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特点及其对城市适应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研究采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和城市适应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特点及其对城市适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更倾向于将自己归入农村、对北京认同度高、倾向与老家孩子比较、自我肯定;打工学校的流动儿童更倾向于将自己归入农村、对老家认同度高、倾向与北京孩子比较、自我否定。相关分析、均值检验和回归分析的结果一致表明,流动儿童社会认同中的北京归类、北京认同、自我肯定对城市适应中的探索顺应、融入整合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老家认同对城市适应中的探索顺应、融入整合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控制了流动儿童个人、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影响,社会认同仍然对城市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社会认同 城市适应
  分类号 B844.1
  1 问题提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流动人口迁移逐渐由“原子化”向“家庭化”转变,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五普”数据显示,0-14岁的流动儿童1410万,占流动人口总数的13.78%;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为1834.5万,占流动人口12.45%。同时,居住时间上,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长期居住化趋势明显增强。可见,流动儿童己逐渐成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动儿童数量规模如此之大,增加如此迅速,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关注到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的状况。不少研究者调查流动儿童城市生活现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检出率远远高于城市儿童。蒋国河、闫广芬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学习成绩、心理状况等多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从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生活、学习、心理、行为适应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方晓义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与以往研究结果相比,更全面、更清晰地描述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首次提出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阶段理论。王中会等研究发现公办学校的各种学校因素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中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两个阶段都有积极促进作用,除学校安置因素外,流动儿童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同样影响着家长对两类学校的选择,也影响着流动儿童在两类学校的城市适应。可见,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是由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随着流动儿童居住长期化趋势加强,探究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间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其中,社会认同则是剖析两者关系的重要维度。已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在社会认同方面存在着各种挑战。雷有光对北京市三所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表明,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感受到自己的边缘地位,受歧视和被不平等对待是他们产生对城市的消极与抵触心理的主要原因,而教育的不平等更加深了他们的被歧视感。郭良春、姚远以北京市一所公立中学为个案,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问题,得出结论: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在城市的适应性基本良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儿童对来自社会的排斥有强烈的体验,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内心有较严重的自卑、敏感和对不公平制度的反抗倾向。熊少严通过对广州市的实证研究指出,城市流动儿童在文化沟通与社会融合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流动儿童一方面欣赏现代化都市的繁荣与发展,对在大都市生活感到满意,另一方面却又对流入地严重缺乏认同感,感受到自身与城市生活的巨大反差,常常感到并担心在社会上受到歧视,日常学习生活中戒备心强,与城市本地学生关系疏远,生活在自己特殊的“亚文化圈”中。从已有的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研究可见,流动儿童一方面希望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另一方面却体验到了歧视和排斥,对城市生活缺乏认同。这样的矛盾状态影响了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合和城市适应。
  对社会认同重要性的最早说明之一是勒温提出来的,他断言为了保持一种健康感,个体需要一种强烈的群体认同意识。这一思想在泰弗尔和特纳的社会认同理论中得以发展,该理论认为,成为一个群体的成员可以给个体提供一种有助于促成正面自我概念的归属感。泰弗尔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人对自己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的认识,这种群体成员的资格对他有某种情感的和价值的意义”。由此可见,自我认同是个体健康成长的关键,而社会认同是个体自我认同的前提。
  袁晓娇等人研究发现城市认同对流动儿童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均有正向预测作用,老家认同仅对社会文化适应有负向预测。国外文化适应的相关研究表明,移民对移入国家和原国家的认同能显著预测移民的文化适应水平。如Ward和Rana-Deuba指出,对移入国家的认同对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原国家的认同则对心理适应水平有正向预测作用。
  
