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我国教育体系组成中,中等职业学校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出大量优秀毕业生,为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然而,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教育的效果,特别德育教育,存在学生道德素质不高、学校德育教育质量较低的问题,这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相违背。因此,本文主要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进行概述,阐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并探究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问题;成因;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也取得良好的进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的同时,国家也加强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对技术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中等职业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院校之一,其德育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而学生的思想和素质会对国家的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探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等具有现实意义,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的人才培养效果。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概述
(一)德育
德育有两层含义,分别为广义和狭义。从广义角度分析,德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对社会成员开展政治、思想和道德等方面的活动,比如社会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以及社区德育等。从狭义角度分析,德育主要是学校德育,学校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学校结合国家教育标准对学生开展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并引导学生认识、体会和实践,逐渐将学生培养成有良好道德情操、良好行为习惯的成员。
(二)中等职业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的中等职业教育一般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进行的,招生的对象主要是为初中毕业生或者初中学历人员,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重点培养技术型、高素质型的人才,在级别上相当于高中,一般学制为三年,学生毕业后属于中专学历。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级中学以及技工学校等类型。
(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普通德育不同,主要是结合中职学生的技能技术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等,制定德育教育目标和计划,从政治、思想和道德等角度出发,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等,并且养成良好的认知和行为习惯。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目标主要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风尚、行为举止以及高超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引导下,将理想信念、中国精神、道德品行、法治知识、职业生涯以及心理健康等教育融合德育教育中。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对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社会技术型专业人才,要求人才具备技术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假如技术业务水平较低会被公司淘汰,而且道德素质较低也会让他们在社会上无法取得成就。现阶段,大都数中职学校学生和同龄人的各方面素质存在较大差距。尽管中职学生是社会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但是其表现出更多的为道德素质低、心理素质差、社会责任缺失、法律意识淡薄等,导致企业职业发展中受到阻碍。假如不在道德素质方面开展教育,这些学生在走入社会后竞争能力较低,会面临被社会淘汰的风险。相反,假如学校加强专业理论、职业技能以及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就能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其成为集技术、知识、道德为一体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促进学生个人良好发展。
(二)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不管是政策还是经济方面,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都较好,因此,也促使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办校规模逐渐扩大,增强了办学质量,然而,在职业教育中依旧凸显出一个问题,也就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适应。根据教育部网站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等达到800万,将近96%的学生顺利就业,但是学生对口就业率却不理想,从这可以看出,尽管已经解决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下一步需要重点保证学生的就业质量,而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措施就是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目前大多数企业都要求员工有较高的技能,能够灵活变通,而且还要求员工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有责任意识。而中等职业学校很容易为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导致学生就业后会并面临失业的风险,也影响学校的发展。因此,落实德育教育是促进中等职业学校良好发展的主要基础。
(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很多西方国家展现出来的道德观念和思想观念逐渐进入我国思想中,一些未成年人由于心智不成熟,对思想观念缺乏正确的辨识能力,容易出现盲目跟从的情况,而且一些青少年缺乏信仰,价值观念还未形成,其自身展现出来的拜金、自私、贪图享乐等观念较为严重。这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存在,我国青少年道德素养缺失现象较为严重,而且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也在逐年上升。中职学生在年龄上属于青少年,作为国家发展的未来,中国文化和传统文明的繼承者和传承者,其道德素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不仅受益学生和学校,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道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的道德素质下降,道德现状堪忧。具体表现为:第一,纪律性差,缺乏法律意识。由于中职学生缺乏自律性和法律意识,在学校常常出现违反乱纪的行为。而且缺乏对法律的认知,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任由侵权行为发展或者采用极端手段抵抗等。第二,缺少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目前很多中职学生在道德上存在执行分离的情况,尽管其自身有道德意识,但是在实践中却失去道德行为,比如吝啬、小气、撒谎、缺少责任心等。第三,沟通能力较差,人际关系存在误区。根据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中一些学生由于自卑很少和他人交流,有些学生由于高傲自负被他人孤立,还有些学生缺乏交友辨识,缺乏正确交友,出现拉帮结派、早恋情况,严重影响学校管理。 (二)学校在德育工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重过程、轻结果
