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与实施,对初中课程教学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并根据现阶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课堂教学现状,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立足于学科特点,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生活化的优势,实现生活化教学,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道德品质与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化教学进行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学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8-0-01
引言
道德与法治课不仅是初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在实际进行中发现,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概念与重点知识的记忆,虽然学生能够背诵得“滚瓜烂熟”,却无法进行灵活运用。在这种学习环境中,不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阻碍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将生活化教学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赋予课堂教学活力与生机,还能够增加学生的情感體验,使其实践能力与认知能力得到提升。
一、生活化教学概述
生活化教学是指结合教学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实现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的目标,具有时效性、针对性等特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增强其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若是将生活化教学进行渗透与实施,一方面,可以革新教学理念,拓展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简化他们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更为深刻地理解知识,这样有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及全面发展。基于生活化教学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运用,以促进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提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现状
1.传统的教育观根深蒂固
在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虽然国家教育部门向全体教师多次提出教学改革的要求,并使用一定的方法制约着传统教学模式的运用,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依然“我行我素”,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会扼杀学生的天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工具”和“奴隶”,还会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出现严重的知性脱节,极其不利于学生及学科的健康发展。
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通过有关教学实践发现,许多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存在偏见,他们并未意识到学习相应的知识是为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与良好品质,而是将这门学科视为应付考试的工具,平时不注重学习、听讲,而是在考试前进行突击和背诵。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尽失,在课堂中开小差、讲话、做其他学科作业等不良现象比比皆是,甚至有些学生为了逃避学习,选择逃课这种极端的方式,对他们的自身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
3.教学方式不当
在信息化时代下,一些教师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开始运用微课、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开展教学活动,通过PPT课件、视频、音频等形式呈现知识。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方法虽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如果教师一直使用这类方法,学生会产生厌烦感,对道德与防治学习失去兴趣。此外,教师过于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忽视了与实际生活的有效联系,这样非但无法提供教学质量,还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4.考核方式较为简单
在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下,即便是在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多数学校依然将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指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不例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开设目的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综合素质,使学生知法、懂法,能够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重视试卷上的考核,对其他考核方式置若罔闻,将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选择生活素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在重视新课导入的同时,还应将传统的导入方式进行改变。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他们对所有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尽可能地将教学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不同的问题或事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合理利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你们上网时都做些什么?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会积极踊跃的回答。然后教师要继续追问:我们都知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你们知道网络上的危害都有哪些吗?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网络?紧接着,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出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合理利用网络”。在这种导入方式下,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又能够实现教学质量与有效性的提升。
2巧用表演创设生活情景,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针对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上容易走神等问题,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发展特征与性格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话剧表演,通过表演重现生活中的情景,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情感体验。例如,学生在学习“善用法律”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生活中常见的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例,如家暴、乱收保护费、非法出售个人信息等,然后让他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编排情景剧,在不同的情景剧中让学生学会依法维权,学会善于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重视课外实践活动开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若想提升生活化教学的应用价值,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除了要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外,还应重视实际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通过调查、走访、资料查询、知识竞赛等方式提升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与综合品质,实现个性化及全面发展。
4.提升教师的专业性技能,落实开展专业化评价
在当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有待完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以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当前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落实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性技能以及教学经验,实现在教学工作中采用各種生活化教学模式,促使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体现其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为一名合格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之前巩固自身专业性知识,获取更多丰富人文知识,并且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注重反思以及总结教学经验,落实自我提高、自我学习,通过这种手段来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教学工作,促进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全面体现出来。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要和学生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转变传统的灌输型的教学手段,采用现代化、灵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学会学习,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一种善于发现的眼睛,关注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新闻和时事政治,将学生所关心的热点融入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身边的各种材料和人生体验来当作生活化的主要教学资源。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应当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来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具备更多自主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这就体现出教师采用合作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以及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势,通过上述各种教学模式和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有效融合来让学生们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在开展生活化教学工作的同时,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评价形式,实现评价工作具有全面性和专业性,教师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在开展学生平价的同时还要积极地进行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以及相对性评价,实现在评价工作中注重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还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开展评价。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努力改变教学现状及传统的教学思维,将生活化教学科学、合理地进行运用与实施,借此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20(34):92-93.
[2]欧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最漫画:学校体音美,2018,(29):138-138.
[3]李爱群.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素材的有效选用[J].考试周刊,2018,(03):129-130.
[4]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15(04):116-118.
[5]唐磊.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8,24(07):336-3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3065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