  尽管已有的研究已经对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如何影响其城市适应进行了探索,但已有的研究都将社会认同看作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本研究依据Tajfel等人的研究,将社会认同分为三个基本历程:类化、认同和比较。类化指人们将自己编入某一社群中,认同就是认为自己拥有该社群成员的普遍特征,比较是评价自己认同的社群相对于其他社群的优劣、地位和声誉。我们编制的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问卷也动态地分解为这三个阶段,并分别分析这三个阶段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动态地分解,能更详细地、深入地探讨社会认同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北京市朝阳区选取了2所打工子弟小学、大兴区1所打工子弟中学,分别抽取流动儿童276人、198人、170人,共644人。在海淀区选取1所招收流动儿童的公办小学,在宣武区选取1所招收流动儿童的公办中学,分别抽取流动儿童227人和164人,共391人。共调查流动儿童1035人,其中男生511人,女生524人;未转过学的312人;转过学的723人;在北京出生的191人,在外地出生的844人;独生子女的286人,非独生子女749人;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494人,2000元以上的541人。流动儿童的年级分布为1年级60人、2年级70人、3年级231人、4年级179人、5年级146人、6年级184人、7年级99人、8年级66人。
  2.2 研究工具
  2.2.1 社会认同问卷
  根据Taifd的社会身份论,社会认同由三个基本历程组成:类化、认同和比较。类化指人们将自己编人某一社群中,认同就是认为自己拥有该社群成员的普遍特征,比较是评价自己认同的社群相对于其他社群的优劣、地位和声誉。本研究中的认同侧重于对城市生活的认同,还是对老家的生活更认同。我们编制了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量表,该量表为3点记分量表,进行完全不符合、一般、完全符合三种程度的评分。经过因素分析发现存在农村归类、北京归类、北京认同、老家认同、与北京孩子比、与老家孩子比、自我肯定、自我否定8个因素。第一阶段归类有两个因素,农村归

类是指流动儿童将自己归为农村人,北京归类是指流动儿童将自己归为北京人;第二阶段认同有两个因素,北京认同是指流动儿童对北京生活的认同,老家认同是指流动儿童对老家生活的认同;第三阶段比较有两个因素,与北京孩子比是指流动儿童倾向于将自己与北京孩子比较,与老家孩子比是指流动儿童倾向于将自己与老家孩子比较。第四阶段是自我认同,根据泰弗尔和特纳的社会认同理论,成为一个群体的成员可以给个体提供一种有助于促成正面自我概念的归属感,因此将自我认同也作为流动儿童社会认同过程中最后对自我概念的影响,自我认同有两个因素,自我肯定是指流动儿童接纳自己,自我否认是指流动儿童不能接纳自己。农村归类、北京归类、北京认同、老家认同、与北京孩子比、与老家孩子比、自我肯定、自我否定8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37、0.812、0.823、0.796、0.918、0.861、0.829、0.903。为了验证社会认同量表的结构效度,本研究用结构方程建模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了每个阶段两因子不相关、各阶段之间因子有相关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数据与模型拟合良好:X2/df=2.26,NNFI=0.91,CFI=0.90,GFI=0.92,AGFI=0.90,RMSEA=0.04。另外,通过建构指定各阶段两因子两两相关(如农村归类和北京归类)的竞争模型发现,各项拟合指数都没有达到可接受的标准,因此证明每阶段各因子之间相互独立。本模型中各阶段因子之间存在相关,具体相关如下:农村归类、老家认同、与北京孩子比、自我否定四因子之间的相关均高于0.52,北京归类、北京认同、与老家孩子比、自我肯定四因子之间的相关均高于0.49。因此证明社会认同各阶段因子之间相互影响。
  
  2.2.2 城市适应问卷
  方晓义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兴奋与好奇、震惊与抗拒、探索与顺应、整合与融入。兴奋与好奇:心理层面上,表现出兴奋、好奇、高兴等情绪状态,兴奋是来到了北京这个城市,从此能和父母一起生活,好奇的是北京的各种各样不同于老家的事物;震惊与抗拒:在心理层面上,表现出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为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感到震惊和失望,从而思念老家旧有的一切,在社会文化层面上,流动儿童在人际关系、语言、一些外显行为上均呈现出不适应的状况,同时也感到很难适应北京的环境;探索与顺应:开始逐渐适应北京的生活,在心理层面上,开始不再有强烈的思乡情绪,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也慢慢减少,个性上也变得开朗;在文化层面,开始习得语言,建立初步的人际关系网络,学习上开始初步适应,一些诸如乘车习惯、卫生习惯、穿着打扮等外显行为也发生改变,对北京的环境也逐步熟悉;整合与融入:已经完全适应了北京的生活,在心理层面上,已经表现出高兴、舒服的心境、对北京的生活十分满意,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已经重构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学习成绩稳定,普通话更流利,在内隐观念上,也与北京人趋同。方晓义等根据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发展阶段理论,编制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该量表是针对流动儿童编制的,分为四个维度:兴奋与好奇,分数越高说明流动儿童第一阶段兴奋、好奇、高兴等情绪状态越高;震惊与抗拒,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二阶段表现出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高,为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感到震惊和失望的程度越大;探索与顺应,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三阶段思乡情绪,孤独、害怕等情绪状态越少,个性越开朗;整合与融入,分数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第四阶段高兴、舒服的心境越多,对北京的生活满意度越高,本研究对1035名流动儿童的数据分析表明,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26、0.708、0.800、0.832。
  3 结果
  3.1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特点的研究
  3.1.1 社会认同各阶段分类之间的对比分析
  从上表的分析结果可见,经过配对样本t检验,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各阶段分类之间均差异显著。被调查的流动儿童在社会认同的各阶段中,第一阶段流动儿童更倾向于将自己归类为农村人;在第二阶段更倾向于对老家(农村)产生认同;在第三阶段也更倾向于与老家的孩子进行比较;最后更倾向于自我肯定,而不是自我否认。