根据国家教育部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各个中等职业学校从主观上认可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落实中,只重视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德育活动举办等,只重视德育工作的工作,对于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以及结果却选择忽视,并没有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德育知识掌握程度等。
(2)德育工作缺乏深入性
现阶段,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只依靠德育课程教学开展,日常德育工作开展由班主任或者德育教师负责,缺乏党团工作,而且社会实践活动较为简单,对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帮助并不大。在具体德育工作中,缺乏教育方式,无法深入的将道德知识转变为学生的道德实践和素养。
(3)德育内容偏理论性
目前一些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的德育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和学生实际、社会实际相脱离,德育教育内容依旧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且教育的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不贴近,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德育知识也无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样教学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4)缺乏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针对德育评价还是依旧采用传统考试评价的方式,比如,学校自行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公共基础课程考试,而且将这一考核结果作为最终评价。这样仅根据一张试卷的结果判断学生的德育掌握情况,只考察了学生德育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并不能反映出学生实际的道德素养和情感态度等。假如学生自身道德素质不高,而成绩较高,这样的考核评价就缺乏真实性。
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学生自身原因
第一,学生素质不高。中等职业学校大多数学生是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以下或者初中毕业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学习成绩较差,而且在心理健康、道德素养等方面也和同龄人有一定的差距。一些学生存在自暴自弃的行为,缺乏进取心和上进心;有些学生的逆反心理较为严重;有些学生是步入社会一段时间后选择职业学校进行学习,这些学生中有些因为在社会上养成了散漫的态度,不遵守学校纪律和规定,不服从教师的管教。这些不良行为和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发展的动力,也为学校道德教育增加难度。第二,学生意志薄弱。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逐渐追求物质生活,物质欲望的驱使下,出现拜金主义、机会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偶像崇拜等思想和行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较为开放,在多元化价值观念以及各种不劳而获的案例影响下,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学习兴趣低下的问题,缺乏理念和信念,道德思想落后,没有责任意识,缺乏对不良风气的正确辨识能力。
(二)家庭原因
(1)特殊家庭环境影响
经过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中一些学生的家庭环境较为特殊,属于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离异家庭或者留守家庭等等,在每个班级都会有这些家庭环境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早早失去家庭的温暖,缺少父母的关爱,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情感较为脆弱,有些学生会比较自卑和孤僻,有些学生自暴自弃,还有些学生自由散漫,不服用学校纪律和规定,并通过这种方式吸引他人注意。正是因为学生缺乏和家人、朋友的交流和沟通,导致正能量缺失,很难对其进行外界干预。
(2)家庭素质不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一辈子的老是,一些学生家长受到的教育有限,自身素质不高,无法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不能起到模范效果。通常父母的思想观念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影响,孩子成长中的一言一行都是通过模仿父母,假如父母的道德素养良好,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孩子会拥有高尚的道德品格。相反,假如父母的道德素养不高,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3)家长过分溺爱或严格
现阶段,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属于独生子女,有些家庭教育过分溺爱,还有些家庭教育过分严格,都属于错误的家庭教育。一些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子,受到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家人的过分溺爱,不仅城市家庭如此,一些农村家庭也是这样,甚至家庭条件较为困难,也要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这样会导致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思想和习惯,出现自私、贪图享受、懒惰等不良行为。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家庭对学生的希望过高,严苛的教育促使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有些学生选择轻生,有些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
(三)学校原因
