中心或专门机构由专业人员处理。
  3.根据学生的心理行为表现把握工作的角色。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不是单一的问题,特别是有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涉及家庭教养方式、现实学业或经济压力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辅导员联合心理咨询师、家长共同帮助学生渡过危机。有严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因社会功能受损,不能按学校管理规定学习生活,这时需要辅导员站在学生个人的角度予以学生社会支持,而辅导员的管理者角色要求辅导员站在学校和集体层面考虑对学生的处理方式。有经验的辅导员往往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把握好教师和管理者的角色程度,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处理问题。
  二、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的心理辅导能力与技术
  (一)具备发展性的心理辅导观念
  如何看待学生出现的心理問题,会影响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过去,心理辅导以问题和疾病为导向,重点解决的是已构成心理障碍的问题,需要心理专业人员处理。而发展性的心理辅导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教育引导,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对象和性质要求辅导员具备发展性的心理辅导理念,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重视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各种发展性心理问题,鼓励大学生发挥自己已经具有的各种现实能力,充分挖掘潜在的能力,发展健全的自我,同时警惕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异常表现,防患于未然。   (二)具备识别学生心理问题程度的基本能力
  辅导员需要具备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程度的能力,这是各高校心理预警体系有序运转的重要环节。当前,各高校学生心理问题评估工作的常见做法是心理中心组织开展全校性的心理普查工作,将普查结果反馈给辅导员,由辅导员做信息的收集与核实工作后,再反馈给心理咨询中心。因为高校心理中心的专职人员数量有限,大多数学生心理问题程度的甄别工作需要辅导员配合完成。因此辅导员需要掌握判断学生心理问题程度的基本原则。
  异常心理的判断需要根据以下三个原则进行。(1)主客观一致原则: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必须与客观环境一致;(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指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是协调一致的;(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看看个体的自知力是否完整,能否察觉或识辨自己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当发现学生心理异常时,需要将学生转介至专业的医疗卫生机构治疗。
  在正常心理问题的范畴内,心理问题可以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疑似心理障碍。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维度大致判断正常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1)根据问题的表现形式是否泛化做判断。(2)根据情绪和症状出现的时长特点和方式做判断。(3)根据个体的社会功能是否受损做判断。一般心理问题持续时间不超过两周,由现实的事件引发,不影响个体的正常学习生活;严重心理问题持续两周以上,或数月内反复出现,除了第一次引发不良情绪反应的事件,其他类似的问题也可以触发不良的情绪反应(出现泛化),自己调节不起效,部分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疑似心理障碍,没有明显的诱发事件导致情绪问题,症状出现三个月以上不好转,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一般心理问题多属于发展适应性的问题,辅导员可以直接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严重心理问题和疑似心理障碍涉及个体童年成长过程中的创伤或发展不良,需要专业心理教师介入,但辅导员需要配合协助心理咨询师给予学生心理、学业、经济、生活等方面的援助,必要时需要与教学教师进行协调,缓解外部压力,给学生争取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三)掌握谈心谈话的技术。
  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谈话时可以学习使用以下几种常见的心理辅导技术。
  1.倾听技术。倾听是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工作的第一步,是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的基本要求。认真倾听既能表达对说话者的尊重,又能使对方在比较宽松和信任的氛围下诉说自己的烦恼。学生在表达自己遇到的困难时,往往带有防御的心态,担心辅导员会对自己进行评价或否定,因此学生问题的呈现方式往往是迂回的或掩饰的,这是学生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因此心理辅导中的倾听不仅要用耳朵,更要用心去探究说话者的内心意愿,不仅要听懂学生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能听出学生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或隐含的意思。辅导员在倾听时不应带有预设价值评判,对学生讲的内容不应表现出惊讶、厌恶或气愤等情绪,而先予以无条件的尊重、理解。这样的倾听,才能让学生敢说、愿意说,才能实现有效沟通。
  2.共情技术。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4]在心理咨询中,共情是需要训练的基本能力,共情本身就具有心理治愈的功能。在日常沟通中,人们往往从个人角度来考虑问题,难以与他人共情。因此,具有共情能力的輔导员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能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和支持学生,在引导学生之前先理解学生。具有共情的谈话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和被理解,让辅导员与学生产生心与心的共鸣,这样的谈话才是入心入脑的。
  3.积极关注。是指咨询员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意他们的长处,有选择地突出来访者的积极方面,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达到辅导的目标。[4]有些大学生因受人生经历和认知能力的制约,缺乏对自我的深刻认识,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消极的思维模式,造成了他们只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失败和缺点,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从人性发展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潜能,都有优点和长处,辅导员应该积极帮助求助的学生挖掘自身积极、光明、正向的内容,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和所拥有的资源,从而获得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力量。
  4.自我暴露技术。指在心理辅导中咨询师把自己的情感、思想和经验分享给来访者的过程。[4]自我暴露是自愿的、真实的,自我暴露可以将个人的成长经历与学生分享,让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减少其焦虑和紧张情绪,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安全感,提供换位思考问题的角度。另外,这也是真诚沟通的一种示范,通过暴露,师生间会拉近距离,让学生产生对老师的信任,便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上述技术是辅导员在开展心理辅导时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的基本心理技术,辅导员要熟练操作还需要进行学习和训练。做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就是通过转变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转变,而转变的前提条件是学生能够信任辅导员,愿意把内心的冲突表达出来,正视问题。因此,谈心谈话技术的核心是信任与理解、尊重与关注。
  三、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心理工作中的基本伦理,了解并践行在学生辅导中保密及保密例外原则、价值中立原则和助人自助原则。
  (一)保密及保密例外原则
  保密原则是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基本原则,指在做学生工作中,向学生承诺谈话内容保密,这能让学生体会到尊重、平等和真诚。在这样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地把学习上的问题、生活上的困难、与他人之间的矛盾和隔阂等讲出来。在跟学生约定保密原则时,需要跟学生提前说明保密例外原则,即当学生出现自杀、轻生或伤人等违纪违规念头时,需要打破保密原则,告知家长,请求家长的参与和帮助。这一过程需要注意:一是提前告知;二是打破保密原则时,需要向学生本人进行说明,争取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当遇到学生抵抗时,需要有耐心,尽可能地了解学生抵抗的原因,把困难排除后,赢得学生的信任。不要贸然和不经告知地打破保密原则,因为信任关系被破坏后很难再次建立。   (二)价值中立原则
  价值中立强调以客观为准,对事物不做任何评价,不采用道德、法律和主观观念做价值判断。江光荣教授指出,心理辅导中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心理辅导本身就是一个价值干预的过程。[3]价值中立的作用是先用开放的态度去接纳个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个体在良好的气氛中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去察觉自己的价值观是如何地不合理与消极,从而做到更正和发展。价值中立并不是对来访者的价值观放任自流,而是激发来访者的潜力,使他能够自己去领悟。
  (三)助人自助原则
  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时应该明确,心理辅导是在学生成长过程受阻时给予学生的一种心理支持,心理辅导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自救自助、自主人生”的过程。[4]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要相信学生具有自我成长的生命力、领悟力、自决力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主导的作用,启发他们用自己的意志,自主决策,使学生从“他助”转向“自助自主”,做掌握自己命運的主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17年8月.
  [2]方颖.心理辅导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9.
  [3]江光荣,朱建军,林万贵,李箕君,张宁.关于价值干预与价值中立的讨论(II)[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05):363-366+342.
  [4]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年.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counselor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ork, discusses the role positioning, work ability, work content and working methods of college counsel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r students. It points out the work principles need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and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opinions 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ollege counselors; practice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395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