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范映红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关爱,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为了使留守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必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学校精心营造的情感环境和教师的真情与奉献,有助于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文章从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实用角度提出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
一、 引言
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变得越来越多,农村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但是这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由于缺失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是空虚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环境一度受到社会关注,但今天更突出的问题是他们子女的生活条件和教育。一些农民工的孩子被他们的父母带进了城市,并且其子女仍在自己的住所,并且有不断成长的趋势。但大部分的孩子还是被父母留在了农村,孩子与父母长期分隔两地,不仅对家庭和谐造成一定的影响,对孩子的教育和安全问题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很多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出现了问题,导致他们叛逆个性的产生,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严重的甚至会对社会造成威胁。因此,需要从关爱留守儿童的情感世界入手,安抚他们的内心,增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在情感教育方面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使得这部分孩子从小就缺乏安全感。虽然留守儿童有其他监护人,但是并不能取代父母的位置。所以,目前留守儿童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大部分留守儿童对父母不够理解,与父母之间产生情感裂痕。由于长时间和与分母分离两地,很多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感情慢慢淡化了,同时也会产生对父母的怨恨,使得他们从心理上开始远离父母,不愿意与他们进行交谈。第二,留守儿童内心孤僻,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父母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十分重要,留守儿童缺少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心理上容易变得孤僻内向,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所以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三,留守儿童的性格和品质的形成存在问题。这一阶段的孩子性格和品质方面都处于萌芽状态,所以需要身边人的引导与督促,但是留守儿童缺少来自父母的督促,也很难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因此,他们的性格和个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缺点。他们很容易自我识别。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很随意,不会顾及到旁人的感受,内心会变得更加的冷漠,这不利于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品质的形成。
三、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第一,缺乏指导父母的小学教师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这不仅是因为父母生了孩子,也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指导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父母在外工作,一年内没有多少机会与家人团聚,他们平时忙于工作,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间很少,也很少会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对孩子置之不问的态度也会使得父母越来越不了解孩子,这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长此以往留守儿童将自己的内心隐藏起来,不与父母进行主动的沟通,将自己封闭起来,有时他们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就造成留守儿童变得越来越孤独,极度缺乏安全感。第二,被监护人留下的孩子通常由祖父母照顾。但是祖辈与孩子之间存在很大的代沟,而且这些老人思想落后,缺乏文化知识,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思想也比较落后。对他们来说,照顾孩子主要是为了照顾婴儿的生命安全,只要他们才能吃好,穿暖,就是在履行他们的监护责任。这种想法导致很多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叛逆的心理。这部分孩子在家中往往是受到祖辈的溺爱,爷爷奶奶对他们的百依百顺,使得孩子的性格变得自私、叛逆。同时,祖辈在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方面明显经验不足,而且重视程度也不够。第三,学校对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学校缺少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课程和相关的情感教育活动。此外,学科教师与留守儿童沟通不多,心理咨询不到位,无法深入到学生内心世界,在情感疏导方面经验不足,无法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情感和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策略
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主要是围绕学生内心世界展开,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和关爱,关切学生在学习、生活和身边的一切都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缺乏家庭情感。我们应该以情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
(一)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
留守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转变的转折点。需要在情感方面有正确的引导,才能保护他们健康成长。在学校里,可以通过改变校园环境和重视校园文化两个方面进行情感环境的营造。农村的校园设施相对来说比较简陋和简陋,但是一個干净优雅的校园在
一定程度上会冲走学校外面的喧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释放留守儿童内心的焦虑和不安,缓解心中的抑郁,为他们带来良好舒畅的心情。温馨而友爱的校园文化环境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和交流,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朋友的关爱和温暖。这种微妙的影响可能比直接和明确的教育更有效。同时,情感教育与校园文化环境的结合,可以促进情感教育更加深入地融入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中,从而构建出健全的情感教育体系。学校要积极配合各个教室的情感教育工作,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支持,增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资源的投入,通过尊重和信任来培养他们的信心,从而使得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更加有效。
(二)展开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根据学校中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合理地举办一些情感交流活动或是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给留守儿童参与到社会实践的机会,更加贴近孩子的内心需求,培养适合自己年龄的社会情感。农村留守儿童虽然从小就生活在大自然中,但是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感受能力并不强,缺少一定的洞察能力。学校的情感教育可以弥补这一缺点,通过活动来促进留守儿童对自然的欣赏力。通过这种贴近尽然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不一样的色彩,让他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在活动中要积极引导留守儿童已经学会了关注自然和关爱生命。此外,在情况允许下,学校可以安排留守儿童到父母打工的地方进行参观体验,让他们了解父母的辛苦,让学生可以多多理解父母。此外,学校不可或缺地举行体育比赛,如运动会。可以将情感教育与运动会等体育活动相关联。这是因为团体活动不仅能缓解留守儿童的焦虑,还能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集体观念。让留守儿童在团队的协助活动中,让集体的爱温暖他们的内心。学校还可以积极开展不同的亲子活动。例如,让学生写在特殊的节日中给父母写一封信,或者是制作一份手工礼物。通过这种温情的形式,鼓励留守儿童愿意与教师进行亲密的对话,让教师了解更多关于家庭中的细节,给留守儿童更多与父母交流的空间。 (三)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还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进行。留守儿童学校的时间比较长,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也会对他们的情感和思想意识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将情感教育与集体意识的培养相结合。很多留守儿童内心十分孤独和自卑,所以很少愿意和别人交流。对于留守儿童,班级是展示他们特殊技能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留守儿童愿意将自己与集体融入一起,让其他学生也意识到要更加关爱留守儿童同学,让集体的力量和关怀带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同时也让其他学生意识到要关爱留守儿童,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培养学生团结友爱,懂得包容的个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接受到情感教育,通过集体意识的培养,让留守儿童的内心重新被点亮。
(四)有效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为了提高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质量,学校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一样重要。虽然父母不在身边时,留守儿童由其他的监护人看管,但孩子的内心世界还是更加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的。只有物质上的满足而缺失了精神上的关爱是远远不够的。而部分家长采用不管不顾的态度会对学校的情感教育造成负面的影响,也会影响到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互动联系。因此,学校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与学生的父母保持良好的联系,让父母也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内心情感世界的教育中。积极建立起家校联合机制,将留守儿童在校情况向父母反映,同时父母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证学校与家庭保持联系,双方可以即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将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进行详细的整理记录,包括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父母所在地、父母的联系方式、孩子的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等。要与父母进行沟通,并进行目标明确的教育工作。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的基础上,家长和学校才能对学生的变化和相关动态有所察觉,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的内心需求。当然,留守儿童在校期间的时间表也要向其监护人进行反馈,并定期对监护人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可以拥有较高的情感教育意识,共同投入到关爱留守儿童内心世界的教育中,从而提高整体的教育效果。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是需要通过长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活动来完成的,要深入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找到他们存在的情感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引导。当然,仅仅依靠情感教育或学校教育来使农村留守儿童有良好的身心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合作。政府应鼓励各相关部门和公众参与留守儿童相关工作,学校也要肩负起责任,与家长保持有效的互动机制,让学校、社会、家庭共同为留守儿童打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让他们充满阳光充满爱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玲.农村留守儿童情感分析与教育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0(8):189-190.
[2]李玺彪.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成才之路,2020(2):24-25.
[3]张桂霞.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24):25.
[4]牟兰.浅谈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C]∥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17.
作者簡介:范映红,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糜滩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79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