(1)没有正确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现阶段的社会就业主要根据文凭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属于劣势,相比高等教育重理论轻技术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更重视技术教育,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技能和操作。而且企业在面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时,也比较看重学生的技术,为了达到企业招聘的标准,促使学生在应聘时要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因此,学校就会产生重技术的教育理念。但是技术教育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充足的時间,目前一些学校采用“2+1”教育模式,在前两年中,学校主要开设专业课和实训课,而且专业课程较多,都占有大量的课时,严重影响德育教育的课时,即便面对教育部的要求开展一定的德育教育,但是在教育经费的限制下,德育教育效果无法保证。另外,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校并没有要求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穿插一些德育知识,出现德育、技术教育失衡的情况。
(2)师资队伍建设不合理
尽管现阶段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比较认可德育工作,但是却在行动上没有落实,不仅没有教育机制保证,而且也没有专业的德育教育队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学科分化等都有一定的细化。要想开展有效德育工作,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师资队伍,要求有专业的的学科教师、咨询人员、教育管理人员等。然而,实际上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却没有构建德育师资队伍,在缺少德育教师时会找一些其他专业课教师、临近退休教师或者管理人员等承担德育教育工作,由于这些教师缺乏德育知识储备,没有德育教学经验,导致德育教育只能根据教材开展,缺乏实践性。 (3)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专业的德育教师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引导者和指导者,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观念能够对学生的观念产生影响作用。最初学生对德育的理念主要是道德品质、精神面貌等表现出来的言行和态度。因此,只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室拥有良好的大的品质,才能开展良好的教育,为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格精神等方面树立典范形象。例如,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包括礼仪修养、面试技巧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内容,要求教师能够为学生树立正面形象,通过言行影响学生。但是,在实际上,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特殊性,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导致很多教师在职业发展中很难感受到成就感和荣誉感,长此以往,会表现出职业倦怠、消极教育心理,出现应付教育工作等行为,很难为学生树立良好典范,这样的道德教育会适得其反,无法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
(四)社会原因
(1)社会快速增长对学校教育观和学生价值观造成影响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表现在行为和活动上,还体现在思维和价值观念上。有些人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形成勇敢、自信、拼搏、竞争、重视效率的思想观念;有些人产生了不劳而获、拜金主义、自私的思想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道德缺失的情况。因此,有些中等职业学校为了促进学校生存和发展,扩大招生范围,并不关注学生的质量。
(2)社会文化优劣影响学生身心发展
现阶段,大多数中职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其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收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社会文化环境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良好的社会文化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导向和培养效果,并会产生长远性的影响,不仅对学生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品质进行指导,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形成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品质进行规定和约束。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社会文明领域产生的积极、健康、向上的观念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面貌,但是在时代发展中也出现一些不健康、低俗粗俗的观念,比如,一些人身上表现出来的高消费、互相攀比的小资文化,还有一些人为了追求享乐,出现懒惰的行为,还有些人酒醉金迷、吃喝玩乐,严重的会产生吃喝嫖赌黄等粗俗的文化,这种盲目追求物质的行为会会精神发展造成影响,尽管这些不良行为和思想只体现在少数人身上,却对无法正确辨识社会文化优劣的中等职业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基于此,需要关注社会文化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也要关注劣势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的严重影响。
五、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德育教育属于一门基础性教育,强调语言文字理论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属于一项独立的学科,需要有专业的能力和充足的知识储备为依据,在中等职业学校中需要加强德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的规范性。在教育的过程中,摒弃以往德育教育没有技术含量,不需要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就能开展的错误思想。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建设德育师资队伍的过程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应用德才兼备、选优选拔的观念,即便选择的教师并不是德育专业对口的教师,也要选择那些德育素质较高、德育观念先进,且具备一定德育知识的教师。第二,组织德育教育教师会议,由教学资历丰富的教师引导,开展研讨会议、公开课等,将自身教育经验传授给其他教师。第三,建立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和表彰制度,为教师提供继续深造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进一步提升德育教师的工作热情。第四,可以招聘一些心理学专业教师或者有心理学知识储备的教师,尽可能培养学校心理咨询教师,并鼓励教师成立心理咨询室,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帮助德育教育顺利开展。
(二)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
