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生活化教学理念是教育变革的关键。教师应该通过生活化教学这一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三观”,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达到促进学生人格培养、健全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含义;优势;教学策略;人格培养;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6-0037-02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说,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目,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法律方面的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性。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将学生、教材和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发现生活的本质,并从中有所领悟。要实现这一教学方式的有效推进,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
(1)道德与法治专业教师人才缺失。在部分地区,尤其是不够发达的城镇、乡村地区,人们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够重视,认为它属于“副科”,因此有的学校会让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道德与法治教师,或者让其身兼多职,这会导致教师不具备足够的道德与法治专业知识,只能通过课本进行单方面讲解。另外,因为学校对道德与法治师资人才的需求较小,所以高等教育在招收专业人才时也会缩小范围,导致招生就业出现偏差,因而引发一连串连锁效应。这种信息的偏差导致专业化人才较少,学校招不到道德与法治专业教师人才,以致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有限。
(2)学生对科目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认识不足,认为它是一门不重要的学科。他们认为在这种不重要的学科上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会被人笑话,因此花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上的时间很少,甚至不愿意学习,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是“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家长、学校和学生都认为那些“主科”才是更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的科目。
二、生活化教学的含义及优势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把学校开展的教学活动放在现实生活背景下,让学生从学习中探索生活的奥秘,从生活中找到学习的源头。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用的知识,并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坚定的信念。
生活化教学能将传统课堂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生活化和具体化,让学生对这门科目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各类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应当把握初中生的这一特点,将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未知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学友谊对人成长的重要性相关内容时,因为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朋友,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鼓励学生们踊跃发言,讲述自己和朋友之间的故事以及为什么讲这个故事,有什么样的感受等。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这是和自己实际生活十分贴近的活动,就乐于参与其中,获得充分的课堂参与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
三、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
(1)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生活化教學元素。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来说,其涉及的内容多是学生比较少见的、抽象的理论知识。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将教学安排得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让学生在保持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掌握更多道德与法治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风格来讲述不同的内容,如可以用富有哲理的故事来启发学生,用轻松幽默的笑话来引导学生,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学生在听讲中,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认真思考自己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教师将知识点与生活联系起来,既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还能使学生发现生活与学习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用学习指引生活。
(2)结合实际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对于教师来说,想要将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元素,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以理解或难以应对的问题搬进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用课本中的知识解决问题。例如,讲解法律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创设相应情境,通过为学生设置熟悉的场景、话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认知与了解。比如,在生活中网上购物时,如果遇到快递发生破损、丢失,或者买到假货等问题,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由讨论,然后带领学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保护的法律知识和方法。设置学生熟悉的场景与话题,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意义。
(3)创造机会开展生活化教学实践。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拓展学生的课外生活,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知识,还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是对课堂知识的一种延伸和补充,能够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方面得到丰富。例如,教授“珍爱生命”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让学生感受和了解历史,缅怀和致敬人民英雄,了解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生命和生活,体会生命的伟大,从而对生命充满敬畏之心。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观看相关法制节目,或邀请公安人员给学生做相关的演讲,通过一些真实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不仅要珍爱生命,还要具备相应的保护自己的能力,保护和珍爱自己的生命。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同理心,使学生对生命有新的认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敢于创新。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生活化教学元素,结合实际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创造机会开展生活化教学实践。总之,教师要将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用实践丰富教学,让学生将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学会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万翩.生活情境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内蒙古教育,2019(26).
[2]廖丽敏.浅谈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9(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203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