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八分之一与八分之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昌才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海明威《午后之死》)这句话喻之于文学创作,主要就是说,在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作家要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地埋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而隐而不晦。海明威自己的创作正是“冰山理论”的鲜明体现。我们学习他的作品,就要善于从表面的八分之一读到背后的、深层的八分之七。如《桥边的老人》结尾是这样写的: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显然,老人没有撤退,没有离开桥边,十分侥幸地活了下来。和他相比,许多人争先恐后撤离、逃难,作为侦察兵的“我”也三番五次地劝告老人赶快离开,可是,“他说着撑起来,摇晃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请结合小说情节内容说说老人没有离开的原因。有人说,老人七十六岁了,走了十二公里,身心疲惫,再也走不动了。有人说,老人和“我”对话,只有一个话题“动物”,他念念不忘、絮絮叨叨他心爱的几只小动物,他实在舍不得离开它们,他不忍心抛下它们不管,甚至到了无惧危险、不顾生死的程度。有人说,侦查员“我”劝老人搭乘通向托尔托萨的卡车赶快离开,老人说“那边我没有熟人”,暗示他不会离开,他根本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哪里都不是他的归宿。显然,这三个原因都是成立的,都来源于小说的情节内容。
   老师抓住第二条原因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老人为何如此疼爱、眷恋、不舍他那几只小动物?他对这几只小动物的怜爱与一般人对待小宠物的怜爱有何不同?学生容易发现,和一般人相比,老人更爱自己的小动物,甚至到了不顾一切,不惧生死,不怕战争的地步。为什么呢?有人发现一个细节,“我”问老人“你没家”的时候,老人说“没家”,“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这是解答他不肯、不能离开桥边的关键线索。
   老师再追问,老人为什么没家?除了没家,他还没有什么?有同学脱离文本,说了一些理由,比如小孩不孝顺,将他赶出家门;妻子去世,小孩在外地工作,留下他一个人;他原本可能有一个老伴,相依为命,后来老伴先他而去了,留下孤苦伶仃的他。凡此种种,似乎也能说明一些什么,但是,脱离小说特定的情境,一味天马行空、胡思乱想,不是阅读小说的正确方法。海明威没有写老人的家人、朋友、邻居,没有写他的其他信息,只交代他饲养了几只小动物,很有可能是暗示我们,可恶的战争不但破坏了老人宁静平和的生活,也夺去了他家人的生命,甚至还有可能毁坏了他的村庄,他还算是幸运的,侥幸保住了一条老命。正因为如此,他才格外疼爱这几只小动物,它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兄弟胜似兄弟,不是朋友胜似朋友。老人把这几只小动物当作家人来看待,这几只小动物陪伴着老人,成了老人生活的精神寄托与心理安慰。他怜爱、照顾、呵护它们,甚至忘记了战争,忘记了生死。如此行为,足以说明老人对生命的尊重、呵护,对小动物的超越生死的关爱,这是人性的光辉。老人对小动物的爱和战争对生命的糟蹋、屠杀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海明威小说反对战争,呼唤和平的主题思想。
   回到小说最后一节最后一句话,“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幸运”具体所指是什么?你觉得这是老人的幸运吗?幸运的背后又蕴含怎样的意蕴?学生容易看得出来,老人的“幸运”有二,一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老人侥幸没有被炸死;二是“猫会照顾自己”。人也好,猫也好,都可以活下来,这就是“幸运”。不过,要特别注意,老人的幸运与猫的幸运有所不同,老人的幸运取决于天气的变化,而天气的变化是无常的、偶然的。天气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的飞机起飞不了,老人侥幸活了下来;要是天气晴朗,法西斯的飞机起飞,扔下炸弹,老人很有可能被炸死。老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交由天气,交由惨无人道的侵略者。可见,他的境遇又有多么悲惨、多么无奈、无助,几乎就是到了走投无路、坐以待毙的绝境!猫的幸运则是自己可以逃跑,而且跑得很快,似乎可以保全生命。