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大都数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在具体教学中包含了政治性和理论性的内容,尽管一些学校意识到德育和技术教育并存教育的重要性,关注德育教育发展,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大都数学生都属于00后,有些学生属于独生子女,这类学生表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对话语权的要求较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師依旧采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常常出现满堂灌输的教育形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状态,导致学生无法参与到课堂中,促使一些学生认为德育教育比较枯燥无聊,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重视学生的独立性,倾听学生想法。中职学生一般都是15~17岁的青少年,即将成年,具备独立的思想和意志,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其德行发展。第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假如师生针对某一道德现象出现争执和冲突时,要认真讨论和学生达成共识,切忌利用自己教师的威力,强制按照自己的思维或者制止学生的想法。第三,避免照本宣科,采用单一的教学形式。一般来说,德育来源于生活,开展德育教育要根据生活,不能过分依赖教材内容,可以将生活为切入点,从生活中挖掘德育素材,开展生活化德育教育,促使学生融入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辩论赛、法制讲座等,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会德育知识。
(三)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德育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将不具备技能的学生培养成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德育教育是职业教育顺利开展的重点。同时,学校重点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岗位需求的人才,将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为导向,充分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出来,促使其能够在步入社会工作后能够将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发挥出来。因此,中等职业学校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德育教学,让德育教育更加贴近专业教育和职场社会,进而提升德育教育的价值。德育教育和数学、语文等一样,属于公共基础课程,德育教材也具有一定的经典性和通用性。但是,在实际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重点挖掘教材体现出来的综合性,试着从专业角度入手,结合教材,扩大德育教学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对所教班级的专业课程有一定的了解,分析专业特点和专业内容,将其融入德育教育中,实现德育教育的延伸,这样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德育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性,逐渐提升对德育教育的兴趣。 (四)实现一体化德育教育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常用一体化教育模式,这样可以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活动安排以及教学课程组织等方面对学生开展情感和德育教育深入,这样能够明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表达能力等待呢我跟,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为学诞生设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重点对学生和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进行培养,增强交际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同时,还能结合现代化企业对人才道德品质的要求,在实训教学中开展生产过程模拟练习,并将职业道德要求融入其中,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比如,对于数控加工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实训教学中增加德育教育内容,教师在课程之前要求学生统一着装,并查看学生的出勤情况,在实践之前对其开展安全教育。这样一来,学生会体会实际企业的上班制度以及着装规范要求等内容,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增强质量意识,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改正学生的做事态度。
(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中等职业学生精力较为旺盛,更加喜爱新媒体技术。然而,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为缺乏,也没有升学压力,学校管理较为轻松,具有较多的课外时间,导致一些学生在课外时间选择玩手机、玩游戏,甚至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看电影、聊微信等等,对其采用强制性管理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开展教学,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比如,在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教师可以在班级的微信群中发布一片知名人物的成名经历,这些经历并不是理论性的知识,所以学生会较为感兴趣。在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这位知名人物在发展过程中制定的人生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等,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职业生涯规划中目标设定有一定的理解,而且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班级群中进行讨论,说一说自身的目标,这样能够让学生能明确自身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件进行讨论,让其畅所欲言,并且在讨论过程中对其进行适当的道德观念引导,规范自身的言语和行为,促进道德素养的发展。
(六)建立具体职业特色的评价体系
传统德育教育评价由教师决定,通过考试结果确定学生的德育成绩,但是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常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并不能完全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道德品质情况,而且教师的灌输教学方式会消除学生的积极性,而且那些“教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的思想也会影响学生,让其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出现消极心理和行为。因此,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建立具有职业特色的评价体系,评价的主体不仅包括教师,还要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评的方式,才能从客观角度对一个人的道德水平进行评价。其中教师评价能够将学生的血污水平体现出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而才能加强理论指导;学生互评能够拉近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提升其沟通能力,让其能够在沟通中发现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学习他人优点,借鉴他人缺点改变自身缺点,而且还能教育学生怎样处事;学生自评能够让学生提升自我意识和公平意识,正确看待自己,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学会反思,并逐渐增强对德育教育的认可。
(七)加强和家长的合作
