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奏响课程生长三步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任侠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即生长”。生长,是一切生命的根本。生长教育,就是顺应儿童天性,促使儿童不断向上生长的教育;生长教育就是遵循孩子的生长规律,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孩子的兴趣需求,合乎孩子的发展的教育;生长教育就是要求教师不断地创造教育,把生活当成教育,把获得社会经验当作教育,应是活的教育。那么如何进行生长教育?在不断实践、总结经验、问题推进中,我们将生长教育设置为课程生长三步曲,下面结合案例具体阐述。
  第一步——关注儿童兴趣
  一次《口罩小卫士》健康活动中,“戴上口罩和戴张纸一样嘛,口罩就是纸做的……”孩子们哄堂大笑。教师本意是通过预设活动让孩子了解口罩的种类、作用,从而愿意戴口罩,结果孩子因一张纸和口罩的区别引发兴趣,于是教师大胆改变原有预设课程,根据孩子热议话题展开活动。
  课程推进一:开展口罩制作活动。观看口罩制作过程,教师提供给孩子很多材料,不同材质的纸、布等,孩子自主裁剪、缝制、测量、粘贴、设计图案等。怎样制作三层防护口罩?鼻夹、挂耳的材料、设计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都由孩子自主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课程推进二:自己制作的口罩可以防护吗?进行对比实验。首先亲身试戴,感觉不同口罩的材质与透气性;接下来进行科学实验,分防水实验、燃烧实验、静电实验,在不同实验中孩子亲身体验、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最后了解到熔喷布的特点等相关知识,知道了医用口罩的特殊功能。
  通过亲身实践,孩子知道口罩为什么能预防病毒,從而愿意戴口罩。此案例中教师能够及时关注儿童的兴趣,大胆改变原有课程计划,改变课程节奏,紧密结合孩子已有经验,让孩子在活动中动手制作、总结经验、解决问题,这样的生成课程无疑是有价值的。有时孩子的兴趣点太多太分散,如何筛选呢?我们可以从是否符合儿童需要、是否顺应儿童天性、是否贴近儿童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几方面来判断,课程基于儿童又服务于儿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关注儿童,关注儿童的兴趣、从儿童的需求出发,让生成课程有根可生,有土可长!
  第二步——孩子全程参与
  在《野生动物Or宠物》活动中,孩子们突发争论:当野生动物好,还是当宠物好?
  课程推进一:开展野生动物和宠物的辩论会。辩论会全程由孩子自主组织,自由组合,查阅资料,丰富论据。一场“我是小小辩论员”的辩论赛拉开帷幕。活动中孩子知道了野生动物和宠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特征,学会了区分野生动物和宠物,还了解到大自然需要平衡发展,人类要保护野生动物,也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课程推进二:在辩论中支持野生动物一方提出人类也是野生动物,于是便有了原始人和现代人这一生成活动。通过组织分享、操作对比,孩子们了解到原始人在长相、衣食住行等方面都与现代人有很大区别,原始人探索之谜由此揭开。
  课程推进三:原始人奇居探索。原始人的房子真奇特,孩子们寻来树枝、树叶、石头、茅草、泥巴等材料动手建造。
  本节活动孩子全程参与,包括思维的参与、动手的参与、材料的收集等。孩子的参与给课程生长注入了活力,不断地涌出新的课程。
  第三步——深度学习
  《杯塔的秘密》活动中,教师设置闯关游戏,让孩子在探索中发现杯子的层数和底部的杯子数量是一致的这个秘密。第四关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教师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增加难度,引发深度学习。
  课程推进一:杯塔还有什么秘密?有的说像个金字塔,上面小下面大。教师提问:“大的是几?小的是几?”孩子探索操作得知了杯塔层层递减的规律。
  课程推进二:一共有多少个杯子?用什么方法能最快知道?有的说数一数,有的说可以计算。刚开始还会计算,后来就不会了,怎么办?可以用计算器,有的孩子说。
  课程推进三:计算器怎么用?亲身体验使用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功能。
  课程推进四:纸杯还可以搭成什么形状?教师继续设疑,孩子不断探索并创造,搭出“H”型、“W”型等。
  就这样,从纸杯搭建延伸到计算器的使用,教师一步一步设疑,增加难度,让孩子探索操作,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简单的识记、领会到迁移、应用、评价、创造,从浅表学习逐渐过渡到深度学习,高阶思维不断发展,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这样的课程就像一支圆舞曲飞旋在孩子和老师的互动之中,起步于孩子源源不断的想法,并在师幼共同构建下更加鲜活且有深度。
  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在课程生长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的是孩子学习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幼儿教育要顺着孩子的生长,顺应孩子的兴趣需要,顺从孩子的学习方式,潜移默化地为孩子服务!幼儿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课程生长的组织能力,在活动中绵绵不绝地奏响课程生长飞旋之音。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茅坡新城幼儿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53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