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咏物抒情有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原文】
  乡间桃
  许冬林
  初夏时令,各色的水果仙子还没有鱼贯而入、齐整地列于水果摊前,桃暂且唱了回主角。(开门见山,主角登场;“唱”是拟人化写法,诙谐风趣,一下子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其实,樱桃也是这个时候上市的。小小的,晶莹剔透,宛如着红装的小家碧玉,没有殷实的家底,故而嫁得早些,从浓密的枝上走下来,开始堂前庭外地待客理家。(用形象的描写趣说小小的樱桃,想象丰富,比喻新颖;“嫁”“走”“待客理家”,都是将樱桃比作早嫁的姑娘来描写,生动有趣。)但这种水果只在山区丘陵地带见得多,在山泉里濯洗过,于绿篾箩里摊开来,盈盈的水光晃动。(用“盈盈”和“晃”稍作点染,便使樱桃的形象活灵活现。)在我生活的江北平原上,难得见到。
  去年的苹果在水果摊上或装潢考究的水果店里都能见到,但人们不再肯买了。费了半天的劲削皮,一口下去,又粉又面的那种感觉,是老太太在儿孙面前兜翻了千百回的往事,已经嚼不出零星半点的新鲜劲。(将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常能引起人们的联想,从而让人获得具体的感受。这里以老太太兜翻往事为喻,来状写“去年的苹果”的味道,具体、鲜明、真切。)
  桃和樱桃一样,都属于平民家的水果,不像荔枝,远远地从南方过来,贵得让人吃不起。住在平原上的人家,宅前屋后多半有一棵或几棵桃树。春天里路过,远远看见一大团燃烧着的粉红的火,人从花下过,记得主人的叮咛:夏天来吃桃啊!(“燃烧”化静为动,表现出桃树蓬勃的生机。主人的叮咛多么豪爽,多么热情!这一段文字写出了形象,绘出了情景。)
  夏天当真来了,自己伸手摘,拿到水边搓一搓软软的桃毛,再坐到树底下吃,和主人说话。桃让你和一些最平凡朴素的人亲近。(这一句是点睛之笔。作家老舍说,通常的经验是:写了几句就应该收拢一下,才能给人以完整深刻的印象。这里就是一个总结句,揭示了作者对桃的喜爱、感激之情,入木三分。)
  也有玲珑的小媳妇或者面善的阿婆,扁担上钩着两只竹篮,里面是新摘的桃,肥嘟嘟,新崭崭,像刚被关进教室的一群小学生,憋着一肚子的叽叽喳喳,里里外外都是新下枝的鲜嫩。(恰当地使用叠词,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富有活力。在这个比喻句里,作者连用四个叠词,将那些新摘的桃可爱无比的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如果把它们去掉,句子虽也通顺,情感却平淡了许多。)这样的桃,只管放心地买――将自家的桃挑出来卖,无非是阿婆为着农闲牌桌上手头活络些,小媳妇惦记着街角某个铺子里的一块花布。芸芸小民掐着指头过日子,在属于平民阶层的桃上可见。
  乡间的桃,离人近,抬眼可看,伸手可摘。乡间的桃,握在手里就想起春风,想起那一枝桃花绽放在哪一场春雨里,想起哪一天花瓣零落,哪一天果实成形。你是这样的熟悉它在生长中经历过的一花一叶、一枝一节,像一对青梅竹马深谙对方的岁月在自己的心底覆了多少层;像胳膊上枕了三十年的那个人,没什么心里轰然的初见,没多少触目时的新奇,可是里里外外都是亲。与它相对,心安,实在。
  初夏在小镇上买桃,没有陈货,围着圆圆的大竹筐蹲下来,一个个半青半红的桃像小脑袋在手心底下翻跟头。咬一口,山歌似的脆,泉水似的纯。乡下人卖桃都是当天下的桃当天卖光,完了再回去摘。来来去去的路上没有冷库,没有精明饶舌的水果批发商。那桃的身世清清白白、干干净净,不像陈年的苹果,能“面不改色”地熬过一冬,依然没落贵族似的鲜红着。(运用形象的比喻、选择独特的喻体是作者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小脑袋”翻跟头,“山歌似的脆,泉水似的纯”都是对乡间桃的赞美;用“没落贵族”比喻陈年的苹果,突出它做作、虚假、使人厌恶的特点,与朴实的山间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桃似你身边平凡的亲人,是你命里来得早或走得迟的人,他没有财力,没有头衔,可是几十年里你蹭着他的胡须,听着他的呼噜,与他安静地相守在锅碗瓢盆里。
  桃更似你不示显赫、不事张扬的平民生活姿态,不仰视权势,不附和权威。摒弃了浮华的光与影,懂得于谦卑里去礼赞阳光、空气、水,还有泥土……(桃也这般的品行高洁、懂得感恩,这哪里是仅仅在说桃?作者分明是在歌颂一种平民的生活姿态。)
  
  【赏析】
  作者写桃,始终将它与其他水果作对比,突出了乡间桃的平凡、普通、与人亲近的特点,赞颂了它“不示显赫,不事张扬的平民生活姿态”和“不仰视权势,不附和权威”的品质。
  借助比喻咏物抒情是本文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者咏桃,将桃比喻为“小学生”,比喻为“小脑袋”,可亲可爱!比喻为“你身边平凡的亲人”,“胳膊上枕了三十年”,“像一对青梅竹马深谙对方”,“身世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几十年里你蹭着他的胡碴,听着他的呼噜,与他安静地相守在锅碗瓢盆里”……情深意浓,感动人心!本文有人有物、有情有景,不抽象、不空洞,感情生发得自然,中心格外的鲜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34754.htm