   老师继续追问,“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这实际上是说老人幸运,猫也幸运,两相比较,谁比谁更幸运?有人说,谈不上谁比谁更幸运,因为战争一来,炮弹不长眼睛,老人和猫都难逃被炸死的厄运。有人说,老人更幸运,他比猫更会照顾自己,毕竟他一个人独立生活了好长一段时间,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有人说,猫比老人更幸运,因为战争一旦来临,猫会逃跑,而老人精疲力尽,再也不能走动,只能坐以待毙。结合小说情节和情境来看,猫的处境是比老人幸运。这就足以表明,战争来临的时候,一个老人的命运贱如尘埃,低如小猫,惨如蚂蚁。显然最后一种理解更符合小说的情境,也更能表现作者对老人的同情,更能凸显小说的主题。句中“或许”是侦察兵的一种推测,一种估计,表明他对老人命运的关注和牵挂。
   小说交代具体的时间“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也很有意思,不妨改造一下,将这个时间改为“那天是愚人节的星期一”或者“那天是母亲节的星期日”,是否可以,为什么?学生能够说出“愚人节”和“母亲节”的文化含义,前者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热闹、嬉戏的氛围,与小说凝重深沉、庄严肃穆的叙事格调不协调,后者营造出一种感恩、报恩、孝亲的意味,也与小说的主题思想不协调。复活节在西方的基督文化里面具有怎样的意义呢?学生不甚知晓,教师稍作讲解。复活节(主复活日)是西方的一个重要节日,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基督徒认为,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为纪念耶稣基督于公元30到33年之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复活节中美国人的食品也很有特点,多以羊肉和火腿为主。复活节彩蛋是为了给人们带来快乐,这些彩蛋精美漂亮且富有装饰性,它们代表着人们的美好心愿,并传递出与你分享季节更替的喜悦。“礼拜天”的来历也有传说。许多人称星期天为“礼拜天”或“礼拜日”,这个称呼源自基督教。基督教有许多节日和节期,节日是每年庆祝一次,比如圣诞节、受难节和复活节等等;而节期却不然,它可以在一年内循环进行,比如每个礼拜天,基督徒是必须去教堂参加礼拜的。礼拜天还有另外两个称呼,许多基督徒比较熟悉,那就是“主日”和“复活日”,意思就是“主的日子”。一般基督徒都会在星期天去教堂做礼拜,向主祷告,聆听神甫传经布道,这个活动也比较庄严肃穆、平和神圣。海明威的小说中特别交代“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意在强调这个日子给人带来重生与希望,带来和平与幸福,带来信仰与自由,可是,对于老人来讲,这一切都是倒过来的,战争随时打响,老人随时殒命,老人没有复活节,没有希望,没有明天,等待他的只有未知的厄运。“复活节”“礼拜天”反衬出老人的凄惨、可怜。
   综合以上理解,不难看出,老人的“幸运”只能说是小“幸”小“运”,无常而偶然,不由自主,完全只能听凭法西斯的摆布,这些“幸运”的背后则是随时有可能降临的危险和灾难,而且老人孤立无援,逃无所逃,躲不能躲,只能束手待擒,坐以待毙。这才是真正的悲哀与悲惨。所以说,小幸运背后蕴含大灾难。老人如此,其他人呢,那些男人、女人、小孩呢,大抵也如老人一样,逃脱不了战争的魔掌。海明威厉害,写一个人的命运,表现出千千万万普通、无辜人的命运。
   教学到了这一步,几乎可以结束了,但是,我为了加深学生对海明威冰山理论的感受,对海明威小说别具匠心的构思的理解,还设计了另外一个环节,就是改造、比较小说的两种结尾。我将结尾改为: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天空晴朗,阳光灿烂,法西斯飞机起飞了。到处乱扔炸弹。老人那些可爱的小动物,死的死,伤的伤,猫自己逃跑了,老人倒在血泊中,一只胳膊被炸成了两节。
   请比较老师改造的结尾与小说的结尾,哪一个好,为什么?学生敏锐地发现,海明威的结尾含蓄深沉,有悬念,牢牢抓住读者的心灵。老师的改作则比较直露直接,毫无悬念,不能吸引读者。教师引导学生从全文叙事笔调风格来思考,两者又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海明威的小说描写战争故事,没有激烈厮杀,没有刀光剑影、枪林弹雨,没有渲染血腥、残忍的场面,只是用朴实、平易、自然的语言平静叙事,整体格调庄重肃穆,可以说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平淡处见深刻,海明威的结尾与全文格调保持高度统一。老師的改作则是渲染了死亡、残暴、血腥的场景,与整个小说平和、宁静的格调相冲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756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