第一,引导家长自觉规范自身语言和行为,做好学生模范。在日常生活中,对周围人和事进行观察,能够体会到道德观念,接触那些具有良好品行的人,能够促进自身道德发展。家长作为学生一生的教师,假如自身缺乏较高的道德素养,就无法以身作则,为学生渲染良好的家庭氛围,促使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对自身要求严格的家长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风,能够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增加学生对学校德育教育的认同。相反,假如家长自身道德水平较低,必定会影响良好家庭教育氛围的产生,和学校教育相反,让学生内心产生矛盾,二者教育选择一种或者全部抛弃。因此,需要引导家长自觉规范自身语言行为,成为学生的道德品質发展的楷模。
第二,向家长宣传德育教育的价值,鼓励家长参与进行。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开展座谈会,并对学校和家长提出的意见进行总结,向家长宣传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让家长有意识的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良好配合,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专家讲座等形式,提升家长的家庭德育教育能力,保证德育教育的效果。
(八)积极向社会拓展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来说,需要加强改革和发展,借助社会的力量,构建学校德育教育主体框架体系以及德育教育开展思路,以此为基础,建立具有特色和稳定性的教育机制。首先,需要各地方教育部门发挥自身管理职能,将德育工作当做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关键性指标,建立统一部署,对各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定期深入学校进行检查,保证德育工作能顺利开展。其次,各地方教育部门需要做好德育工作开展的预算和规划,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充足的教育资金,加强教育教师队伍建立,可以设置专门开展德育工作的资金,并对学校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邀请专家对学校的德育教师队伍进行讲座教育,也可以邀请社会道德楷模开展演讲,通过言行感染学生。再次,加强监督和评估,学校需要建立公开透明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充分将家长、社会企业等调动起来,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效果进行客观性评价,并促进学生及时查漏补缺,提升教学能力。最后,关注学科研究,分析德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重难点,定期组织开展德育研究,研究德育工作开展的新方式,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激发出来。
总之,德育工作关系到学生德育品质的养成,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家庭的和睦。加强德育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促使学生将学习到的技能合理运用,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中等职业学校需要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德育教学,并实现一体化德育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合理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建立具体职业特色的评价体系,加强和家长的合作,积极向社会拓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德育工作的落实,将其价值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潘丹萍.關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效能有效途径的思考[J].才智,2020(01):206-207.
[2]邹小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81-182.
[3]黄国强.中等职业学校“互联网+德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48):257-258.
[4]孙金芝,刘胜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分层管理的尝试与实践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33):161.
[5]王学宏.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实效性研究[J].才智,2019(31):214-215.
[6]王继宇,金伟.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中职业素质培养的特点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9(30):192-193.
[7]薛宏杰.探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J].才智,2019(30):191.
[8]罗巧云,杨钊.新疆中职院校专业技能教育和德育融通实践性探索——以霍尔果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物流专业为例[J].江苏商论,2019(10):115-116+141.
[9]杨慧敏.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2019(29):97-98.
[10]冯志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基于江苏省域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调研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9):5-10.
[11]王飞燕,刘春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践行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0):24-27.
[12]杨春燕,李文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践活动创新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9):58-59.
[13]张建娣.中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9(09):61-63.
[14]蓝嘉结.试论基于工匠精神引领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J].法制与社会,2019(21):203-204.
[15]徐淑健.新时代德育课程改革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67-68.
[16]王楠楠.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研究[D].青岛大学,2019.
[17]董丽.中职德育课教学促进学生专业成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18]李珍.职业素养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中的渗透[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01):146-148.
[19]王徵.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以武汉市第二商业学校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9(06):193-194.
[20]吴迎春,林丽萍.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内容设置研究[J].学周刊,2019(08):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573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