  3.1.2 公办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在社会认同各阶段的对比分析
  从上表的分析结果可见,公办学校和打工学校的流动儿童在农村归类、北京认同、老家认同、与北京的孩子比、自我肯定、自我否定等社会认同各阶段均存在显著差异。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比打工学校的流动儿童更倾向于将自己归入农村、更倾向于对北京认同、更少地对老家认同、更多地与老家孩子比较、更多的自我肯定、更少的自我否定。
  3.2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与城市适应关系
  3.2.1 不同北京归类、认同的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各阶段状况比较
  从上表的分析结果可见,北京归类与非北京归类的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4个阶段差异均显著,北京归类的流动儿童在兴奋好奇、探索顺应、融入整合3个方面均高于非北京归类的流动儿童,而在震惊抗拒方面低于非北京归类的流动儿童。老家归类与非老家归类的流动儿童只有在整合融入方面差异显著,老家归类的流动儿童整合融入的程度低于非老家归类的流动儿童。北京认同与非北京认同的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的4个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北京认同的流动儿童在兴奋好奇、探索顺应、融入整合3个方面均高于非北京认同的流动儿童,而在震惊抗拒方面低于非北京认同的流动儿童。老家认同与非老家认同的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的4个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老家认同的流动儿童在兴奋好奇、探索顺应、融入整合3个方面均低于非老家认同的流动儿童,而在震惊抗拒方面高于非老家认同的流动儿童。
  3.2.2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各阶段分数与其城市适应各阶段分数之间的相关分析
  从上表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社会认同中的北京归类、老家认同、北京认同、与老家孩子比、自我肯定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四个阶段均相关显著。流动儿童在社会认同中的农村归类与城市适应中的整合融入相关显著,与北京孩子比与兴奋好奇、震惊抗拒、探索顺应相关显著,自我否定与震惊抗拒、整合融入相关显著。从相关分析的结果可见,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各因素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各因素相关较高。
  3.2.3 流动儿童个人、家庭、学校因素、社会认同各因素对其城市适应的回归分析
  在相关分析基础上,以年龄、来京时间、转学次数、家庭收入、学校类型和社会认同各因素为预测变量,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各阶段为结果变量作回归分析。第一层首先移入年龄、来京时间、转学次数、家庭收入、学校类型作为控制变量,第二层移入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各因素。来探讨在控制了流动儿童个人、家庭、学校等因素后,社会认同各因素对城市适应的预测作用。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第一层回归分析表明,年

龄、来京时间和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第一阶段兴奋与好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说明年龄越大、来京时间越短和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对城市兴奋与好奇程度越小。第二层在控制了年龄、来京时间、家庭收入、转学次数和学校类型的影响后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中的北京归类、北京认同、与北京的小孩比、与老家的小孩比、自我肯定对流动儿童兴奋与好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流动儿童将自己归类为北京的儿童程度越高、对北京认同程度越低、与北京儿童比较的倾向越高、与老家儿童比较的倾向越高、自我肯定的程度越高,对城市兴奋与好奇的程度越高。
  第一层回归分析表明,来京时间、家庭收入、转学次数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第二阶段震惊与抗拒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来京时间越短、家庭收入越低、转学次数越多,流动儿童震惊与抗拒的程度越高。第二层在控制了年龄、来京时间、家庭收入、转学次数和学校类型的影响后发现,流动儿童社会认同中的北京归类、老家认同、与北京的小孩比、自我否定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第二阶段震惊与抗拒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流动儿童将自己归类为北京儿童的程度越低、对老家越认同、与北京的小孩比较的倾向越高、自我否定的程度越高,流动儿童震惊与抗拒的程度越高。
  第一层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第三阶段探索与顺应有显著预测作用。年龄越大、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探索与顺应的程度越低。第二层在控制了年龄、来京时间、家庭收入、转学次数和学校类型的影响后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中的北京归类、北京认同、老家认同、与北京的小孩比、与老家的小孩比、自我肯定对流动儿童探索与顺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流动儿童将自己归类为北京儿童的程度越高、对老家认同越低、对北京认同越高、与北京的小孩比较的倾向越高、与老家的小孩比较的倾向越高、自我肯定的程度越高的流动儿童,对城市的探索与顺应程度越高。
  第一层的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来京时间、家庭收入、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第四阶段整合与融入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年龄越小、来京时间越长、家庭收入越多、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城市整合与融入的程度越高。第二层在控制了年龄、来京时间、家庭收入、转学次数和学校类型的影响后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中的北京归类、北京认同、老家认同、与老家的小孩比、自我肯定对流动儿童整合与融入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将自己归类为北京儿童的程度越高、对老家认同越低、对北京认同越高、与老家的小孩比较的倾向越高、自我肯定的程度越高的流动儿童,在城市中整合与融入的程度更高。
  4 讨论与结论
  4.1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
  从表1的结果可见,被调查的流动儿童,在社会认同的各阶段中,第一归类阶段更倾向于将自己归类为农村人;在第二认同阶段更倾向于对老家(农村)产生认同;在第三比较阶段更倾向于与老家的孩子进行比较;最后在自我认同方面更倾向于自我肯定。这四个阶段的结果表明,前三个阶段无论是归类、认同和比较方面,都体现出流动儿童对老家农村的认同,通过对老家的认同、与老家孩子的比较,他们更能感受到自我的优越感,进而获得了自我肯定的自我认同。
  尽管从总体上看,流动儿童更倾向于对老家认同,进而获得自我认同。但在公办学校和打工学校却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表2分析了公办学校和打工学校的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在四个阶段上的差异,较之打工学校的流动儿童,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更倾向于将自己归入农村、更倾向于对北京认同、更少地对老家认同、更多地与老家孩子比较、更多的自我肯定、更少的自我否定。
  本研究结果与史晓浩、王毅杰个案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史晓浩、王毅杰的研究发现,从时间维度看待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选择倾向于指向过去,适应结果是与城市分化相分离,适应策略是返回家乡,他们在城市中的身份是“旅居者”;而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选择更倾向于指向未来,适应结果是被城市文化同化,适应策略是定居城市,他们在城市的身份是“准市民”。本研究中也发现,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对北京更认同,对自我更肯定,因此更可能希望未来留在北京;而打工学校的流动儿童对老家更认同,对自我更否定,因此更可能希望未来回老家。
  总体分析和对公办学校、打工学校的分类分析都发现,流动儿童对自己的归类普遍倾向于老家(农村)归类。这一结果与高徽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高徽等调查的在校流动儿童中,53.5%的流动儿童明确表示,他们仍然认为农村老家是自己的家乡,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农村居民身份。这说明户籍制度对流动儿童自我归类的深刻影响,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户籍对自己身份是如何界定的,因此,各种分析结果都表明,流动儿童都将自己归类在老家(农村)的类别中。
  4.2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与城市适应的关系
  从表3的分析结果可见,北京归类与非北京归类、北京认同与非北京认同、非老家认同、老家认同的流动儿童在城市适应4个阶段差异均显著,北京归类、北京认同、非老家认同的流动儿童在兴奋好奇、探索顺应、融入整合3个方面均高于非北京归类、非北京认同、老家认同的流动儿童,而在震惊抗拒方面低于非北京归类、非北京认同、老家认同的流动儿童。老家归类与非老家归类的流动儿童只有在整合融入方面差异显著,老家归类的流动儿童整合融入的程度低于非老家归类的流动儿童。以上结果表明,北京归类和北京认同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状况更好,而老家认同和老家归类的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更困难。
  从表4可见,流动儿童社会认同中的北京归类、北京认同、自我肯定与城市适应中的兴奋好奇、探索顺应、融入整合有显著正相关,而老家认同与城市适应中的兴奋好奇、探索顺应、融入整合有显著负相关。相关分析的结果基本与表3中均值检验的结果相一致。对北京的认同增加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对老家的认同阻碍了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
  王中会等研究发现除学校安置因素外,流动儿童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同样影响着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可见,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是由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如果仅仅探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与城市适应之间的关系,就会忽略流动儿童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为了控制流动儿童的个人、家庭、学校因素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来探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与城市适应之间的关系,继续进行了回归分析。
  表5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年龄、来京时间、家庭收入、学校类型、转学次数这些个人、家庭、学校因素均对其城市适应有一定的影响。在控制了这些因素后,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中的北京归类、北京认同、自我肯定对城市适应中的探索顺应、融入整合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老家认同对城市适应中的探索顺应、融入整合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些结果与相关分析、均值检验的结果相一致。进一步证明了在控制了流动儿童个人、家庭、学校等因素后,仍然可以证明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对其城市适应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因此,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是,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更倾向于将自己归入农村、更倾向于对北京认同、更倾向与老家孩子比较、更多的自我肯定。打工学校的流动儿童更倾向于将自己归入农村,更倾向于老家认同、更倾向与北京孩子比较、更多的自我否定。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与城市适应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均值检验和回归分析的结果一致表明,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中的北京归类、北京认同、自我肯定对城市适应中的探索顺应、融入整合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老家认同对城市适应中的探索顺应、融入整合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且回归分析控制了流动儿童个人、家庭、学校等因素后,仍然能够证明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对其城市适应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责任编校:刘玉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686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